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战场春晓(和振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战场春晓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古战场春晓》中国当代作家和振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古战场春晓

塔城的公路上门联云:闪烁美女星,气派勒巴舞。到了塔城,岂能与美女星失之交臂,这是赤裸裸聊的煽情。

我的塔城行,当然要去找美女星了。

找美女星,父子得避嫌,向导和双源的小儿子就临时找了个塔城村的帅哥来接我们。从上亨土出发,车一路向北绝尘而去,一溜烟就到了塔城村委会塔城村。

我这个贼心不死的老家伙就探头探脑往寨子里走去。这是一个西坡上建起的古寨,与丽江其他纳西山村寨子无异。我想到唐樊绰云南志》记云:“磨些蛮,亦乌蛮种类也。铁桥上下及大婆、小婆、三探览、昆明等川,皆其所居之地也。土多牛羊,一家即有羊群,终身不洗手面,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饮酒歌舞。……南诏既袭破铁桥及昆明等诸城,凡虏获万户,尽分隶昆川左右及西爨故地”。而《云南志》《元志》《旧志》《兰州志》《巨津州志》等对塔城一带风俗载云:“衣同汉制”、“善骑射,最勇厉”、“俗甚简约”、“不事诸佛”、“焚骨不葬”、“勇于战斗”、“辫发不梳”、“板屋”、“带刀为饰”。斗转量移,岁月淘洗。这些说法早已变异。入村,我看到了一些村民,接触后都能用纳西语交流,还看到不少家门上贴有东巴对联并附有小字汉译文,大多为:新年新岁添新景,佳节佳时报佳音。横批:新年快乐。房屋大多为土墙碧瓦土木结构,也有少数先富起来的人起的平顶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布在山坡上。房前屋后种植有桔子、柿子之类果树。和双源说,塔城为纳西语柿子树成城之意,“塔”即为纳西语“塔芝”,柿子树之称,“芝”还有集市之意,如大研古城有贡本芝之说;每年十二月份,那些柿子真是漫山遍野,又有江边一带至今还有逢四集市之习俗,故也有柿子集市之意。

茶马古道就穿村而过,沿一条山沟爬上,依稀还有马蹄印。可我寻找不到了当年马铃声声的古道雄风,往上爬,只有鸡犬相闻,炊烟升腾,不时有农人出门,亲切友好的微笑挂在脸上,我们一律用纳西母语打招呼。听到我们在走茶马古道,好几个人往山上一指,热情地给我们指路。其实,不用村民来带路的,和双源就曾经是这条古道的“马锅头”了,他说曾多次走过这古道去维西的。有他当向导,这是花钱也难请到的。约行三五百米,走出了这个古村落,我头上沁出了汗珠,恰恰村头有一泉眼,汩汩流着拇指般粗的一股水,泉眼边插着松柏树叶和一丛杜鹃花,不用说,纳西谚语云“恒久吉索”(农历二月祭水龙),这里刚祭署(自然神)或者二月八祭“三多神”了。喝了沁人心脾神泉水,顿感精神焕发,爬山的脚步轻盈多了,我们跟着几个上山拉松毛的村民,一路说说笑笑穿沟过壑,不时有雉鸡、布谷鸟儿惊飞,更有一只只松鼠上跳下窜,仿佛在抗议我们惊扰了它的家园。

到了一个山岗,正想找块石头坐下小憩,和双源说,这里不能久留,这是一个古时死于非命者的火葬场,坚持走吧!我一看大树底下插着些香,立着一块山神石和一座无字墓,就真正汗流浃背怕了起来,追着他往上爬,急不择路差点走错了道。气喘吁吁爬上了山梁。但见眼前豁然开朗,一道山岗恒亘,是一座要塞。和双源说,这里就是古时塔城之西城的关隘了,翻过山梁就入维西其宗了,还有从这里看达摩洞更近看得更清楚些。又看到一尊茶马古道上烧天香炉,我顾不上擦汗,先是对着烧天香炉毕恭毕敬作揖。尔后面朝达摩洞合十了一声“阿弥陀佛”。我虽然不信佛,但崇拜自然,朝山洞作个揖又何妨?仿佛有回音传来:我佛保佑。我心头一震,就拉着和双源爬上一个土坡上,手机和数码相机轮番上阵,狂拍了一会。往北眺望,达摩山巍巍,山洞如天眼,峰峦如马鞍;再往下,金沙江水从天而降,春来江水绿如蓝,碧玉般挽住大峡谷,绿水青山一派生机。收回目光,往西坡爬,是一座碉堡,枪眼犹在而四周已经残垣断壁了。

和双源抚摸着土墙,伤感地说,还是抗不过岁月侵蚀,三十年前,这座碉堡还有模有样的,现在快塌陷完了,跟我一样要老朽矣。我接过他的话头:您老还能翻山越岭,廉颇不老,尚能吃肉。我看关键是文物保护意识不足和措施跟不上,这里除了茶马古道,或许是历史上历代木氏土司用兵的边关要塞,一石一墙都是文物呀!我脑子里闪现出木府里悬挂的钦赐“辑宁边境”匾,以及石鼓上的碑文《破虏歌》《大功大胜克捷记》等,眼前战鼓咚咚金戈铁马纵横驰骋。收回马嘶叫人喊杀和血流成江尸骨塞谷的天马行空思绪,我看到的关隘是一片的沧桑,那东西两边各一百多米的战壕和城墙,蜿蜒于险峻的岭上,墙壁或石砌,或土垒,大多快要倒坍了,有些地段间或已经有了缺口,墙上或爬满树藤或已经生长苔藓,一幅老态龙钟垂死挣扎状。正当我心如死灰之际,一声声鸟音萦绕山梁,农历早春二月,岭上开满了山茶杜鹃花,那里还有古战场的腥风血雨,而是一派的祥瑞。和双源也受感染,纵情唱起纳西调,声沉回荡于山川;而我的文人酸味积习难改,吟诵起随忽必烈南征元朝诗人刘秉忠《乌蛮道中》一诗:

