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质力学概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质力学概论》,中国地质力学专著。李四光著。196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印发,197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四光生前拟编的地质力学方法与实践丛书的首篇,共4章,约17万字。第1章简述了有关地质构造的若干传统概念。第2章阐述了地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3章指出了地质力学存在的问题。第4章探讨了地壳运动的起源问题。本书着重论述了地质力学工作的7项内容和步骤: 1.鉴定每一种构造形迹或构造单元 (结构要素)的力学性质 (压性、张性、扭性、压性兼扭性、张性兼扭性)。2. 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按照序次查明同一断裂面力学性质可能转变的过程。3.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和它们的范围。4.划分巨型构造带,鉴定构造型式,明确将构造体系划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和扭动构造体系三大类型,总结出多种扭动构造型式: 多字型、山字型、入字型、棋盘格式构造和旋卷构造等。5.分析联合和复合构造体系,将复合现象分为归并、交接 (重接、斜接、反接、截接)、包容、重叠4类。6. 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和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中应力活动方式。7. 模拟实验,用各种材料实验再现所研究的构造体系的总体图象、构造形迹发育特征和外力作用方式、方向。

本书在上述基础上指出了地质力学今后工作的8个主要方向: 构造运动时期的鉴定,厘定古构造型式,研究各级构造型式对大矿化带和矿田的控制作用,探讨构造型式所涉及的地壳的深度,查明各种结构面或构造面显示力学含义的特点,确定各别褶皱形式的决定因素,研究岩石的弹性、塑性能的统一性和松弛现象,以及探测在岩层中不显示构造迹象的应力作用和现时尚在活动的应力分配情况。上述8个方面也是当时地质力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强调,地质力学要求在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它自己的工作方法,其目的不仅在于描述现象、发现问题,而且还要力求从力学的观点来解决有关地质构造的各种问题。

本书将形成上述多种多样构造体系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归因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更,并且用封闭体系中旋转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即旋转体的转动角速度(ω)与其绕旋转轴的转动惯量(I)之积为一常数 (C): ωI=C。如果地球由于质量紧缩以致其转动惯量变小,则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就变大,这样,地球的扁度就要增加。加大扁度的最大可能是地球表层向赤道方向推挤。均匀推挤时形成东西向构造体系,不均匀推挤时则形成各种扭动构造体系。表层与深部粘着不牢的部分跟不上地球加快的速度而向西滑动,形成南北向构造体系。这种解释尚需多方面的证据。本书是完整论述地质力学理论的第1本书,是李四光多年研究和工作经验的总结,被公认为中国地质力学的代表性经典著作。李四光晚年着手修改本书,因他的逝世新书未能出版。本书对深入研究地质力学理论和在实践中应用地质力学指明了方向,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李四光 (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1918年获该校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曾先后获英国科学博士、挪威哲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院士等称号。他倡导研究和创立的地质力学已形成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地质力学概论 相关视频

逝者丨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逝世
李四光坚持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却被人说是神经病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