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盧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盧復,明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不遠。晚年信佛,釋名福一,字畢公。明代醫學家

盧復著作原圖鏈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盧復

別名:不遠

職業:醫學家

朝代:明代

人物簡介

早年習儒,二十歲始攻醫學,以醫為業。研究岐黃之術,兼通大乘,剖疑析理,解悟不滯。能辨證入微,善療奇疾,投劑多效。常與名醫王紹隆、繆希雍等交遊。盧復是晚明「尊經」派的代表人物,主張醫家應習《素》、《靈》、《難》與《本經》是第一要義。 其醫着甚多,如其《醫種子》,由五種書合成,即《芷園覆余》、《芷園臆草題藥》、《芷園臆草勘方》、《芷園臆草存案》及《芷園日記》,幾包羅醫學全部領域。此書一名《芷園臆草》。一說着有《芷園醫種》,即包括醫經、醫論、醫方、醫案等內容。另其所輯之《神農本草經》,系經十四載之研究而最後輯成者,為現存之最早《神農本草經》輯本。 晚年崇信佛教大乘禪理。其子盧子頤,受父親影響,青年時代,便能以佛理、禪機入醫學,深得醫學之精髓,其《本草乘雅半偈》中錄有盧氏不少醫論之內容。[1]

《芷園臆草題藥》

《芷園臆草題藥》原名《讀藥性題後》。約成書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通過分析類比藥物的形態、氣味、色質、生長習性、命名等與功用主治的關係,闡釋47種常用中藥治療作用產生的機理。儘管所論藥味不多,每味藥的文字篇幅也很有限,但其對藥性的比類分析極具傳統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古代中藥藥性理論,對後世中藥藥性研究產生了較大影響。[2]

《神農本經一卷》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載藥物的著作,大約成書於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之間。原書因為年代久遠,約在北宋初年即已散佚。多年來,歷代醫藥學家曾多次重輯,試圖恢復其本來面貌。現存的就有《本經》九種輯本。我國有盧復孫星衍顧觀光王閩運姜國伊黃爽林屋洞仙九芝等七家輯本。日本學者有森立之狩谷望之志兩家輯本。如連抄本和未出版的計有二十多種版本。其中明代盧復的輯本是現存最早的《本經》輯本。盧復輯《神農本經》三卷(公元1602~1616年,明萬曆30-44年),是從《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中摘出所引的《本經》原文編輯而成。[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