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民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江浙民系又称吴越民系,由吴越国衍生而来。
主要集中生活于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绝大部份以及上海、江西的东北部、福建北部、安徽南部一带。江浙民系可理解成江南民系,更为丰富的“江南”这一词条也可作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江浙之地的传统之一便是重文,这也铸就了江浙民系的文化性格,提高了江浙人的文化素质,为江浙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动力。
基本内容
追溯起源 文明最早起源
于江南一带的文明,如河姆渡文化[1] 、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属古代中原人所称的百越地区。吴国的王室来源于周室,越国王室源于夏室。吴地的人民最初被中原民族视为蛮族,至春秋已经与周的诸侯国广泛交流,经过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以后,已经成为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地的语言是今天的汉语方言吴语的源头。 吴国地区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后世的吴文化。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后来两地连年交战,彼此文化上相互渗透同化,最终融为一体。 后期随着北方连年战乱,开始有中原汉族南下,在晋朝五胡乱华之后,大量北方汉人贵族豪强南渡到江南(包括后来靖康之变后的宋室南迁),从而又将中原汉人的血脉融入其中。
常用语言
江浙语言即吴越语,也作:吴语。是吴越民系的母语,通常认为苏州话具有吴语的代表性[2] ,苏州一带的太湖流域也是吴语的发祥地。後来因上海的经济突破发展,故吴语的代表方言从苏州逐渐转移到了上海。现在也有人因上海话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而将其当作代表。上海话即是江南话极具代表性的方言,而上海话就是一种苏州吴语的基础上混化了宁波吴语而成的吴语支系。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吴语在不同地区都产生些许的变化(例如曾经做过都城的杭州,词句音调较苏州上海话会有不同),有些原吴语地区受外来语言影响严重,出现较明显变化甚至流失。(同样曾经作为都城的南京,仅剩部分偏区保留吴语以及旧城区在现代方言上留存的一些吴调。)
江西的东北部、福建北部、安徽南部一带也还保留着些许吴语。
视频
江浙民系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有一种文化,叫河姆渡 ,搜狐,2018-10-13
- ↑ 你觉得江苏哪里的方言最难懂 ,搜狐,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