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恩山 | |
---|---|
出生 |
1956 年 北京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名于 | 全国中学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幼儿科普学会理事长、北京生物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等学术职务。 |
知名作品 |
《生物学通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刘恩山[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会员,《生物学通报》编委会常务副主编;曾任东亚科学教育学会(EASE)副主席和执委;他还担任了全国中学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分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同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多项职务。 在2000年开始的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刘恩山教授先后担任初中生物教学大纲、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修订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的负责人,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项目负责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组副组长,为中小学生物学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 他承担了生物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研发任务,他主编的“新世纪”版7~9年级的生物学实验教材,得到了实验学校教师的认可和好评。他还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他所带领团队建设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他是“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论坛”的倡导者和组织者,9次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刘恩山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科学课程发展、教师教育及生物学学习进阶领域,近年来多次出席EASE(东亚科学教育学会)、ESERA(欧洲科学教育学会),NSTA(全美理科教师协会)及NARST(全美理科教学研究学会)等国际科学教育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学术成果。 2017年11月28听刘恩山老师讲核心素养的所思所想[2]
目录
主要研究内容
中外生物学教育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国际上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国外科学教育重大项目的背景和进展;中外基础教育中生物学及科学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比较;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进展等。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关研究主要涉及: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对科学课程和教学行为的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心理;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生物学教学评价等。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论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理科教师的素养与教师培训的理念;生物学本科生师范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教材编研;课程与教学论理科方向研究生师范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教材编研。 中生物学课程、教材及学习资源的开发。中学生物学(自然科学)课程的价值、地位和任务;理科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要求;自然科学(生物学)教科书编研与评价标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职生物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改革与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教师培训的指导思想;教师培训的理论;培训内容和有效的培训策略等。 腾讯科学教育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3]
代表性论著
刘恩山(200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恩山(2004).《生物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Liu Enshan, Dang Fengliang (2003). Interest in Biolog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Kansas Biology Teacher, 12, 29-33. 刘恩山(200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生物学通报,38(5),28-30. 刘恩山、刘健(2004).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生物学通报,39(1),27-29.
教学课程
任教专业 教育学-科学教育、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领域: 国际科学教材的比较和评价研究、国际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基于概念的科学教育研究等
主讲课程:生物学教学论、生物学教育原理与方法、中外生物学教育比较等课程。
指导研究生:毕业的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博士、教育硕士超过 50 人,
现在读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博士2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5人,学科教育(生物)教育专业型硕士2人(至2012年6月)。
主要成就
自 1999 年以来,刘恩山先后担任 《生物学通报》编委会常务副主编、全国中学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幼儿科普学会理事长、北京生物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等学术职务。同时还先后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副主任等多项职务。
在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刘恩山是初中生物教学大纲、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的牵头人,是我国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项目负责人,为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承担了生物课程标准教材的研发任务,他主编的生物学实验教材,得到了实验学校的认可和好评。他还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刘恩山是我国" 2049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专家组成员,并担任了该项目中"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比较"子课题的负责人。
自1993 年,刘恩山连续参与组织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有数以万计的优秀中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为我国生物学后备军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已经 9 次带领我国生物学奥林匹克代表队参加国际竞赛,指导我国选手夺得数十枚金、银奖牌。
主要论著
论文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推进生物教学改革--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修订及其理念
高校生物教学改革与教师观念的改变
对中美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目标及内容的比较
21世纪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构想和发展策略
改革生物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对北京初中学生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水平的研究
初中学生生物学质疑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和特点
在校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领略生命世界的精彩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生物学》(北师大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特点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生物教学的初步研究
概念图的研究及其进展
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基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
高中生学习生物学动机的初步研究
运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
画概念图对 11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影响
Interest in Biolog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专著
1.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2. 生物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
课题
生物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与教材建设
教材
五、四学制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和编写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验用)》修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
《普通高级中学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
《生物学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及系列教材的研制
《生物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及系列教材的研制
2002 及 200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
2049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A-3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比较
十五课题:国际科学教育中科学技能实作评价研究
Personal Information
LIU Enshan, Male, was born in Beijing, in February 1956. He is now the Professor of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directions
Biology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A cademic Achievement
Charged with about 10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in curriculum reform. He has published 2 monographs, and issued more than 30 papers in important learned periodicals and conferences.
