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0年,最初称为“湖北农学院图书室”,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更名为“华中农学院图书馆”,1985年定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年新图书馆建成开放,馆舍面积31136平方米。图书馆整体建筑优美、协调,馆内现设有10个大开间、开放式的阅览室,阅览座位3500余个。除文献信息服务外,新馆还设计有报告厅、研究室、复印室、休闲区等延伸服务区域,实现了多功能服务。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为三部一站一室,即文献资源建设部、图书借阅部、数字化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N07)和办公室。图书馆现有职工63人,其中 博士生、 硕士生15人,占23.8%,本科生33人,占52.4%; 高级职称21人,占33.3%, 中级职称[1]33人,占52.4%。 图书馆现任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馆长王国平教授、 党总支张俊书记、 副馆长姜昊。学校于2007年成立了以副校长、馆长为正副主任的新一届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协助图书馆协调与各院系及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为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和图书馆的发展提出建议、意见,对图书馆的加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管舍介绍
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和需要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创建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综合总量已达26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余万册,纸质期刊10万余册, 电子图书90万册,数据库(含 电子期刊)8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为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馆,形成以农业与 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尤其是2007年在全国农林高校中第一个引进了SCI数据库,并成立了SCI服务中心,以便更好地开展基于 SCI的个性化服务。
致力于拓展深层次图书馆工作,提升图书馆服务层次,已开设有研究生信息课程,开始招收“情报学研究与应用”硕士生,积极申报各类文献信息研究项目,在研项目达十余个,其中猪养殖数据库获 CALIS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三等奖。同时正在整合全校优质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信息资源在内的特色数据库群,现已有部分特色数据库发布使用。学科馆员制度以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与院系开展对口服务,在学科导航、课题跟踪、电子资源利用培训、文献荐购与评价等方面为院系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服务。
服务宗旨
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我馆本 ,方便了读者借阅。基于网络的读者服务延伸了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网络每天24小时开放, 校园网用户可自由地利用 电子文献信息,访问各种数据库,虚拟参考咨询 FAQ)应用广泛。作为农业部首批科技查新站,完成了大量的查新项目,为学校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软硬件设施
图书馆网络环境良好,软硬件设施较完备,拥有千兆核心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及网络安全设备、应用与服务设备等,数字存储能力达16T。各阅览室及公共区域均有网络端口和计算机终端,读者可随处随时方便地查询网上信息。图书馆于2007年在全校首次实行全面物业化管理,空调系统、电梯、安防、清洁、租摆等由 物业集团统一管理、运作,使图书馆后勤管理迈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
馆舍荣誉
由于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全体职工的努力,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先后被认定为“ 湖北省高校优秀级图书馆”、CALIS中文联合编目B级成员馆(华中地区三个B级成员馆之一)、湖北省“图书馆自动化测评”优秀图书馆等。
“十二五”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将紧紧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坚持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推进;进一步加大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深化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和优势、全校各学科全面发展的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努力把我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2]。同时要瞄准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前沿,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逐步建成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化、开放式的图书馆。
视频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级职称到底有什么作用? ,搜狐,2020-11-17
- ↑ 现代化图书馆需要注意什么 ,搜狐,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