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出入汉堡(In-N-Out汉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出入汉堡(In-N-Out汉堡)
图片来自喵爸喵妈玩转地球

出入汉堡In-N-Out汉堡),(或称快闪汉堡[1] ,是美国西海岸一家地方性的连锁快餐店

简介

出入汉堡(In-N-Out汉堡),于1948年由Harry与Esther Snyder夫妇在加州Baldwin Park市首次创建,并且在全美拥有超过300家分店。开店以来坚持不变的美味配方,以毫不妥协的味道持续超过70年,这近似顽固的努力培养一大批死忠粉丝跟随相挺。

对于许多加州人来说,心目中唯一并且最好吃的汉堡就是IN-N-OUT BURGER,IN-N-OUT BURGER早就已经算是加州必吃特色美食之一,错失IN-N-OUT BURGER的美味,感觉就不算有来过加州。

现在的出入汉堡(In-N-Out汉堡)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尔湾市,而连锁店则分布到了加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犹他州奥勒冈州德州,至2011年3月止,In-N-Out汉堡连锁餐厅已有258家分店。

加州著名连锁汉堡店IN-N-OUT,除了是许多好莱坞大明星以及NBA球员林书豪的最爱,就连英国当家歌姬AdeleJessie J超模Cara Delevingne,还有足球明星贝克汉也常常光顾。而我们的大导演李安2019年得到奥斯卡金像奖时,也被拍到在后台大喀IN-N-OUT汉堡包!这项庶民美食究竟有多么美味由此可见,而现在IN-N-OUT也即将来台湾展店。

美式风格的布置和装潢都让人有到了洛杉矶的错觉,同样实惠的价钱更让人忍不住凑上前排队。不过可惜的是,本次台北东区的快闪店只有短短的5个小时而已,美国总部的官方也表示:“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要在台湾开店的计画,不过今天的这个特别活动的确有帮助我们思考更多未来展店的方向。”

管理特色

IN-N-OUT BURGER对内部员工管理也很有一套,给付员工高薪并凝聚向心力,从内而外努力经营也是IN-N-OUT BURGER能持续保持于巅峰不坠的重要成功原因之一。

一些媒体对In-N-Out与其他快餐店不同的员工政策已经作出报导,例如其他快餐店通常会支付其员工接近最低工资的薪水,而In-N-Out的加州分店于2008年左右支付的每小时10美元大大超出加州的最低工资[2]

In-N-Out汉堡连锁店已有相当一部分忠诚顾客[3][4][5],并且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多次名列前茅[6][7][8]

主力菜单

In-N-Out的菜单公开有

汉堡可以单点,也可以搭配饮料、薯条升级为套餐。费用并不贵,套餐的价位大概都在7美金附近。

特色

In-N-Out汉堡中放莴苣番茄,并且顾客可以选择放入洋葱

In-N-Out的汉堡中放有一种特色酱料,以千岛酱制作。

In-N-Out原本还有一道特色是顾客可以指定一个汉堡中放置任意数量的肉饼与起士(加价需顾客自付),但自2004年一位顾客要求单只汉堡中放置100片肉饼与100片起士后[9]这家汉堡店还是决定禁止四片肉饼与四片起士以上的汉堡[10]

除了以上的公开菜单,In-N-Out还提供了一些没有出现在公开菜单上的餐点,顾客可以在任何一家In-N-Out点选这些餐点。这些属于In-N-Out秘密菜单的餐点资料,可以在公司网站上查询到。

秘密餐点

这些秘密餐点包括了3x3、4x4、高蛋白质型,以及野兽风格,皆为In-N-Out招牌菜以及注册商标

  • “双层牛肉汉堡”(两层牛肉饼、没有起司片)“3x3”(三片肉饼、三片起士)、
  • “4x4”(四片牛肉饼、四片起士)、
  • 三色奶昔Neapolitan ice cream
  • 起司三明治(多加两片烤起司的无肉起司汉堡)、
  • 高蛋白质型汉堡(以生菜代替面包的起司汉堡)
  • 野兽风汉堡与薯条。
    • 野兽风薯条里有两片烤起司、炒洋葱以及店家特制酱汁;
    • 野兽风汉堡则含有生菜、蕃茄、腌小黄瓜、芥末酱现煎牛肉片。[11]

海外拓展计划

In-N-Out汉堡曾举行各种试吃、试卖之活动以测试市场反应:

2012年1月在香港宝马山举行试吃会,并计划在香港开设美国境外首家分店[12]

2014年3月11日,在台北光复南路举办快闪式的限量试卖会,贩售300份汉堡[13]

2017年3月22日在上海绍兴路19号,举办快闪式的限量试卖会。

外部连结

注释

  1. 激速快闪!加州最好吃的IN-N-OUT汉堡即将来台展店?,美丽佳人 Marieclaire,2014-03-11
  2. Steve Rubenstein. Chain reaction/San Francisco job applicants come by the dozen to interview for jobs at a new In-N-Out restaurant / $9.25 per hour plus meal. The San Francisco Gate. August 15, 2001 [August 7, 2006]. 
  3. John Pomfre. In Calif., Internal Lawsuits Served Up at Burger Chain.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30, 2006 [August 6, 2006]. 
  4. Amanda Bronstad. In-n-Out burned by exec's lawsuit. Los Angeles Business Journal. AllBusiness.com. December 5, 2005 [August 6,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1). 
  5. Strasburg, Jenny. In-N-Out Burger Beefs Up the Wharf Chain's followers now have S.F. site. The San Francisco Gate. March 3, 2001 [August 6,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30). 
  6. Raymund Flandez. In-N-Out Burger vs. McDonald’s: Guess Who W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uary 28, 2009 [January 28,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7. Zagat Surveys Nation's Fast Food. Zagat.com. June 8,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2月7日). 
  8. Frank Pellegrini. Restaurant Review: The In-N-Out Burger. Time. August 31, 2000 [November 1, 2008]. 
  9. A 100x100 at In-N-Out. 
  10. Welcome to Burger Heaven. [201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5). 
  11. The In-N-Out secret menu. 
  12. Look for In-N-Out Burger. 南华早报. 2012年1月13日. 
  13. 网路效应!In-N-Out汉堡台湾快闪 民众以为免费. NOWnews. 2014-03-11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