北师大刘恩山教授来我院讲学
2017年10月29日晚19:00,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恩山教授在浙江师范大学2幢401开展了面向《怎样撰写国际会议摘要及在英文期刊发表论文——以科学教育方向》学术讲座。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晓教授、陈秉初教授、卢伟老师等及我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恩山教授国际学术会议、学科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投稿、常见的几种审稿结果等方面分享了经验与建议。首先,刘恩山教授提出科学教育需要走向国际,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国际课程改革的步伐。因此,教师和研究生需要积极参加国际高端会议,这是了解如何更好地在国际教育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想进入国际会议需要有自己的学术成果,提交高质量的论文摘要是会议的敲门砖,并要充分准备论文报告。他还介绍了科学教育几个重要的年会,如EASE(东亚科学教育学会年会)、ESEAR(欧洲科学教育学会年会)和NARST(全美科学教育学会年会)等。
在介绍学科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部分,刘恩山教授以“我认为”和“你凭什么说?”阐述教学研究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范式。以“我认为”为主的表述方式通常出现在国内很多期刊中,常用于描述研究结果;而“你凭什么说”则是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最为关注的,即提交的论文必须要有证据来支持。证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实证实践研究,另一个则是研究结果,如在前人基础上的进展等,这一系列的呈现必须要有很流畅的逻辑。基于这些,刘恩山教授向在场师生关于论文的选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小而精”的选题更容易将研究深入;告诉别人不知道的事,就是论文的创新点;准确地描述研究问题等。他也提出掌握英文文献必不可少及如何进行证据的呈现、分析和论文写作的一些规范等一些观点。同时,在研究设计时,他谈到在科学教育领域,量化的数据相对于质性分析更好做一些。最后,刘恩山教授谈到在投稿前要熟知不同期刊的特点和要求,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审稿结果。
刘恩山教授的讲座使在场师生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有了系统的了解,他鼓励与会的人员多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投稿国际期刊,期待更多的国人能够走出去,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报告过后,刘恩山教授进一步与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2018年刘恩山:生物教育科学的铺路人
刘恩山,1956年2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会员,《生物学通报》编委会常务副主编。在2000年开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刘恩山教授先后担任初中生物教学大纲、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修订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的负责人,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项目负责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组副组长,2017版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项目负责人,为中小学生物学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初夏的清晨,师大校园里满眼翠绿,微风习习。不到八点,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就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师大西北角生命科学学院五层的办公室里,开始一天的工作。从1982年至今,刘恩山已经在师大校园里度过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来,作为教师,他培养的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生物学教育领域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作为学者,他参与了五次生物教学课程标准研制,打通小学、初中、高中生物科学进阶之路;作为党员,他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高度关注并积极推动西部地区教师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七一之际,记者走进生命科学学院五楼,听这位党员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勤奋治学,“我很享受自己的工作” 刘恩山办公桌的电脑旁,摆放着一个精致的水晶圆形纪念品,上面刻着“平等、尊重、真诚、宽容、探索、交流、博学、奋进”十六个大字。这是2012年刘恩山执教30年之际,他所指导的教法组学生们赠送给他的礼物。对刘恩山来说,这十六个字不仅是作为学者,他对自己的治学要求,也包含着他作为老师,对学生们的深切期望。 在教学上,执教30多年来的教学经历让刘恩山有着自己的教学理念。他说:“我希望学生要在专业领域里边有更深远的见识,并具有把这种见识转变成为实践的能力。”他认为作为科学教育的研究者,对专业领域不仅要有深刻的认识,还必须要具有把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这种教学理念在他的课堂上体现地尤其明显,在课上他给学生展示的内容总是自己先去实践,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这也让刘恩山的课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让刘恩山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一位同学因病去了医院,一从医院回来就赶到课堂上课。课后,他对刘恩山说:“我不想错过这门课的每一分钟”。这句话让刘恩山深受感动,这是对他努力教学的一种认可。 在对学生的专业培养上,刘恩山坚持“宽严并济”,他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定期跟学生谈话,进行读书汇报。但同时,他也注重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对学生的指导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给明确的结论。今年,刘恩山指导的一个博士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一些创新性工作进展陷入“僵局”。每次在和这名学生进行交流后,刘恩山都要求她去继续思考和实践,最终这名学生取得了突破,顺利完成博士论文,这让刘恩山倍感欣慰。
在学生眼里,刘恩山是一位勤奋、严谨、谦虚的学者和老师。他的博士生杨铭说:“刘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他工作的三十多年中,从来没有一天完全休息不工作。刘老师对工作的热情、勤奋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的标准。”
