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喀琅施塔得的圣伊望

喀琅施塔得的圣伊望(俄语:Їоаннъ Кронштадтскїй; 1829年10月31日[儒略历10月19日]– 1909年1月2日[儒略历1908年12月20日]) 是一位俄罗斯正教会大司祭,神圣宗教会议成员。他以其大型忏悔圣事、奇迹以及慈善行迹著称。也以其保皇、沙文主义、反犹主义和反共主义的观点而闻名。他是一位东正教圣人,人称“正义者”。

复活节是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1],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根据公元325年尼西亚公会议规定,复活节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2]

目录

简介

伊望出生时的名字是伊凡·伊里奇·塞尔吉耶夫(俄语:Иванъ Ильичъ Сергіевъ)。他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北部皮涅加区的苏拉村,此地濒临白海。他的家庭世代都是教会工作者,其父亲是当地教堂的读经人。关于其早年的稀少记录大多都来自伊望后来的回忆。在他的自传中,他回忆自己的父母将它送到教区学校学习,但他觉得课程十分困难。于是,伊望热忱地祈祷并得到了启发。此后,他不管在学校还是神学院,成绩都名列前茅,最终得以进入圣彼得堡神学院学习。

自1855年起,他便在距离圣彼得堡不远的俄海军基地城市喀琅施塔得的圣安德烈大教堂担任司祭。通过与这座教堂大司祭的26岁女儿联姻,他获得了这份职位。本杰明·费岑科夫主教的著作中提到,在伊望成婚之后,他出人意料地禁绝了与其妻子的房事,即使妻子将此事上诉至教会,也只是无用功。两夫妇的侄女住在他们的家中,伊望便将她抚养长大。当时年轻的伊望走在街上也时常祈祷并划十字于胸前。他尝试尽量每天都举行事奉圣礼,在圣礼中,他的言行具有十分的表现力,与日常仪轨相背。圣伊望将频繁的忏悔引入教会,而当时的习俗是每年一到两次忏悔就够了。他还将会众参与圣事的条件放宽,比如他允许月经期间的女性参加圣事,而这一般是遭禁止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以正面的眼光去看待伊望的改革,尤其是教会权威。他的传记作者纳迪斯达·基赞科注意到伊望行事的一些侧面与新教徒以及鞭打派等教会派别的行事类似。他那与众不同的风格吸引了许多年轻神甫并给予了他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望的身边聚集起了一群忠实的追随者。他们只愿意从伊望那里得到赦免并领取圣体。几乎所有这些追随者都是女性。一些追随者成立了“伊望派”组织。该组织的领头人是伊望的教女马特廖娜·伊万诺夫娜·季赛列娃。伊望派的成员们认为世界即将迎来末日,有可能就在革命发生之后,而他们只能在伊望神父这里敬拜上帝才能得到救赎。一些人认为伊望就是以利亚先知,又有人认为他是耶稣基督或者安息日的上帝。伊望派开始散步伊望所施行的奇迹并贩卖那些与他相关的物件和伊望自己祝圣的圣水。

伊望建立了一个特别救助机构,于1882年在喀琅施塔得奠基。该机构有自己的教堂、一座男女生共同的小学、一座孤儿院、一座欢迎任何人的医院、一栋公寓、一座免费公共图书馆以及每年可容纳4万人的流民收容所、一系列为贫民提供收入来源的工坊、一间廉价的餐厅,节庆日时可以提供约800份免费晚餐,还有一间为旅行者提供住宿的客栈。

到1890年代早期,伊望已声名广布。每天从全俄罗斯各地来寻求他的人以数千计。他举行的大型忏悔圣事中常有数千人一同流下忏悔己罪的泪水,他们会进入一种歇斯底里、涕泪龙钟的状态。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因肾病疾笃大渐时在克里米亚的里瓦几亚宫召见伊望神父。伊望称,他复活了皇帝,但未能通过自己的祈祷治愈他。

伊望的知名度在1883年他于报刊《新时报》上发布一封公开信后变得更高了。公开信的发布也是伊望与教会权威之间关系的转折点。在他的公开信中,16人讲述了自己的疾病因着伊望神父的祈祷而痊愈,他们发誓:“从今以后将依靠上帝的真理生活并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堂圣事。” 在世俗报刊上登载这样的一封信件已然触犯了宗教审查员必须预先准许发布的规矩。教会高层感知到了伊望对教会事务的干涉及对上下秩序的不羁。教会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位忽然自称在世显大能者且有治愈能力的人(只有圣髑被认为有该能力)。教会最高机构至圣主教公会讨论了相关事宜,但高层人物们不知所措,伊望的直接上级,伊西多尔都主教则尤为不满。然而,在1894年皇帝在临终前召见伊望之后,高层已对他束手无策了,尽管伊望在沙皇那里也没能施展人们所预期的奇迹。

即使在他还在世期间,伊望也因着他作为一名强有力的祈祷者、医治者和先知者的名声而受到了广泛的敬拜。伊望派甚至声称伊望本人也是一方神明,一位同时容纳了圣父、圣子、圣灵至圣圣三的人。

1907年秋,伊望被尼古拉二世册命为神圣宗教会议成员。但由于病重,他没能参与任何主教公会的会议。

视频

喀琅施塔得的圣伊望 相关视频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
俄国人把东正教传入中国 异国建筑修在了“龙脉”之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