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鹿行徐卿意气殊不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击鹿行徐卿意气殊不偶》是一首中国明朝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朝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明朝初期,诗坛上刘基、杨基、高启等人的作品尚存两宋遗风。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政策的演变,明朝中叶以后的诗词创作开始发生变化[1]。
“ |
徐卿意气殊不偶,买鹿百金求其牡。 华堂燕客忽自放,醉把邯郸铁匕首。 须拟麟从帝薮游,未闻鹿触匈奴走。 高材吾党复谁过,文章矫矫驱群丑。 失日难将四海求,逐来定死诸公手。 毛洒旋疑霜雪寒,角摧更见珊瑚朽。 王郎大叫捧铜盘,接饮其血歃以酒。 顾我前呼历下生,与君相爱为君寿。 旧时疾足今能否,安得新诗满人口。 须臾碧眼胡儿至,落砧脯腊无不有。 下箸已畏翠釜空,纤羹更出青闺妇。 众看杌上肉如陵,覆蕉尚在隍中守。 嗟乎曲士梦何久,徐卿独醒可与友。 |
” |
— [明代]李攀龙 |
明朝诗词历史
明朝中叶以后的变化
词风的转变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兴盛和财富的积聚,享乐之风盛行,加上发达的印刷业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花间集》、《草堂诗余》等词集迎合了明人崇艳尚情、追求婉媚的审美心理而独盛一时,整个词坛被绮丽婉约、香艳淫靡的风气所笼罩,词风日下,日趋凋敝。
戏曲和小说的兴起
相比之下,戏曲和小说的形式更自由活泼,更易于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其语言的通俗浅近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印刷业的空前发达又为通俗文学的广泛流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
明朝末期的诗词复兴
尽管明朝中叶以后的诗词创作整体上呈现出衰落的态势,但在明朝末期,依然有一些诗人努力振兴诗词,如陈子龙、夏完淳、屈大均、王夫之等人的出现,为明末词坛抹上一层亮色,为清代词的复兴开风气之先。
综上所述,明朝时期的诗词创作并非一直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虽然初期和末期有些许亮点,但整体来看,明朝的诗词创作并没有达到前代或后代那样的高峰。明朝的文化政策、经济环境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诗词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影响。
参考文献
- ↑ 诗词大会火了,但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古诗词常识,你可知?,搜狐,2017-02-09
- ↑ 【公基常识】我国古代文学流派 ,搜狐,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