稠林夹路冠依违,彪骑单行压众威。

重劝小心防暗箭,深知老将识兵机。

风号日落江声远,山锁寒烟树叶稀。

鹦鹉喧啾似鸦雀,百千都作一群习。

随后,我在天香炉边对和双源说,发现了一个重要秘密,这尊烧香炉除了茶马古道马帮烧香祈求平安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战争年代,历代统治者派遣的守关将士用于烽火报警,沿茶马古道一路报到丽江。和双源未置可否。

也许我的奇谈怪论触怒了天神,当我还在山上寻古探幽,“古道西风瘦马”怀古,一阵阴风突然吹到山岗,天空乌云密布,继而淅淋下起了雨,我跟和双源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真正的雨贵如油,风调雨顺呀!和双源说刚紧下山,否则路就滑湿了。我不想吃眼前亏,听了老人言,跟着他沿乌蛮道原路返回,一路风声鹤唳,特别是又返回到火葬场,顿觉魂飞魄散。还好下到寨子头,雨停了下来,俯瞰塔城村,土地如棋盘,梯田千层,麦浪翻滚,花开夭夭,灼灼其芳。不知天上宫阙仙境如何?就可在此寻到。

和双源还说,曾有村民在山上抓松毛无意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写“塔城”二字,年代不详,现立于山岗发现碑之地。我兴趣盎然,正想看个究竟,被来接我们的和丽文劝住:和老师,塔城村是有名的古村落,以前出过很多马锅头,坛坛罐罐、马鞍石臼等这样的古董,在这个村里就还有不少,看不完的,不如下山去看铁桥遗址。 遂下山,车往北行三四公里,至一山崖壁下嘎地刹住车,下车踩着刚被春回大地唤醒的草地,往里走是一个方方三五百米的沙石荒地,立有一块石碑,碑文刻有“古铁桥遗址——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公元一九九二年八月立”,碑背后是一座巍峨高山。山势嵬崔,如刀削斧凿,黑黝黝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仔细仰视,却为两道崖壁组成,下为一道百米高三五百米宽悬崖,壁上由南到北横凿开了几十个孔,如蜂窝密布。此为铁桥桥西铁桩遗痕。而铁索桥东因修公路,开山炸石崖壁破坏看不到凿孔了。陪同的和丽文则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西面崖壁是古时烧铁链烟薰黑的。我问他见过铁链遗迹没有?他说没见过。他又指着江边正在平整土地的一辆挖掘机说,传说从那块地里往金沙江里看,会看见沉江的铁链,我在那里施工多日,天天往江里看,什么也没有看到。我给他打气说。多看几天,或者你的挖掘机深挖,搞得好会挖到几根铁链或者几砣金子。据刘文征纂楫的天启《滇志》记载:“铁桥,在巨津州北一百三十余里,跨金沙江。桥之建成或云吐蕃,或云隋史万岁及苏荣,或云南诏阁罗凤与吐蕃结好叶置,吐蕃曾置铁桥节度,后异弁寻归唐,与韦皋合兵破吐蕃,断铁桥即此。所跨处穴石锢铁为之,冬月水清,犹见铁环”。而极目上崖壁,同样鬼斧神工,一道垂直石壁堵住人的视线,他们异口同声说,这就是纳西语阿刷居了,传说神仙打架,石被刀砍为二,另一砣经金沙江冲走到了下亨土对面,成了鸡公石。我想到乾隆元年(1736)曾任丽江府知府的进士管学宣《过塔城关》:

谁把金沙鞭石堆,塔城层叠几萦迥。

戍楼犹峙千峰靖,铁锁久沉一水开。

此日青黎纷沃壤,当年白骨冷泉台。

我生圣世不兵甲,匹马出关亦快哉。

放眼千仞鸟飞绝,连一只春燕也没看到,传说很优美却也充满杀气。也许,这里阴气煞气太重,老天亦反复无常,平空一声春雷下起了一阵雨,我们惊慌失措往车里躲雨,和丽文一踩油门,一溜烟跑到了他家。

我不甘心就此离开塔城,就在金沙江边和丽文家的火塘边品着罐罐茶、尝着包谷酒,听他讲风土人情,原来我们爬的那座残墙断壁纵横交错的关溢纳西语叫“南含拨”,即为麻布口袋一样山梁。而我看到公路边立的石碑刻的有“塔城”外,碑上正反两面还刻有“美女之星陨落圣地”、“神川都督府故郡”。他继续说,塔城除了美女星陨落于此地之外,美女们也长寿,现今村里的肖包妹已经有101岁了,她老人家每天还在村子里溜达,还有像你一样能喝上二两酒。说得我会心一笑。我抬杠说,没有看到美女,“塔芝”(柿子)也没有吃到。

他说,塔城历史悠久,下爬村二组一带就是神川都督府所在地了,相当于现在的地州级衙门所在地,可惜已无遗址,但从那里走出的和文光一家都是名星,经常在中央电视台全国人民面前载歌载舞。再说,塔城美女走天下,如果春节期间来,你会一溜溜美女看不完,一棵棵挂满树枝的“塔芝”吃不完的。塔城是柿子之城、烤烟之乡、药材基地,更是勒巴舞发源地,有你玩的。

回望历史钩沉,这里是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而今,战争的烽火早已经熄灭,硝烟弥漫已经成为历史。塔城一派春满人间和祥和繁荣,这一切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 [1]

作者简介

和振华,1966年12月生于丽江,纳西族,本科,党员,公务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