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桥大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桥大楼,原名大桥公寓,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85号。1935年初建,由仁昌营造厂承建,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大楼整体为现代派风格,局部采用装饰艺术修饰。大楼原为日本宪兵司令部、淞沪警备司令部和中国银行等机构使用[1]。2005年入选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简史

1935年以前,大楼所在的四川北路崇明路一带为老式石库门里弄清云里。1935年,在今址兴建起高7层的现代派公寓大楼,后因其正门朝向四川北路南端的四川路桥,所以通称为大桥公寓。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公共租界北区,随即将该处改作驻沪日军宪兵司令部的本部,并于底层添设留置场,用于管押政治犯。除关押中国人外,包括英、美、俄等外国侨民,乃至有所谓“危险思想”的日本人均拘留于此。太平洋战争后,日军扩大此处的关押规模,并将牢房门口改用碗口粗的圆木做为木栅门。到1942年,平均每间关押人数达三四十人。例如鲁迅夫人许广平、美国记者约翰·本杰明·鲍威尔等均于此处羁押过。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大楼为淞沪警备司令部接收作为稽查处的办公场所使用。1947年,大楼由军方出售予中国银行,并改建为银行员工宿舍。次年起,银行员工逐步搬入其中。2005年10月,大楼入选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13年起,虹口区人民政府开始对大楼进行保护性修缮[2]

建筑

大桥大楼整体采用钢筋水泥的结构,总高七层,共设置有123组套房,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6万平米。大楼东西向呈“L”型,南侧多为二居室的套间,东侧则为三居室的套房,每个套房均配备有煤气、暖气和卫浴设备。大楼中部为停车场。目前大楼南部西侧为崇明路小学使用,中央停车场改建为学校操场。此外,大楼配备有深井泵和两部电梯。大楼的建筑风格为现代派,而局部例如扶手和大厅地砖上采用装饰艺术风格,里侧和外侧的东南转角均采用圆角处理。

视频

大桥大楼 相关视频

久事大桥公寓-T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