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十字橋 |
中文名;十字橋 地址;山西太原市晉祠 建造時間;1102年 所屬時代;宋 |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主體建築聖母殿前,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橋樑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樑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杆,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樑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1]
地位
現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山西晉祠魚沼飛梁,建於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於聖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樑中僅有的一例。金人台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麼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隻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麼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祠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台。聖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着連砍三刀的印痕。
晉祠
晉祠是山西現存的較完整的古蹟之一,原來是為西周王侯姬虞建的祠堂,這裡的古建築、古塑及石刻等的價值很高,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園中有"枕流亭"、"對越"、"宋殿"、"獻殿"、"勝瀛"、"水鏡台"、"三晉名泉"、"難老泉"等四十餘座祠堂。其中以"宋殿"為最完整,最壯偉,殿壁有數副楹聯,仍然輝煌耀眼。這裡只選錄其中兩副:(一)溉汾四千頃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四十里,淆之不濁;出瓮山一片石,冷於夏,溫於冬,源源有本億萬年,與世長清。(二)對水溶溶九涯珠玉盪天光;靈泉浩浩萬頃琉璃窮地脈。宋祠前兩尊泥塑武士,披掛玲瓏,身高約一丈三、四,身粗約四尺。武士分列兩旁,手持寶杵、金瓜,神態儼然,眉須口鼻栩栩如生。殿右側有"水源樓"(也稱水母樓),建於嘉靖年間(1563)。晉祠名泉就從這樓底流出,據說此殿正建在龍口之上。門楣上的匾額有"巧思入神"、"清心詩脾"、"迓旭""挹爽"。宋殿正處在龍口的左側,下臨龍口泉流,上迎蒸蒸朝陽,故稱"迓旭"、"挹爽"。迓,迎也;迓旭,迎接朝陽旭日之意也。挹,從泉流中棒水,手觸水而感周身涼爽,故名之曰"挹爽"。題此匾者,何其挖空心思、咬文嚼字,多麼貼切呀!另有楹聯:"風從東方來",字寫得非常灑脫有力。"天下第一泉"成為"宋殿"左面的一顆明珠。它又號稱"難老泉",為晉水主源。泉流晝夜不息,清澈見底。滔滔泉水從龍口中噴出,下注池中,形成六、七尺的瀑布,為數十個泉頭之最,引得遊人急步前來,良久佇望,頗含詩意。殿的左側植古柏兩株,其一為"周柏",距今三千餘年。直徑一米,軀幹光禿,身上的條條粗紋理狀其古老。大概因為枯老之故,它倒向宋殿旁另一株古柏的枝杈上,以木柱支撐着,但古柏梢頭仍呈老綠色,皮已脫盡,綠葉猶生生不息,可謂松柏長青了。這個"長"字,在此我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宋殿內,有石像四十三個,體態俊俏,臉形清秀,全身比例適度,衣紋輕快流暢,呈現出不同的內在思想感情;古人雕塑之工巧,令人驚嘆。宋殿前十數米遠的"松水亭",楹聯為:"晉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亭下一荷池,泉水翻騰,池中游魚沉浮自如。荷花在水裡,荷葉浮水面,粉紅色的花朵正在開放,象栽在盆中,亭亭玉立。松水亭"的右側是"對越"。殿中設有佛龕,四個鐵鑄武士分布四角,瞪目揚拳。這幾尊佛像鑄於宋代,迄今八百年矣,仍然光亮不銹,像身上的刻字猶清晰可辨。可見我國冶煉技術在唐代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從"對越"下行到"獻殿"。獻殿建於金大元八年,是陳獻貢品的地方,修建得穩定細緻,用小型木料構制而成。十字橋左右的欄杆上刻有"飛梁"、"魚沼"。《水經注》中"結飛梁於水上",就是記載這一古蹟的。最後參觀姬虞祠。這是三千年前晉國第一個王侯的祠堂。一千五百年來,幾經北魏、元、明、清等重新修建。其配殿有橫額,上面寫道:"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還有名人寫的"晉祠辯",書作俱佳,詳細地記載了晉祠的由來。從"鎖虹橋"返回,再次矚仰這個晉祠,才進一步了解了它的來歷。名謂晉祠,實為"宋殿",這裡是宋朝都城的所在地。宋以及宋以後的人歌功頌德而逐漸擴建了宋祠。
