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40年,最初稱為「湖北農學院圖書室」,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更名為「華中農學院圖書館」,1985年定名為「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2006年新圖書館建成開放,館舍面積31136平方米。圖書館整體建築優美、協調,館內現設有10個大開間、開放式的閱覽室,閱覽座位3500餘個。除文獻信息服務外,新館還設計有報告廳、研究室、複印室、休閒區等延伸服務區域,實現了多功能服務。
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為三部一站一室,即文獻資源建設部、圖書借閱部、數字化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N07)和辦公室。圖書館現有職工63人,其中 博士生、 碩士生15人,占23.8%,本科生33人,占52.4%; 高級職稱21人,占33.3%, 中級職稱[1]33人,占52.4%。 圖書館現任領導班子由3人組成,館長王國平教授、 黨總支張俊書記、 副館長姜昊。學校於2007年成立了以副校長、館長為正副主任的新一屆圖書館工作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協助圖書館協調與各院系及職能部門的業務聯繫,為文獻資源建設,讀者服務和圖書館的發展提出建議、意見,對圖書館的加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管舍介紹
圖書館根據學校教學科研的發展和需要進行文獻資源建設,創建特色館藏,文獻資源綜合總量已達260餘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20餘萬冊,紙質期刊10萬餘冊, 電子圖書90萬冊,數據庫(含 電子期刊)85個,自建特色數據庫5個,文獻資源涵蓋農、生、理、工、文、法、經、管等學科,為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館,形成以農業與 生命科學文獻為特色,傳統資源與電子資源互為補充,多學科文獻協調發展的多元化文獻信息保障體系。尤其是2007年在全國農林高校中第一個引進了SCI數據庫,並成立了SCI服務中心,以便更好地開展基於 SCI的個性化服務。
致力於拓展深層次圖書館工作,提升圖書館服務層次,已開設有研究生信息課程,開始招收「情報學研究與應用」碩士生,積極申報各類文獻信息研究項目,在研項目達十餘個,其中豬養殖數據庫獲 CALIS全國高校專題特色數據庫項目建設三等獎。同時正在整合全校優質特色信息資源,建設包括國家重點學科專業信息資源在內的特色數據庫群,現已有部分特色數據庫發布使用。學科館員制度以學科館員――圖情教授模式與院系開展對口服務,在學科導航、課題跟蹤、電子資源利用培訓、文獻薦購與評價等方面為院系開展更為廣泛深入的服務。
服務宗旨
在豐富館藏的基礎上,我館本 ,方便了讀者借閱。基於網絡的讀者服務延伸了圖書館工作,圖書館網絡每天24小時開放, 校園網用戶可自由地利用 電子文獻信息,訪問各種數據庫,虛擬參考諮詢 FAQ)應用廣泛。作為農業部首批科技查新站,完成了大量的查新項目,為學校科研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軟硬件設施
圖書館網絡環境良好,軟硬件設施較完備,擁有千兆核心交換機等網絡交換設備及網絡安全設備、應用與服務設備等,數字存儲能力達16T。各閱覽室及公共區域均有網絡端口和計算機終端,讀者可隨處隨時方便地查詢網上信息。圖書館於2007年在全校首次實行全面物業化管理,空調系統、電梯、安防、清潔、租擺等由 物業集團統一管理、運作,使圖書館後勤管理邁向專業化、規範化、市場化。
館舍榮譽
由於學校的重視和支持以及全體職工的努力,圖書館建設與發展取得了顯着成效,先後被認定為「 湖北省高校優秀級圖書館」、CALIS中文聯合編目B級成員館(華中地區三個B級成員館之一)、湖北省「圖書館自動化測評」優秀圖書館等。
「十二五」期間,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將緊緊圍繞學校總體發展目標,以現代技術和科學管理手段,進一步加強圖書館網絡化、數字化建設,堅持向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模式推進;進一步加大文獻資源建設的力度,深化以農業與生命科學為特色和優勢、全校各學科全面發展的文獻資源體系的建設,努力把我館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管理科學、功能齊全、服務優良、環境優美,能最大限度滿足讀者需求的現代化圖書館[2]。同時要瞄準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前沿,不斷深化改革,開拓創新,逐步建成與研究型大學相適應的現代化、開放式的圖書館。
視頻
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級職稱到底有什麼作用? ,搜狐,2020-11-17
- ↑ 現代化圖書館需要注意什麼 ,搜狐,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