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侖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哥侖步 福建哥侖步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10年經驗的品牌運營公司,積極致力於戶外運動產品的研發、生產、推廣,是國內領先的戶外運動品牌公司之一。
品牌簡介
2003年開始,Kolumb(中文名:哥侖步)戶外運動品牌,經過10年時間的努力,現在網絡遍及國內主要城市,擁有超過700家的專賣店、商場店,年銷售增長率超過50%,提供服裝、鞋、包、帳篷、睡袋等全系列的戶外運動產品,滿足消費者各方面的需求,逐步成長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戶外運動品牌之一。
在業務飛速發展的同時,哥侖步同時重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2007年,聯合1KG公益組織推廣"多背一公斤"公益助學計劃,2009年,推出"發現之旅"公益旅行計劃,同時堅持贊助國內各種類型的戶外探險或活動。2010年,首次向全社會倡導"為心靈減壓,為地球減負"的"輕戶外"理念,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由中國環境保護部主管的"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Kolumb(哥侖步)共同發起成立的"中華環保-輕戶外生態基金",成為戶外用品行業首個全國性環保公益基金。
Kolumb(哥侖步)品牌大力支持中國戶外運動發展,於2008年投資組建Kolumb(哥侖步)戶外隊,每年參加國際和國內30多項重要戶外賽事,並不斷突破、創造歷史,成為國內數一數二,全亞洲排名前三的專業戶外隊伍。2013年,Kolumb(哥侖步)順利成為西藏登協的"指定裝備'和"戰略合作夥伴",再次從戶外運動專業領域裡得到了高度的肯定。這一系列的專業競技賽事與極限運動,都為Kolumb(哥侖步)在戶外運動行業里開闢新的市場贏得了有力專業的、權威的支持。
2010年起,公司在業界首次開闢了"輕戶外"新品類理念,堅持以"輕量環保材料"、"輕鬆便捷功能"、"輕簡時尚設計"、"低炭環保"、"高科技"為核心的系統標準,關注戶外與環保公益事業,堅持美麗中國作為標準,在全社會範圍內以"為心靈減壓,為地球減負"為核心理念,倡導"輕戶外"生活方式。這一理念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及行業內廣泛共鳴與認可,同時也得到了來自政府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
2011年5月,Kolumb(哥侖步)向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共同創立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輕戶外'生態基金",以"一起親近自然,一起保護生態"為理念,開展世界級珍稀瀕危生物物種拯救行動,舉辦保護生態環境公益活動,實施保護生物多樣性項目。
Kolumb(哥侖步)多年的不斷努力與探索,在產品的自主研發方面,得到了行業內外多方面權威機構的認可,獲得國家級專利37多項,並多次榮獲最具權威性的工業設計創意大獎"紅星獎",以及戶外門戶網站"戶外資料網"和"中華網"評選的多項產品大獎。
Kolumb(哥侖步)將在未來成為全球領先的大眾戶外運動品牌管理者,成為擁有眾多品牌的專業品牌公司。目前公司正處在高速成長的階段,已在上海設立營銷、設計中心,在福州設立生產中心,在北京、天津、濟南、石家莊、杭州等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誠邀各界英才加盟,共同將Kolumb打造成中國第一戶外運動品牌。
服裝(亦稱為衣物、衣服、衣着)最廣義的定義,除了指軀幹與四肢的遮蔽物之外,還包括了手部(手套)、腳部(襪子、鞋子、涼鞋、靴子)與頭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來的服裝配飾。幾乎所有的人類都有穿着衣物的文化。人類穿戴衣物有社會性的理由。服裝中的許多物件都帶有某種文化、宗教與社會意義。某些色彩也和性別有關,例如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美國社會就習慣將藍色連結到男孩,讓粉紅色連結到女孩,而在戰前的情況則剛好相反。
衣物能夠保護脆弱的人體免於天氣與環境的傷害,在一些有潛在危害的活動(像遠足或烹飪時)可以提高安全的程度。衣物可以在人的皮膚和環境中間有一個阻隔,因此不容易受到昆蟲叮咬或是植物刺的傷害。衣物可以使身體維持在較舒適的溫度,避免過冷或過熱。在健康上,衣物也可以減少毒性物質或感染原進入體內,並避免紫外線傷害人體。
除了人類以外,人類也為動物設計了服裝。有些是作為寵物的飾品,有些則出於戰爭或特定需求。
功能
服裝最主要的功能是保護穿着衣服的人,使得感到舒適。在天氣炎熱時,衣服可以使人不要曬傷。在氣候寒冷時,衣服隔熱的功能就格外的重要。若在室內時,衣服的保暖效果就比較不重要了,例如一般若在室內,人們就會將外套、帽子及手套等衣物脫下,特別是在休息或是睡眠的時候。服裝也和地區及氣候有關,像在較熱的地區或是天氣較熱時,就會穿着較通風、涼爽的衣服。
衣服也有社會及文化上的功能,例如表現個人特色、職業、性別及社會地位。許多文化中,服裝的標準反映了有關端莊、宗教、性別及社會地位等。服裝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味及個人風格。
衣服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材料組成。衣服材質可以是皮革、皮草到天然或合成的纖維。不過不是所有蓋在身上的物品都稱為服裝。如果是攜帶而非穿戴在身上的物品(比如皮包、拐杖和雨傘),通常應該算是配件而非服裝。至於珠寶和太陽眼鏡,雖然在普通口語中會說「穿戴」而非「攜帶」,但是它們通常也被視為是配件。
人類也會用化妝品、香水與其他飾品來裝飾自己的身體;會將自己的頭髮、鬍子與體毛進行修剪、染色與改變,有時候也會動到皮膚(刺青、疤痕與穿洞)。所有這些裝飾都會影響到整體的服裝造型感,但是卻不會成為服裝的一部分。
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特製的衣服可以保護人體,人類也因此發明許多不同環境下的衣物,例如宇航服、護具、潛水裝[1]、泳裝、養蜂人裝、高能見度服裝及其他保護用服裝。
便裝
服裝、配件與飾品傳達的社會訊息則包含了社會地位、職業、道德與宗教關係、婚姻狀態、等等。人類必須知道這些符碼以辨認出傳遞出來的訊息。如果不同的團體對於同一件服裝或裝飾解讀出不同的涵義,那麼穿衣者可能會激發出一些自己所沒有預期到的反應[2]。
視頻
服裝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潛水裝備詳解,教你如何從潛水小白通向海底世界!,搜狐,2018-05-07
- ↑ 服裝配飾的應用及其發展前景決,道客巴巴,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