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清凉山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京清凉山公园
南京清凉山公园

南京清凉山公园位于南京城西清凉山,有"七朝胜迹"之称,系一座历史 文化名园 ,因其山林郁郁葱葱又地处市区,被誉为" 城市山林 "。

南唐时曾建避暑宫于山上,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

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观不再。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其"德庆堂"的匾额为后主李煜亲笔所提。每到夏天李后主常留宿于此。寺内旧藏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合称该寺"三绝"。

清凉山山高100 多米,方圆约4 公里,已建成清凉山公园。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 清凉寺 、崇正书院、扫叶楼 、驻马坡 、翠薇园等。 [1]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南京清凉山公园
  • 位置: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西端
  • 性质: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
  • 得名原因:建有清凉寺

规模

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为扫叶楼主龚贤所书。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房前围墙圆门上书"清凉别苑",房后有六角亭一座,亭内一口古井,称还阳泉

景点

驻马坡

清凉山最早的遗址就是"驻马坡"了。关于"虎踞龙盘"最早的说法最早来自于诸葛亮。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的千里船队把卖草鞋出身的刘备逼的走投无路,多亏诸葛亮及时出使江东,游说孙权,才使兵力稍逊的孙、刘得以结成联盟,并胜拒曹操,演义了精彩绝伦的赤壁之战。史料记载:诸葛亮有一次经过秣陵(今南京),曾经骑马仔细的考察了当时南京的地形,他看到了以钟山(紫金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样蜿蜒盘附于东南,以石头山(清凉山)为终点的诸山,又像猛虎似的雄踞在长江之滨,这样的天然风光气质使他不禁感叹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于是回去力谏孙权,孙权于211年迁都于此,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建了"石头城",清凉山因此称之为"石头山"。史料记载;驻马坡在清凉山东大门内,此处以立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所写的"驻马坡"刻石。

东大门外的"武候驻马浮雕"长约70米,高4米,近300平方米。画面用麦芽绿青石雕刻而成。再现了诸葛亮和孙权于驻马坡观察金陵山川形式的历史典故。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宜,绿树掩映,古雅清静,院内假山、水池、凉亭、徊廊相连,以及随宜点缀的花草、竹丝,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书院共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 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

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现崇正书院辟为中华奇石馆。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扫叶楼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

交通信息

清凉山公园有"六朝胜迹"之称,园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址,形成了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城南京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园。交通:坐6路、20路、43路、60路、303路、21路、91路在清凉山站下。

视频

《南京清凉山公园的这片银杏林 惊艳了整个秋天》

参考资料

  1. 南京九月最美地:清凉山公园  新浪旅游,2014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