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坚拿道天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坚拿道天桥英语:Canal Road Flyover,俗称鹅颈桥)是香港1号干线[1]的一部分,为一条连接黄泥涌峡天桥北端及红磡海底隧道湾仔出口的行车天桥,车速限制每小时70公里。全线为双线至三线双程分隔道路。广义来说,黄泥涌峡天桥多数被视为坚拿道天桥的自然延伸部分。

历史

1970年代,为配合红磡海底隧道[2]通车,香港政府于已被覆盖的鹅颈涧上方兴建行车天桥,由摩理臣山道起跨越轩尼诗道及告士打道,连接红隧湾仔出口。天桥于1972年3月29日落成,稍早于红隧的通车日期。其后为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车,坚拿道天桥沿摩理臣山道及黄泥涌道于1976年动工延长至香港仔隧道跑马地出口,是为黄泥涌峡天桥。由于此天桥是由跑马地或港岛南区(黄竹坑、香港仔、鸭脷洲)连接红隧、湾仔北、中环、东隧或北角的必经之路,同时又能直达铜锣湾最大型商场——时代广场,每当繁忙时间或假日,此天桥的交通会非常挤塞。

最初的坚拿道天桥是两条平行但分开的桥面,两边均为单线车道;后来为应付日渐繁忙的交通,坚拿道天桥被扩建,连接中间分开的地方以增加共两条行车线,成为现有模样。虽然扩建后挤塞情况曾有改善,但是情况其后再度恶化,北行方向前往红隧、东隧或港岛铜锣湾、北角之车辆会倒塞至香港仔隧道,并导致该隧道要在繁忙时间实施间遏性封闭,而南行方向前往南区或时代广场的车辆会在桥面交汇及互相切线,令天桥慢流切线情况严重。2010年元旦起,桥上架设电脑警告牌提醒驾驶者改经轩尼诗道和高士威道转兴发街或民康街往东九龙,以减轻挤塞。

现时这条行车天桥常被称为鹅颈桥(实际上鹅颈桥是指位于坚拿道天桥桥底横跨鹅颈涧的一段轩尼诗道),行车天桥桥底经常有人打小人,尤其是在惊蛰的时候就更常见,成为香港文化的一个特色。

视频

坚拿道天桥 相关视频

香港“大动脉”红磡海底隧道恢复通车

参考文献

  1. 香港1号干线,查字典地理网
  2. 红磡海底隧道,CBI建筑网,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