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天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智天皇 |
---|
|
天智天皇(てんじてんのう;626年-672年1月7日),日本第38代天皇(668年正月初三至671年十二月初三在位)。父舒明天皇,母皇极天皇(重祚为齐明天皇)。讳葛城皇子(かづらきのおうじ),又称中大兄皇子(なかのおおえのおうじ)。[1]
生平
中大兄皇子生于626年(推古天皇三十四年)。645年,与轻皇子、中臣镰足策动乙巳之变,讨平苏我氏。继而以孝德、齐明两天皇之皇太子身份(孝德为其堂兄、舅舅,齐明为其生母),从事对大化革新各项政策的拟定和实行。
其间,依百济之请,派援军支援朝鲜,但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于唐朝与新罗的联军。660年,齐明天皇死后,从事内政的整顿,迁都于近江滋贺的大津京(今滋贺县大津市)。662年奉皇令与中臣镰足制订《近江令》。668年即位。669年10月15日,派东宫皇太弟大海人皇子至内大臣中臣镰足府,赐姓藤原,次日藤原镰足卒。670年2月制成《庚午年籍》,是为日本最早的全国性户籍。陵墓在京都名山科陵。
中大兄取得政权的过程得到其弟大海人的帮助甚大,也因此封大海人皇子为皇太弟,但即位天皇之后仍难以避免政权斗争与猜忌,与大海人皇子逐渐疏远。
日本国诞生
660年唐朝军队渡海与新罗军队联合灭了百济王国后,天智天皇为了倭国国家安全,派出倭国救援军队与被灭国的百济在663年白村江之战败给唐帝国军队后,此时倭国与唐朝帝国为敌。
天智天皇解散原本倭国与日本岛内诸国联盟重新建立覆盖现今日本列岛的统一国家,将倭国首都迁移到“大津”,制定成文法典“近江律令”其中规定倭王对外称号为“明神御宇日本天皇”,此为国号“日本”与“天皇”的明文起源,668年天智天皇于首都大津既位天皇,在唐帝国灭了高句丽王国后,天智天皇为了求和派遣唐使到中国祝贺唐高宗皇帝,670年末,天智天皇派遣到新罗国的使者告知倭国国号改为日本国,此为日本国由来。[2]
作品
天智天皇在万叶集中留下了四首和歌,其中一首被收纳在百人一首的第一首:
“秋の田の かりほの庵の苫をあらみ わが衣手は露にぬれつつ”
汉译:秋日田野间,庵屋初搭就。覆盖草席疏,冷露湿衫袖。
家谱
曾祖:敏达天皇
祖父:押坂彦人大兄皇子
父亲:舒明天皇
母亲:皇极天皇
异母兄:古人大兄皇子
同母弟:天武天皇
皇后及侄女:倭姬王(古人大兄皇子之女)
嫔:苏我远智娘(苏我石川麻吕之女)
嫔:苏我侄娘(苏我石川麻吕之女)
嫔:苏我常陆娘(苏我赤兄之女)
嫔:阿倍橘娘(阿倍仓梯麻吕之女)
夫人:道君伊罗都卖
采女:宅子娘(伊贺国造之女)
宫人:忍海造色夫古娘(忍海造小龙之女女)
宫人:栗隈首黑媛娘(栗隈首德万之女)
女:大田皇女(苏我远智娘之女、嫁叔父天武天皇为妃、大津皇子和大来皇女之母)
女:持统天皇(苏我远智娘之女、嫁叔父天武天皇为皇后、草壁皇子之母) - 天武天皇后
子:建皇子(苏我远智娘之子)
女:御名部皇女(苏我侄娘之女、嫁堂兄弟高市皇子为妃、长屋王之母)
女:元明天皇(苏我侄娘之女、嫁侄子草壁皇子为妃、文武天皇和元正天皇之母)
女:山边皇女(苏我常陆娘之女、嫁侄子大津皇子为妃)
女:新田部皇女(阿倍橘娘之女、嫁叔父天武天皇为妃、舍人亲王之母)
子:志贵皇子(道君伊罗都卖之子、光仁天皇之父)
子:弘文天皇(宅子娘之子)
子:川岛皇子(忍海造色夫古娘之子、澹海氏和春原氏之祖) -
女:大江皇女(忍海造色夫古娘之女、嫁叔父天武天皇为妃、长皇子和弓削皇子之母)
女:泉皇女(忍海造色夫古娘之女、伊势斋宫)
女:水主皇女(栗隈首黑媛娘之女)
影片
参考文献
- ↑ 天治天皇,kotobank
- ↑ 冈田英弘,译者:陈心慧. 日本史的诞生:东亚视野下的日本建国史,原文名称:日本史の诞生: 千三百年前の外圧が日本を作った. 八旗文化. 2016-10-05 [2019-02-25]. ISBN 9789869356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