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精装版)原图链接来自 百度 的图片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道教经典。在《云笈七签》卷十七,有《太上老君清静心经》,此书并见《道藏》太清部,经文约600余字,其经内容和流传的清静经(390余字)基本相同。为《清静经》注解本。

目录

正文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天下贵之。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而不能者,心未澄,欲未遣故也。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莫得,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既无其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寂无其寂;无寂寂无,俱了无矣,欲安能生?欲既不生,心自静矣。心既自静,神既无扰。神即无扰,常清静矣。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真道会,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既无所得,强名为得。为化众生,开方便道。

老君曰: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为得。故言实无所得。

老君曰:道不能得者,为见有心。既见有心,则见有身。既见其身,则见万物。既见万物,则生贪着。既生贪着,则生烦恼。既生烦恼,则生妄想。妄想既生,触情迷惑,便归浊海,流浪生死,受地狱苦,永与道隔。人常清静,则自得道。于是而说偈曰:

天尊妙用常眼前,举体动心皆自然。

息个动心看动处,动处分明无际边。

边际由来本性空,非观心照得虚空。

自悟因缘无自性,翛然直入紫微宫。

宫中宫外光且明,万法圆中一道平。

清心清镜皎无碍,无碍无心心自在。

平等道平无有异,天堂地狱谁安置?

神既内寂不亏盈,善恶若空何处生?

只为凡夫生异见,强于地上起纵横。

纵横遮莫千般苦,一一谛观无宰主。

谛观无主本无宗,只个因缘即会中。

中间虽会常无会,放会无为任物通。

若时有人知是经意,行住坐卧,若能志心念诵,深心受持,则能灭除无量一切宿障诸恶,冤家皆得和合,无受苦报。邪魔外道,道能降伏。告诸众生,欲度厄难,各已清净,信受奉行[1]

对比

(1)“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经》作“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2)“清静为本,浊动为末”二句,《清静经》无。

(3)“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清静经》作“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4)“人能清静,天下贵之”,《清静经》作“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5)“三者莫得”,《清静经》作“三者既悟”。

(6)“观空亦空……湛然常寂”,《清静经》作“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7)“寂无其寂……欲安能生”,《清静经》作“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8)“欲既不生……常清静矣”,《清静经》作“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9)“即常清静……名为得道”,《清静经》作“如此清静,惭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10)“强名为得,为化众生,开方便道”,《清静经》作“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11)以下“老君曰”二段,《清静经》作“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常清静矣”一段,文多不同。

(12)“於是而说偈曰”以下,《清静经》无其文。

成书考

学术界对 《清静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仍存有争议,归结起来约有成书于唐代说,以南怀瑾与受佛教影响的全真教高功高道为代表,此说影响较大;成书于唐玄宗以前说和成书于六朝说,观点众多。对这部重要道经而言,厘清其成书时间,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那么 《清静经》到底成书于何时 呢?经考证后认 为,《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后文即对之详述。

《清静经》的版本与流传

为厘清 《清静经》的成书问题,笔者先将所见资料中有关 《清静经》版本及流传之材料,约略归述于下:

( 一) 《清静经》白文本及各家注本。 (1 )

《清静经》白文本,见 《道藏》洞神部本文类。(2 )杜光庭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为 《道藏》所收 《清静经》最早注本,见洞神部玉诀类。(3 )张君房 《云笈七籖》卷1 7 ,收有 《老君清净心经》 ,见 《道藏》太玄部;此外, 《道藏》太清部也收有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 (4 )宋代王阶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见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外, 《藏外道书》第9册,第3 2 2-3 2 5页收有王阶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去注存图本。(5 )金世宗时人侯善渊 ①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② ,见《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6 )金代刘通微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见 《道藏》洞神部赞颂类。(7 )元代李道纯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见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又见于 《道藏辑要》尾集一。(8 )元代无名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见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9 )原题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成书于元代 ③ ,见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藏》洞神部玉诀类还收有 《清静经注》1卷,含 《大道渊源老氏圣纪》及图像数篇, 《中华道藏》中丁培仁先生点校本认为其属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本,而 《道藏》误题为 《清静经注》④ 。(1 0 )八洞仙祖合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 ,见 《道藏辑要》尾集一。(1 1 )彭好古刊《道言内外秘诀全书》所收 《清静经》 ,见 《藏外道书》第6册,第2 3页。(1 2 )水精子 《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 ,见 《藏外道书》第 3 册,第7 1 5-7 4 4页。(1 3 )汶水居士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元旨》 ,见 《藏外道书》第 3 册,第7 4 5-7 6 6 页。

