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韵悠悠走河州(关山长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韵悠悠走河州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古韵悠悠走河州中国当代作家关山长月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古韵悠悠走河州

每次走过这个地方,我都能把这里和《诗经》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句子联系起来。至于这地名与那古诗到底有多大联系,我想着也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一到这块地方便能感觉出古诗的味道来,加上独特的民族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大融合的人文环境,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沉浸在悠悠的古韵里。

小时候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是从广播里得来的,最早其实就是那句花儿。花儿唱道,“站在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起是容易摘起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阿哥的白牡丹呀,摘不到想我的花儿枉然”。歌中的花儿既指那盛开的牡丹,也指那心中的人儿,这人儿如牡丹,这牡丹如人儿,旋律优美,回环往复,听起来无论是声音还是情景都那么美好。在河州邻近的一个县上班后,大学班主任搞民间文学研究,让我帮助寻找花儿方面的资料。我便通过县文化馆找出一百多首河洲花儿,一首首抄下来寄给老师,老师直说好。后来自己也将那些花儿仔细品味,发现每一首情景都是那样美好,感情是那样的真挚,生活是那样贴切,语言是那么纯朴。至于故事的发生地,更成为心中一块神奇而美好的土地。

六年前终于有了一次到河州的经历,一位同事要到这里上任,一行人便陪同送往。那是个人间四月天,下午我们抽空走进茶园,只见碧草青青,桃红柳绿,春色无限。我们一边打着牌,一边喝着独特风味的“三泡台”,一边还学说着独特而有趣的临夏话,不仅吃到了正宗可口的“手抓”,更领略到河州美好的春光,欢欢乐乐地过了一个下午。那次经历中,广袤的河川,广阔的绿色,温润的气候,独特的文化,给我们一份特殊而美好的感受。两年后又拥有了一次走河州的经历,实际上并非直接到河州,而是陪着北京几位记者去甘南采访经过这里。记得那是个阴天,当车辆行走在河洲大地的时候,两边绿色的山就像两排高高的河岸,而我们就游荡在绿色的海洋里,那种被绿托举的感觉,真的非常舒服。而最让大家惊奇的是,快到土门关的时候,那些完全被树木覆盖的山峦,云雾轻轻地缠绕在山腰上,如丝如缕,如烟似霞,美妙得宛如身处仙界,而每座山都是一位仙子,在仙境里翩翩起舞。在座的所有人都被这样的情境陶醉了,“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他们真的想不到,在这里还会有一块如此美妙神奇的地方。

此后到这里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一切也就越来越熟悉。你看太子山峙于西,洮河水环于东,黄河之水穿境而过;你看丝路蕃道交汇于此,山川交错,大道纵横;你再看商贾云集,道路通衢,田陌相连,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所在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花儿一代代唱,河水一年年流。在这块古老而辽阔的地方,恐龙用足迹印证了一个时代,齐家用石器写真了一个时代,白纱又飘飞了一个时代,每个时代转眼就是千年,而今再看牡丹飘香,温润的季候里又盛开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时代,人们便和合地生活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想着大夏河从高原上启程,漫过层层原野,再到宽阔地带,接着融进洮河,最后流入黄河,一路走来不知经过多少美好的时光和风景。

这块地方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河湟雄镇”,而真实的历史要比这久远得多。只要看一眼恐龙化石或者任何一颗其它化石,就能在心里想象出,三亿年前的某天,一条恐龙或者其它任何一个动物所经历的幸福或者苦难。沧海桑田,远古的生物在石头上显示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无言地讲述着一个个曾经发生的故事。“以齐家坪遗址命名的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当时古人制陶已经非常发达了,又掌握了红铜制作。”古老的文明用这样的考古术语来说的时候,感觉是那样生硬。但只要凭着想像便可以得知,四千年前的今天,先人们正在大夏河边忙碌着制陶铸铜、洗衣唱歌,那种生活场景跟现在这里忙碌的情景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最主要是多了一份纯朴、简单、直接和真诚。他们所为青铜时代奠定的雄厚基础,史家自有表达;而他们为这块土地留传下来的遗风遗韵,后人却怎么也说不完。

河州为回族发祥地之一,现在生活着的190万人口当中,回族有61万。回族素以善于商贾、巧于工艺、长于饮食服务业而著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适应各种艰苦生活环境,吃苦耐劳,豪放务实,勤于创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每次从电视上看到回民族表演的那些歌舞,不是一身纯净的白,就是一身粉粉的红,那种纯洁、美好、真挚的表达,随随便便就让人沉浸在美的环境里。记得中专上学时,民族班同学演出舞蹈《花儿与少年》时,感觉歌词是那么优美,衣饰是那么华美,舞蹈是那么美妙,情景是那么美好,直撞击着观众的心灵,一次又一次轰动校园。是啊,这个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文明,更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两者都绽放出无比生动的光彩。

经过紧张劳作,手头的活儿终于干完了。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大家便爬上太子山对面的小山坡,走进村里的一户农家,这是一位同事亲戚的家。这个村庄背靠着山坡,山坡前就有一处很大的湖,湖里荷花正开,游鱼历历,而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便叠立着高大雄伟的太子山。坐在水边,遥望远山,自然会让人产生梦里千山、寒波清影、凡尘如寄、此处何处的梦幻。亲戚家人更是热情款待,万丈红尘外,把酒诉衷肠,风光好倚窗,玄月正清凉,一幅团聚热闹的场面。曲终人散,相送依依,让我们更深深地领略了这块土地所蕴藏的实景与真情。

一次简单的出行结束了,大家又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但那些美好的景地和人事,依然脑海中飘荡。我们明白,那优美的环境,那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独特的文化,都是老祖先们留给后人的无限珍宝[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