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图佳铁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图佳铁路吉林省图们市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全长580.2千米,由牡图铁路、牡佳铁路两部分组成。是连接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的铁路通道,沿线重要市县有图们市、汪清县、宁安市、牡丹江、林口县、勃利县、桦南县、佳木斯市等。目前分属沈阳局集团和哈尔滨局集团管辖。

历史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为了外运东三省东部的煤炭[1]、木材等资源下海运往日本本土,需要建筑从佳木斯经牡丹江、图们到朝鲜(当时已被日本占领)的罗津、清津等港口的铁路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图佳线分三段建成。

第一段是牡图线(图们到牡丹江)。1932年3月选线,10月勘测完毕。1933年6月“满洲国铁路株式会社”动工修筑。1933年7月20 日,开始修建穿越吉黑两省省界老爷岭的长1900米的北老松岭隧道,1934年11月15日隧道竣工。从1933年10月16日至1934年12月10日完成牡图线铺轨。1935年7月1日正式营业。

第二段是牡林线(牡丹江至林口长110千米)。1934年1月测勘完成。1934年3月分4个区段开工。1934年12月21日开始由牡丹江向林口铺轨,1935年4月16日铺通。1935年7月10日试运营。1936年7 月1日正式运营。

第三段是林佳线(林口至佳木斯)。林口至勃利段于1934年10月勘测完毕。1935年5月开始施工。1935年10月1日由林口站向佳木斯铺设钢轨,1935年12月中旬铺至勃利站。勃利至佳木斯段1935年2月勘测完毕,1936年12月10日钢轨铺至佳木斯。至此图佳线全线铺通。1937 年1月15日林佳线试运营业。1937年7月1日林佳线正式运营。

1941年,建成图们至新兴站间30公里复线。

图佳线全线通车后,日本当局把东北东部地区的资源,如当地的大豆、鹤岗煤炭、沿线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的木材[2],经图门出境运往日本本土。同时,日本向图佳线沿途的千振(现在的桦南镇)、弥荣(现在的孟家岗镇)等地移民。围绕着图佳线的建设与运营,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满当局展开了持续的激烈战斗冲突。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军运列车大量增加,商运列车相对减少。

1958年,牡丹江铁路管理局在牡丹江至林口区段开始复线扩建,1962年因国家压缩基本建设而停建下马。1982年,国家把牡林区段复线建设及配套改造纳入计划,以增大鸡西、七台河煤炭外运能力。1985年5月,哈尔滨铁路局开始牡林线复线建设。1992年牡林线复线建成运营。

技术

图佳线四次上跨牡丹江——分别是宁安铁路大桥、温春铁路大桥、海浪铁路大桥、桦林铁路大桥。均为钢筋混凝土墩台上承钢板梁桥,孔长20米。

视频

图佳铁路 相关视频

《我和我的祖国》中铁上海工程局牡佳铁路
牡佳高铁宣传片

参考文献

  1. 煤炭行业趋势,搜狐,2020-11-20
  2. 世界上最硬的10种木材 ,搜狐,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