刘恩山正是这样言传身教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最近半年,他因为身体原因调整了工作节奏。在此之前,他每天从早到晚基本都在研究室内工作,很多时候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休。他对生物学教育研究充满了热爱,日复一日的钻研在他眼里充满了乐趣。他说:“我从来没有职业倦怠,我很享受我的工作。” 在刘恩山的影响下,他的很多学生也对生物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让刘恩山高兴的是,他的团队培育了一批生物学教育的年轻力量,他们正在各个高校、或是生物教学的一线发挥着骨干作用。 点亮灯塔,“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2017年9月,时隔16年,科学课重新回到了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在这次课改中,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由3年级提前至1年级,定位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并新增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 这次重大的课改离不开刘恩山和项目组同事的共同努力。刘恩山是这次新版课标组副组长,主要负责课程内容的部分。 “课程标准的制定对科学教育而言,就像一座灯塔。标准制定是否科学,就像灯塔的位置是否准确,这不仅能够对教学起到引领作用,还能整个带动我们课堂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刘恩山说。 如果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座灯塔,那么刘恩山则是这座灯塔点亮者中的一位。 被刘恩山比作“灯塔”的课程标准,实际上有着更加学术的含义。它是学校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科学课程标准是对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具体描述,是教科书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从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刘恩山就先后担任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三个学段、五个标准研制项目的负责人,打通了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科学教育进阶之路。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这是由刘恩山主持修订的课程标准之一。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是在2003年刘恩山任组长负责研制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课程标准制定任务重大,工作繁多。既要在整体上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在内容上的循序渐进和连贯一致,又要根据每个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要求做出相应的难度调整,让学生能够根据内容设计的难度完成系统的学习进阶。在刘恩山看来,在整个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最具挑战的工作就是基于学习进阶的内容标准设计。 但作为负责人之一,刘恩山并没有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低头,他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为期五年的预研究,课程标准初步完成后又在全国各地进行广泛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百余位教师和多领域学者参与。最终,经过10年多的刻苦攻关,顺利完成相关工作。 当刘恩山对记者回忆起起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经历,他满脸自豪地说:“我能够参与到这份工作当中,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和最有价值的地方。” 忠于国家,“我要把我的所学奉献给国家” “我能在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做好个人工作的同时,也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这是我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的事情。”谈起自己党员教师的身份,刘恩山这样评价自己。
1979年,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的刘恩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本科生中发展的第二批的党员。从那时开始,刘恩山就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物学教育才刚刚起步,还是一门弱势学科。1981年刘恩山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原本希望做科研,但出于学校需要,就留下来做了教师。
四年后,为了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部派出一批学生走出国门,出国学习。刘恩山作为当时公派的学生之一,被派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留学。 当时,对大部分人来说,出国留学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很多人在出国留学后都选择了继续留在了国外。而刘恩山毫不动摇地选择了回国发展,为国家服务。如今看来,刘恩山仍然坚定自己当初做的选择,他满脸庄重地说:“我必须把我的所学奉献给我的国家,这是我对国家的忠诚,也是作为一个党员的要求。”
作为一名党员,多年来刘恩山不仅在自己专业领域深根细作,为生物学教育领域做出很多贡献,他还关注西部地区教师的成长,为推动西部地区教师的培养做出努力。 2000年左右,刘恩山参与修订国家课程大纲之时,和广东、福建等一些地区的一线教师开始有了大量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刘恩山发现西部科学教育师资力量明显落后,一些地区甚至不具备开设科学课的条件。于是,刘恩山就利用课程标准研制的机会和西部地区一线教师大量交流,对他们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变化和新的教学要求的宣讲和培训。 “平易近人、学识渊博、温文儒雅、言传身教”这是一位接受过刘恩山培训的教师对刘恩山的印象,他说:“难得的几次刘恩山教授对我们面对面培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刘教授给予我们一线教师的培训和帮助,影响了我们区每位生物学科教师。” 除了利用课程标准研制的机会帮助培训西部教师,刘恩山作为初、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主编,还会每年都去往广西、贵州等一些西部地区的学校考察,通过课堂观摩给老师点评反馈,指导他们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 在专业领域平台之外,刘恩山还参与搭建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贵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支部共建的平台,隔年进行一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