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合掌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合掌消又名神仙对坐草,别名:土胆草、合掌草、神仙对座草、硬皮草、合同硝、肿三消、牛皮消、扶地龙、水马尾、抱茎白前、野豆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厘米,光滑无毛,呈绿白色。 叶对生,无柄;倒卵状长圆形,长3~6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稍狭,两侧略下延,呈短耳状而抱茎;背面脉纹明显。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合掌消,江西山坡有之。独茎脆嫩如景天。叶本方末尖,有疏纹,面绿,背青白,附茎攒生,四面对抱,有如合掌,故名。秋时梢头发细枝,开小紫花,五瓣,绿心,子繁如罂粟米粒。根有白汁,气臭[1]

来源

药材基源:萝藦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et Zucc) Hemsl. Var. castaneum Makino[Vincetocic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Var. castaneum Kitag.]2.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Hemsl.[Vincetoxic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1.紫花合掌消,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cm。全株含白色乳液;除花萼花冠被有微毛外,余皆无毛。根须状,形似白薇而较疏。叶对生,无柄;叶片薄纸质,倒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下延近抱茎,上部叶小,长1.5-2.5cm,宽7-10mm,下部叶大,4-6cm,宽2-4cm。多歧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直径约5mm;花冠紫色;副花冠5裂,扁平;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蓇葖单生,剌刀,长约5cm。花期春,夏季之间,果期秋季。

2.黄绿花合掌消本种与紫花合常消的区别为;花黄绿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草地、田边、湿草地或沙滩草丛中。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等地。

性状

(1)紫花合常消根茎圆柱形,粗短,呈结节状,上面有圆形凹陷的茎痕或残存茎基,下面簇生多数细而长的根。根长约20cm,直径不及1mm,弯曲,表面黄棕色,具细纵纹。质较脆,易折断,断而平坦。气特异,味微苦。

(2)黄绿花合掌消与紫花合掌消类同。

化学成份

黄绿花合掌消根中含甾体甙成分。分离到白前甙元(glaucogenin)B和白前甙元-C-单-D-黄花夹竹桃糖甙(glaucogenin-C-mono-D-thevetoside)。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偏头痛;腰痛;月经不调;乳痈;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消肿,追毒。

2.《湖南药物志》::全草:祛风,消肿,行气。

3.《江西草药》:根: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治乳痈,睾丸肿痛,湿疹,偏头痛,急性肝炎,急性胃肠炎,月经不调,腰腹胀痛,毒蛇咬伤[2]

【摘录】《中华本草

视频

合掌消 相关视频

合掌消,清热祛风湿,用于急性胃肠炎肝炎风湿痛

参考文献

  1. 神仙对坐草药理作用,医学教育网,2012-11-02
  2. 合掌消的功效与作用,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