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四合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典型四合院模型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1],是一种合院中国传统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 [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2]。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故古人有诗云: “庭院深深深几许”。 [3]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在现代,随著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四合院也面临著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一些四合院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有一些被拆除。

历史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四合院的出现。 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4]

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更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 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 [5]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链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 [6] 晚唐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 [7]

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 [8] 1970年代初,北京后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遗址,可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 [9]后经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院,而改革开放后随著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如1998年拆除康有为粤东新馆,2000年拆除赵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与此同时,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

在古代,四合院基本上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那时两进四合院以及更大的四合院通常是官宦和士绅的住所。而到了现代,一方面上下水、暖气等卫生设施没有进入四合院,沦为大杂院的四合院也未继续改进以适应汽车空调等设备的需要,另一方面,像四世同堂那样的大家庭也比较少见,有钱的人家通常愿意在交通方便的郊外购置别墅,而不是生活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 ]。因此作为民居的四合院是否还存在价值,也是近代以来,一个争论的问题。

随著老城区保护的开展,对原有四合院进行了改造,例如1990年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对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的危改项目,在保留院落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有四合院的平房改为楼房,增加了厨房、卫生间等设施。该改造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北京南池子危改中,也将部分四合院房屋改成两层,并修建了地下车库。2006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作为对四合院保护、修缮、翻建、改建的参考依据。

总体格局

三进院落的平面图

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可以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宽的带跨院的。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间到40间。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从制式上来说,许多王府寺庙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进院,进了街门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轴线贯穿,房屋都是单层,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其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故称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两进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做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为垂花门,一些相对朴素的住宅则用月亮门,后院由东西厢房、正房、[[廊|游廊] ]组成。也有的两进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没有垂花门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专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进院是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 ],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在整个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

四、五进院的组合方式较多,通常为“前堂后寝”式。第一进院与三进院相同,第二进院是对外使用的厅房和东西厢房,之后再设一道垂花门,在厅房和这道垂花门之间形成第三进院,垂花门之后为正房和厢房所在的第四进院,是主院。如果后面还有后罩房,就构成了第五进院。还有的在倒座房北侧再建一排南房,而组成四进或五进院的。

北京四合院最大的进深为两个胡同之间的距离,约77米左右,一些比较奢华的院落甚至还有花园和假山。规格高一些的四合院还设有厕所,这些内设的厕所一般都被安排到西南角,按风水的说法,西南为“五鬼之地”,建厕所可以用秽物将白虎镇住,从实用的角度看,厕所建在西南方适应了西北-东南风向,可防臭味在院内扩散,但大多数居民如厕大多在胡同里的“官厕”即现在说的公共厕所。

参考文献

  1. 老北京人称四合院为四合房。见宫阙依旧在今夕是何年中华建筑报》2006年5月18日。
  2. 顾军. 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类型和文化象征. 《文史知识》. [2012-11-28]. 
  3. 欧阳修,《蝶恋花》。
  4. 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陕西旅游资料网2004年11月4日。
  5. 高巍,《漫话北京城》2003年5月第1版,第170,171页。
  6. 高巍等,《四合院》,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3页。 ISBN 7-5077-1827-1
  7. 中国古建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 |date=2013-04-26 }}。
  8. 老北京四合院的历史文化 北青网,2005年11月1日。
  9. 高巍等,《四合院》,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3-4页。 ISBN 7-5077-1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