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鹿行徐卿意氣殊不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擊鹿行徐卿意氣殊不偶》是一首中國明朝古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明朝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詩詞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明朝初期,詩壇上劉基、楊基、高啟等人的作品尚存兩宋遺風。然而,隨着社會變遷和文化政策的演變,明朝中葉以後的詩詞創作開始發生變化[1]。
“ |
徐卿意氣殊不偶,買鹿百金求其牡。 華堂燕客忽自放,醉把邯鄲鐵匕首。 須擬麟從帝藪游,未聞鹿觸匈奴走。 高材吾黨復誰過,文章矯矯驅群醜。 失日難將四海求,逐來定死諸公手。 毛灑旋疑霜雪寒,角摧更見珊瑚朽。 王郎大叫捧銅盤,接飲其血歃以酒。 顧我前呼歷下生,與君相愛為君壽。 舊時疾足今能否,安得新詩滿人口。 須臾碧眼胡兒至,落砧脯臘無不有。 下箸已畏翠釜空,纖羹更出青閨婦。 眾看杌上肉如陵,覆蕉尚在隍中守。 嗟乎曲士夢何久,徐卿獨醒可與友。 |
” |
— [明代]李攀龍 |
明朝詩詞歷史
明朝中葉以後的變化
詞風的轉變
明代中葉以後,隨着工商業的興盛和財富的積聚,享樂之風盛行,加上發達的印刷業為文學作品的傳播提供了便利,《花間集》、《草堂詩餘》等詞集迎合了明人崇艷尚情、追求婉媚的審美心理而獨盛一時,整個詞壇被綺麗婉約、香艷淫靡的風氣所籠罩,詞風日下,日趨凋敝。
戲曲和小說的興起
相比之下,戲曲和小說的形式更自由活潑,更易於反映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其語言的通俗淺近更易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印刷業的空前發達又為通俗文學的廣泛流傳提供了有利的條件[2]。
明朝末期的詩詞復興
儘管明朝中葉以後的詩詞創作整體上呈現出衰落的態勢,但在明朝末期,依然有一些詩人努力振興詩詞,如陳子龍、夏完淳、屈大均、王夫之等人的出現,為明末詞壇抹上一層亮色,為清代詞的復興開風氣之先。
綜上所述,明朝時期的詩詞創作並非一直呈現出繁榮的景象。雖然初期和末期有些許亮點,但整體來看,明朝的詩詞創作並沒有達到前代或後代那樣的高峰。明朝的文化政策、經濟環境以及社會風氣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詩詞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影響。
參考文獻
- ↑ 詩詞大會火了,但中國人應該知道的古詩詞常識,你可知?,搜狐,2017-02-09
- ↑ 【公基常識】我國古代文學流派 ,搜狐,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