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劳动合同生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劳动合同生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1],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汉字之美[2],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词解释

劳动合同生效,是指具备有效要件的劳动合同按其意思表示的内容产生了法律效力,这时劳动合同的内容才对签约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协商一致,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后劳动合同即生效。如果双方对劳动合同生效时间或生效条件有约定的,到达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条件成立时劳动合同生效。

但不论劳动合同何时生效,并不直接产生劳动关系建立的法律效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什么是生效呢?是指具备有效要件的劳动合同的内容产生了法律效力,对订立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从劳动合同法规定看,劳动合同经劳动者与企业签字或者盖章就生效,不以劳动者何时到企业工作来决定生效时间。

这是因为劳动合同生效与建立劳动关系,依据劳动合同法是可以分别发生的法律情形。即:劳动合同可以订立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前、之时或者之后。劳动合同的生效和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两回事,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以企业实际用工为标志,劳动合同虽然生效,如果没有发生实际用工,劳动关系并没有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16条所规定的是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生效的时间和条件,即订立了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所附条件具备或者所附期限到期,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此外,如果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间不一致的,应以最后一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准。如果有一方没有写签字时间,那么另一方写明的签字时间就是合同的生效时间。

规定劳动合同生效的意义,在于如果企业不履行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可以要求企业履约;如果劳动者不履行劳动合同约定,企业也可以要求劳动者履约。否则,都要承担违约责任。实践中,如果因一方不履行已生效的劳动合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违约一方还要赔偿对方相应的损失。

劳动合同生效的条件

劳动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合法。也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备作为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主体资格。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合法。

三、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四、劳动合同采用了书面的形式。

五、劳动合同订立程序合法。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合法以及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原则,遵守法定的程序。

劳动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的区别

劳动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法律概念。当事人双方就劳动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即告成立。因此,劳动合同成立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确立劳动合同关系。但是,劳动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一定生效。劳动合同生效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因此,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生效的时间始于合同签订之日。劳动合同签订后,需要鉴证或公证的,其生效时间始于鉴证或公证之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