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外国史学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外国史学史》,王晴佳,李隆国 著,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新书约1000种,重印书2700余种次,出版物已覆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1]和工程技术各领域。现有产品中,大中专教材占35%,学术图书占45%,一般图书占20%。在文史哲、法学、经济管理、学术普及、汉语教学等出版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2]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史学史的课程教材。主编张芝联教授在西方史学史领域素有研究,曾邀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外校教师一起筹划编写“西方史学史”教材,已有部分书稿完成。今由北大历史系长江学者王晴佳教授参加编写,补充并整理并完成全书。本书将会是一部高水平的教材,系统叙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史学传统。相对于已有的同类教材来说,讨论更为深入全面。力图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将内容扩展到中国之外的西方以外的地区,突破中西比较的二元对立思维,引导中国学者扩展视野,以更新的视角考察历史和历史学的变化。

作者介绍

王晴佳,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英国《中国的历史学》主编,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2005-15年间兼秘书长)。

李隆国,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欧中古史、西欧中世纪史。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西亚北非的历史写作/

第一节“地中海—阿拉伯海世界”的大史学传统/

第二节古代西亚史学撰述/

第三节古代埃及的史学/

第四节犹太史学/

第二章古典希腊史学/

第一节西方“史学之父”与史学的发生/

第二节历史考据的新机制/

第三节历史之用与色诺芬的教导/

第四节希腊化时期的史学/

第三章罗马史学/

第一节“修辞压力”与罗马早期史学的艰难成长/

第二节共和国的没落与罗马的衰亡/

第三节罗马的扩张与世界史的繁盛/

第四节罗马帝国与帝王史学/

第五节基督教史学的兴起/

第四章中古史学的形成/

第一节希腊语史学/

第二节拉丁欧洲的史学/

第三节阿拉伯文史学的兴盛/

第五章中古史学的流变/

第一节拜占庭、东欧史学/

第二节伊斯兰史学/

第三节俗史与圣史竞逐下的中欧、西欧史学/

第六章史学近代化的初始/

第一节“走下神坛”的史学/

第二节历史与政治/

第三节历史是什么?/

第四节宗教改革与修史热潮/

第五节民族史的雏形/

第七章近代史学的建立/

第一节博古学与历史学/

第二节传统史学的终结/

第三节历史哲学的兴起/

第四节吉本与启蒙史学/

外国史学史目录第八章民族史学与科学史学/

第一节民族国家与民族史学/

第二节科学史学的兴起/

第三节发现历史规律/

第四节学派的传承与演变/

第九章历史主义的危机/

第一节德国的“方法论”论争/

第二节美国的“新史学”/

第三节战争与革命/

第四节扬弃历史主义/

第十章近代史学走向全球/

第一节中东伊斯兰史学的传统与更新/

第二节塑造印度的民族史/

第三节东亚史学的革新/

第四节拉美和非洲史学/

第十一章年鉴学派及其影响/

第一节斯特拉斯堡大学与“年鉴精神”的孕育/

第二节布罗代尔与年鉴学派的划时代成就/

第三节从计量史学到(新)文化史/

第十二章自下而上的历史/

第一节从结构史到叙述史/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与新社会史/

第三节从社会科学史到日常生活史/

第四节心态史和微观史/

第十三章后现代、后殖民主义与现代史学/

第一节海登·怀特的“革命”/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批评浪潮/

第三节《东方学》与后殖民主义批评/

第四节下层研究、大写历史和小写历史/

第十四章当代史学的走向/

第一节后现代观念的深化和内化/

第二节从理性到感性:情感史的研究/

第三节“新史学”的扩展:新文化史和历史记忆/

第四节走向“大历史”:全球史和环境史/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参考文献

  1.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
  2. 规模现状,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