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周海元,煤炭开采技术专家,中国煤炭科学研究事业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唐山矿井上下大型机械设备改为电力驱动,井下改用架线电机车运输,井口建成滑行道、安装装罐机,从而结束了开滦人力装卸罐的历史;对林西矿改革落垛采煤方法,推行长壁工作面采煤方法,特别是成功地解决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技术问题,为开滦煤矿恢复建设和发展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后,负责筹建唐山煤炭科学研究院,为中国煤炭科研机构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定义的专业类别贡献者。狭义的定义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1]。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2],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以称之为科学家。被称之为科学家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居里夫人,美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中国的农学家袁隆平等。
奉献精神
周海元一生都是踏踏实实做技术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不公正待遇,身心受到摧残。周海元用坚定的信念挺了过来,他无怨无悔,拳拳之心不变。1971年恢复工作后,周海元负责《选煤技术》、《采煤技术》、《矿山测量》、《选煤自动化》等4个刊物的创刊、编审和发行工作,他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这4个期刊后来晋升为国家级技术刊物创造了条件。周海元毕生献给了祖国的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科学研究事业,是知名的煤炭开采专家和煤炭科学研究的开创者。
周海元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使人肃然起敬,心悦诚服,而他从不摆技术权威的架子,工作安排上、学术观点上从不搞强加于人,有事能够心平气和地同大家一道商量,并认真集中下边的正确意见,使每一位与其工作的同事都能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而心情舒畅。在人们的记忆中,周海元从来没有对上发过牢骚,对下也没有发过脾气,更不用说争功诿过、相互扯皮了。周海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不但表现在对上级、对同级,而更多更主要的表现在对下级、对年轻人。他支持下级大胆负责地进行开创性的工作,鼓励年轻人吃苦耐劳,发奋图强。对于个别出现的问题,他能够恰到好处的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一次,一位毕业不久的同志设计图纸出现技术问题,与加工部门发生矛盾。周海元了解掌握全部情况后,采用个别做工作方法,结果使过失方真心实意引以为戒,另一方知道了有理也要让人才对的道理。就这样,周海元以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灵活的方法使许多复杂的矛盾得以圆满解决。
科技成就
1、开滦煤矿开采技术的革新者
周海元作为资深的采煤工艺专家,以超前的敏锐观察,客观分析了这一情况,并根据关于“三量”(即: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和相应可采期的理论,解决了这一全矿区性的技术难题,把煤炭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
2、煤炭科技事业开创者之一
选煤专业:在改进和创新跳汰、浮选等常规工艺,解决生产技术关键问题的同时,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着手组织开展国际上被生产采用的比较先进的重介质选煤工艺及设备的研究。
开采专业:在研究试验亟待改进的急倾斜采煤方法,包括适用于急倾斜中厚及厚煤层掩护支架采煤方法和适用于急倾斜厚及特厚煤层三面铺设金属网的综合采煤方法以及坑木代用途径探索的同时,集中主攻当时国际上最新实验成功,技术上比较先进,而在尚处于空白的水力机械采煤新工艺的研究领域。
矿山测量专业:移植、引进、开发新仪器,新方法,改变井下落后的测量手段。利用矿测专业在研究、观测岩层移动方面的技术优势,相机开展“三下”(即: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采煤技术的研究,解决生产之急需。
矿井地质专业:重点开展井下采区、工作面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属微观范畴中心地质构造(断层、褶曲、岩浸)和水文等方面预测的研究,这是大量的和生产上最薄弱的环节。该专业已于1965年整建制调出,并入新组建的西安分院和重庆分院,继续行使研究职能,专业方向保持不变。
3、组织解决煤炭生产建设关键技术问题
1957年,在周海元主持下,与开滦合作,自行设计建成首批水力采煤试验采区之一的林西矿7282和7194缓倾斜中厚及厚煤层水力采煤工作面,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显示了水力采煤新工艺在适合煤层条件下的优越性,标志着水采技术从无到有跨越,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此基础上,组织自行设计了第一台大粒度煤水泵,并在开滦唐家庄矿建成第一座水采、水运、水提全“水力化”井区,推进水力采煤技术又跃上一个新台阶,受到煤炭部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8 年9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专程到开滦唐家庄矿视察了解了水力采煤整个生产工艺过程。
视频
周海元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什么样的人称为科学家,糗问,2020-06-06
-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豆丁网,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