橋的產生
在人為橋樑之前,自然界由於地殼運動或其他自然現象的影響,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橋樑形式。如浙江天台山橫跨瀑布上的石樑橋,江西貴溪因自然侵蝕而成的石拱橋(仙人橋)以及小河邊因自然倒下的樹幹而形成的"獨木橋",或兩岸藤蘿糾結在一起而構成的天生"懸索橋"等等。人類從這些天然橋中得到啟示,便在生存過程中,不斷仿效自然。開始時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圍的壕溝上搭起一些獨木橋(橋之所以始稱"梁",也許便是因這種橫樑而過的原故),或在窄而淺的溪流中,用石塊墊起一個接一個略出水面的石蹬,構成一種簡陋的"跳墩子"石樑橋(後園林中多仿此原始橋式,稱"汀步橋"、"踏步橋")。這些"獨木橋""跳墩子橋"便是人類建築的最原始的橋樑,以後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由低級演進為高級,才逐漸產生各種各樣的跨空橋樑。
發展階段
我國的橋樑,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以西周、春秋為主,包括此前的歷史時代,這是古橋的創始時期。此時的橋樑除原始的獨木橋和汀步橋外,主要有梁橋和浮橋兩種形式。當時由於生產力水平落後,多數只能建在地勢平坦,河身不寬、水流平緩的地段,橋樑也只能是寫木樑式小橋,技術問題較易解決。而在水面較寬、水流較急的河道上,則多採用浮橋。[2]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以秦、漢為主,包括戰國和三國,是古代橋樑的創建發展時期。秦漢是我國建築史上一個璀璨奪目的發展階段,這時不僅發明了人造建築材料的磚,而且還創造了以磚石結構體系為主題的拱券結構,從而為後來拱橋的出現創造了先決條件。戰國時鐵器的出現,也促進了建築方面對石料的多方面利用,從而使橋樑在原木構梁橋的基礎上,增添了石柱、石樑、石橋面等新構件。不僅如此,它的重大意義,還在於由此而使石拱橋應運而生。石拱橋的創建,在中國古代建橋史上無論是實用方面,還是經濟、美觀方面都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石樑石拱橋的大發展,不僅減少了維修費用、延長了橋的使用時間,還提高了結構理論和施工技術的科學水平。因此,秦漢建築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橋樑建築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從一些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約莫在東漢時,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這四大基本橋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以唐宋為主的,包括兩晉、南北朝和隋、五代時期,這是古代橋樑發展的鼎盛時期。隋唐國力較之秦漢更為強盛,唐宋兩代又取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定統一,工商業、運輸交通業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等十分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東晉以後,由於大量漢人貴族官宦南遷,經濟中心自黃河流域移往長江流域,使東南水網地區的經濟得到大發展,經濟和技術的大發展,又反過來刺激橋樑的大發展。因此,這時創造出許多舉世矚目的橋樑,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創的敞肩式石拱橋--趙州橋,北宋廢卒發明的疊梁式木拱橋--虹橋,背誦創建的用筏形基礎、植蠣固墩的泉州萬安橋,南宋的石樑橋與開合式浮橋相結合的廣東潮州的湘子橋等。這些橋在世界橋樑史上都享有盛譽,尤其是趙州橋,類似的橋在世界別的國家中,晚了七個世紀方才出現。縱觀中國橋樑史,幾乎所有的重大發明和成就,以及能爭世界第一的橋樑,都是此時創建的。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為元、明、清三朝,這是橋樑發展的飽和期,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創造和技術突破。這時的主要成就是對一些古橋進行了修繕和改造,並留下了許多修建橋樑的施工說明文獻,為後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萬年橋、貴州的盤江橋等艱巨工程。同時,在川滇地區興建了不少索橋,索橋建造技術也有所提高。到清末,即1881年,隨着我國第一條鐵路的通車,迎來了我國橋樑史上的又一次技術大革命。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十字橋、華夏十大名橋 —— 6——山西——太原晉祠 , 新浪網 2008-03-10
- ↑ 十字橋 ,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