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学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地理学(Palaeogeography),是研究地质时期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重建古代地理环境面貌,包括古海洋、古陆地、古气候、古生物环境以及古自然地理带的分布与格局;古地理环境的演变,包括各要素的演变过程和综合环境的演变机理,如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生物演替、自然区域和自然地带的变化与位移;现代环境如何继承古环境的机制等。按研究领域,古地理学可划分为构造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古生物地理学、古气候地理学、古地貌学、古水文地理学和古土壤地理学等。
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有所认识。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写道:“东海三为桑田”[1]。唐颜真卿﹑宋沈括等都以山顶﹑山崖中所见的螺蚌壳为证据﹐阐述了海陆变迁的观念。科学古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致的。17世纪﹐欧洲一些学者根据岩层中的化石﹐对古地理环境作了一些推测﹐并试图对环境演变的原因作出解释。18世纪后期﹐英国J.赫顿在《地球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均变论的思想。其后﹐英国C.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发展为均变论学说﹐成为古地理学的研究原则﹔赖尔在重建欧洲第三纪古地理环境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探索自然环境演变的原因。
19世纪上半叶﹐冰期学说得到承认之后,人们对第四纪古地理的演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自然地理学范畴的古地理研究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德国彭克,A.和E.布吕克纳对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的研究和对第四纪冰期的划分(1909);奥地利A.L.韦格纳汇集大量古地理材料提出大陆漂移学说(1912);南斯拉夫M.米兰科维奇提出对冰期-间冰期变化天文成因的理论(1920)等,对古地理学研究都有深远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地磁测量、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氧同位素分析﹑深海岩心的采样和分析等新技术﹑新手段的采用﹐美国H.H.赫斯﹑R.S.迪茨在1960~1962年间提出的海底扩张说[2]﹐以及美国W.J.摩根﹑D.P.麦肯齐﹑R.L.帕克和法国X.勒皮雄于1967~1968年提出的板块构造说﹐都使古地理学以全新的面貌出现。1968~1983年完成的深海钻探计划等成果﹐已能勾画出近2亿年以来古海洋演变的基本轮廓。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自垩纪以来气候有变冷的趋势。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18O/16O)测定指出﹕90万年以来可划分出23个18O阶段和10个完整的冰川周期。G.J.库克拉对中欧黄土的研究表明﹐黄土层序中的古气候旋回与海洋18O的23个阶段有对应关系﹔中国学者刘东生等对陕西洛川剖面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研究内容和分科
研究内容比较广泛﹐研究古地貌﹑古气候﹑古水文﹑古土壤﹑古生物﹑古海洋等﹐分别形成相应的古地貌学﹑古气候学﹑古土壤学﹑古生物地理学、古海洋学等。
视频
古地理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怎知沧海变桑田 - 浅谈古地理恢复,科普中国网 , 2018-11-16
- ↑ 海底扩张学说 PPT,道客巴巴,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