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处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化处镇隶属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地处普定县西部,东、东南与马官镇接壤,南、西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交界,西北与马场镇、龙场乡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14.48平方千米。 民国二年(1913年),属普定县六区;1991年11月,建化处镇。截至2018年末,化处镇户籍人口为61302人。截至2020年6月,化处镇辖8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化处社区。2011年,化处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021元。2018年,化处镇有工业企业4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1个。[1]

建置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属普定县六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分为翠峰乡、天竺乡、崇化镇。 1953年7月,建化处区。 1954年6月,化处区人民政府改设区公所。 1991年11月,建化处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化处镇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化处、化处、化处新寨、熊家林、胡家湾、播仁、林改、张家寨、播咱、水井、戛打、水母新寨、下水母、水母、焦家、偏坡、白果、戛卧、陶家、老水母、硐口、火把、田坝、苑坝、后山、朵贝、下纸厂、播改、岩峰、烂坝、腊柳、米润、沙包、杉木、长箐;下设1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化处镇辖8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化处社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化处镇地处普定县西部,东、东南与马官镇接壤,南、西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交界,西北与马场镇、龙场乡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14.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化处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为岩溶地貌占全镇面积3/4,非岩溶地貌仅占1/4。境内最高点海拔1752.8米,最低点海拔1200米.

气候

化处镇多年平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1.1℃(1977年2月9日),极端最高气温34.7℃(1958年4月23日)。无霜期年平均289天,初霜为12月初,终霜为次年2月中旬,年日照时数最高为1534小时,最低年为8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96.9毫米。

水文

化处镇境内地表水均属长江流域水系之波玉河上游支流,主要河流有磨香河、戛卧干河、水母河、木拱河、后寨河等河流。

自然灾害

化处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风、暴雨、冰雹以及因暴雨和冰雹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自然资源

化处镇境内地下矿藏主要有铁、煤、石膏、石灰石、方解石、重晶石等。辖区内铁矿资源属褐铁矿类,主要分布于白坟、张家寨一带,属风化残余型矿床,散布于更新系的红色黏土中,结核型产出俗称“鸡窝矿”;煤炭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地区,在地质结构属二叠系的大煤山背斜和上窑背斜,延伸到靛山白果一带。已探明化处镇大煤山复式背斜北段的朵贝、纸厂、台子矿区,储量为2.5亿吨。耕地面积2.8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化处镇总人口541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37人,城镇化率5.6%。总人口中,男性27400人,占50.60%;女性26754人,占49.4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1853人,占95.75%;有少数民族2301人,占4.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7人。 截至2018年末,化处镇户籍人口为61302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化处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021元。 2018年,化处镇有工业企业4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1个。

农业

2011年,化处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7.11%。 2011年,化处镇生产粮食1.02万吨,其中稻谷0.52万吨,玉米0.4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 化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62万头,年末存栏量1.36万头;牛饲养量1.07万头,年末存栏量0.89万头;家禽饲养量34.31万羽,上市家禽19.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6287万元。

工业

化处镇形成以煤炭采掘、砂石开采、茶叶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化处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60万元,从业人员60人。煤矿2个,纸面石膏板生产厂1家。

商业

2011年末,化处镇有商业网点587个,从业人员798人。

金融业

2011年末,化处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37.46%;各项贷款余额86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66%。[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化处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75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26所,在校生4405人,专任教师20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8%;初中1所,在校生1826人,专任教师10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19%,小升初升学率99.8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化处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6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化处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34个。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花灯、小戏等;举办的文化节有油菜花节、贡茶文化艺术节等。2011年末,镇区内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达91.3%。

2011年末,化处镇有3个村安装有农民体育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化处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8个;病床50张。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4人,农村卫生人员49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1871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化处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51户,人数8642人;农村五保供养222户,人数244人,其中分散供养224人,集中供养20人,支出20.36万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7户,人数610人,支出633.4万元。2011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587人,其中16—59周岁的9724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化处镇有邮政支局1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电话交换机总量1448门,固定电话用户568户,移动电话用户33000户。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化处镇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2.65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2000米。

供电

2011年末,化处镇有变电站1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化处镇种有街道树100余株,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

交通

化处镇境内有216县道经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化处镇因传说是仙人坐化之处而得名。

风景名胜

化处镇境内有重化山庄、空山、仙人寺、狮子山、反字岩、窄口水库等景点。

地方特产

朵贝贡茶

朵贝贡茶,明朝时期曾奉为贡品。 1960年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途经贵阳时,对“色清味甘”的这一传统名茶大加赞赏。化处镇,也因此被称为“贡茶之乡”。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化处镇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2021年拟命名贵州省森林乡镇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