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发轫于2002年成立的生物工程系,于2008年成立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生医学院已经成为接轨国际、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单位。建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1]和特种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北京市特色专业、国防重点学科、工信部两化融合类重点学科,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和新工科计划。获得1篇全国百篇优博,1篇北京市百篇优博, 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四,入选A类学科,并有较高国际声誉。
师资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具有高水平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国防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国防重点学科、力生物学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生物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以及“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康复辅具系统与分析”民政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樊瑜波院长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世界生物力学理事,教师中有兼职院士1名、国际宇航科学院空间生命学部院士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多位美国院士、世界知名科学家担任学院名誉教授。
据学院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学院在编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3人,教师中9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数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学院承担国家各类重要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等各个层次具有接轨于国际的高水平实验平台,具有浓厚的学术交流与文化氛围和一流的精英式人才培养环境。
教学特色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按生物医学工程大类招收本科生,进而分为两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善创新,具有领军、领导潜质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一年级按大类和专业基础设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夯实数理化和生物医学基础,在后续的课程中,按专业设置课程,同时兼有特色。
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及航空航天医学工程,侧重培养掌握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信号、图像处理及仪器、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人机系统设计与评价等方面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生物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新医药产业及相关空间生命科学,侧重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以及现代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教学注重生物、医学与工程的交叉与融合,既重视数理和工程科学基础、重视生物医学理论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低年级学生进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在专业环境和学科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是学院本科教育的重要特色,学院还设立了丰富的各类奖学金。
学院与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国内外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实质性合作,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皇学院签有本科生交换协议,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签有研究生交换协议。学院优秀学生可报送研究生或提前攻博,毕业生就业率、出国深造率、考研率高,深受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大学的欢迎。
视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基础医学是干什么的,搜狐,2020-11-26
- ↑ 【专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搜狐,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