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体测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体测量L2点的示意图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天体测量学或测天学(Astrometry)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测量恒星的位置和其他会运动天体的距离和动态。他是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子科目,后来发展出以定性研究为主体的位置天文学。天体测量学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喜帕恰斯[1](Hipparchus),他编辑了第一本的星表,列出了肉眼可见的恒星并发明了到今天仍沿用的视星等的尺标。现代的天体测量学建立在白塞耳的基本星表上,这是以布拉德雷在公元1750至1762年间的测量为基础,提供了3,222颗恒星的平均位置。

除了提供天文学家基本的参考座标系作为她们在天文观测报告之用外,天体测量学也是天体力学、恒星动力学和星系天文学等学门的基础。在观测天文学中,天文测量的技术协助鉴别出各种天体独特的运动。他的设备也用于守时(keeping time),因为协调世界时(UTC)是在确切观测地球自转的基础上,以闰秒的调整与原子时间取得协调与一致。天体测量学也与极端复杂的宇宙距离尺度有所关联,因为他用于建立视差以估计银河系内恒星的距离。

发展历史

古时候人们为了辨别方向、确定时间,创造出日晷和圭表来。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测定星星的方位和运动,又设计制造了许多天体测量的仪器。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将星空划分成许多不同的星座,并编制了星表。通过对天体的测量和研究形成了早期的天文学。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体系学说,从只是单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发展成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

天体测量学的进展

  • 日晷曾有效的测量时间。
    • 中国最古老的河南登封观星台[2]是大型的圭表,在没有钟表和日历的时代,以日影的长短来订四时。
  • 星盘被发明用来测量天体的高度角。
  • 天体测量的应用导致球面几何学的发展。
  • 第谷小心的测量行星运动,导致刻卜勒推论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哥白尼原理。
  • 六分仪戏剧化的被用于测量天体间的角度。
  • 布拉德雷以精确的中星仪测量出年周光行差,证明了地球绕日公转。
  • 电子耦合放大器(CCD)的发展,并且在1980年代被天文学家所接受,改进了专业天文学家在观测工作上的精确度。
  • 发展出低价位的电子耦合放大器与应用软件,并且大规模的应用在望远镜上,使得业余天文学家也能够观察和发现小行星。
  • 从1983至1993年,欧洲空间局依巴谷卫星(Hipparcos)进行的天体位置测量,编制了精确至20-30微角秒,超过百万颗恒星的位置表。

天文测量

天文测量是量度恒星和行星运动的科学。在1990年代,天文测量被用于检测轨道绕着个别地外太阳系的气体巨星。经由观察恒星摆动和计算造成这种摆动所需的的重力,然后可以推算造成这种影响的行星的质量

视频

天体测量学 相关视频

天文学家如何测量星体之间的距离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