( 二) 《清静经》在唐代的注解与流传。据《道藏》所收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之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经后元代王大叙题识谓:“ 大叙尝获紫清白真人分章证误,司马子微解注之本,言 言 造 微,句 句 明 理,实 乃 修 真 之 指归……句曲山人王大叙谨识。 ”⑤ 司马子微即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武则天曾召其至京都,历经睿宗、玄宗朝,至7 3 5年告化,时8 9岁 ⑥ 。又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3 3载:“ 李思慕,成纪人。与东楚董练师、白先生结烟霞之友。周游三湘名山,后访南岳五峰。虽师范不同,而各有指归。白既于石鼓上升,思慕入京师,高力士嫉吴筠而进之于明皇。答问称旨,后乞归山,上厚赐饯行。注 《清静经》 ,行于世。后玄化于紫盖峰。惟董混迹于衡阳后洞,常以咒术治人病苦。有酬之者,惟酒一醉为妙。于是无醒时,醉卧衢路或溪谷,遇雨而衣不濡,凌严霜而皓如也。数年,巡门告人曰:各好将息。人皆讶之,亦于洞后尸解,如蝉蜕也。唐杜甫有忆昔行诗,末句云:更访衡阳董练师,南游早鼓潇湘柂。 ” ⑦此外还有杜光庭注本,于是可知, 《清 静 经》在唐代流传颇广。

( 三)《清静经》在宋元的流传。《金石萃编》卷 1 2 5 载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常清静等经碑》作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南宋绍兴改定《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 《清净心经》 1卷。南宋郑樵 《通志略》艺文略第五,道家第二,载录其所见 《清静经》注本有董朝奇注、吴中起注、周申注、孙膺注、刘本注,另有别解 1卷。南宋黄震 《黄氏日抄》卷5 8云:“ 后世有伪为道书者,曰常清净经;有伪为佛书者,曰般若经。千变万化,皆不出反常一语。初非异事乃雷同语耳。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炼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炼,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盖异端之士掇拾异说,而本无所定。见者岂此其所以为阴符欤?然则人生安用此书为也。唐永徽五年尝敕禇遂良写一百二十卷,不知果然否?近世大儒亦加品题则事之不可晓者。 ”从以上所列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清静经》已经在唐代流传颇广,据司马承祯曾注 《清静经》之说,那么极有可能在武则天朝就有 《清静经》流传。其次,宋代以后《清静经》流传不绝,显示其较大的影响力。

萧登福先生认为,从内容来看,所谓 《心经》者,通常是指该经之精华而言,如佛教的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 《般若经》之精华,道教之《高上玉皇心印经》是内丹修炼之精华,同理《清净心经》也应是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的精华;既取其精华,所以 《心经》通常较原经为短,然 《清净心经》反而较 《清静经》文字为多,不是取其精华,而是在阐释 《清静经》的道理,所以 《 清净心经》应该是撰成在 《清静经》之后,用以解释 《清静经》者。在学者们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持 《清静经》较 《[清净心经》早出的看法,主要理由有二。其一, 《清净心经》纠正了 《清静经》的某些错谬。我们可就两经中相关经文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问题。 《清静经》云:“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这一表述将动视为静的基础,显然与下文 “ 主静”的意蕴不符,这一表述在无名氏注本、李道纯注本、王元晖注本、王阶注本中皆与之相同。 《清净心经》则谓:“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 ,即纠正了 《清静经》的错误,在侯善渊本、刘通微本中都是如 《清净心经》 “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的表达。这一方面说明《清静经》本较 《清净心经》本流传广,影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 《清净心经》 “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的表述是对 《清静妙》“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的修改,属于较晚的版本。其二,《清净心经》中有不少文句是在注解 《清静经》经文。比如 《清静经》云:“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 《清净心经》则云:“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我们知道,阴阳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概念,《太平经》就有 “ 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 “ 阴阳相得,交而为合,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的说法,这些论述显然指出了男属阳、女属阴的观念。就 《清静经》与 《清净心经》这两段文字相比来看,后者显然更详细,指出清静为本,还从阴静阳动中推出男动女静。因此认为后者是为前一段文字作解,是大有可能的。又如, 《清静经》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 《清净心经》则谓:“ 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真道会,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既无所得,强名为得,为化众生,开放便道。老君曰: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为得,故言实无所得。 ”很明显, 《清净心经》这段话是在 《清静经》表述之上的展开。

三、《清静经》成书年代考证

经上文梳理和分析,基本可以确认 《清静经》是早于 《清净心经》的,在此基础上,我可以进一步考察 《清静经》的成书时间。笔者赞同将 《清静经》看作是六朝时期经典的观点,并通过考证后认为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笔者是从考析 《清静经》本身以及旁证支持这两个方面去考察其成书问题的。

首先,从 《清静经》本身来考察。李大华先生提出从 《清静经》与 《清净心经》的 “ 赞”与“ 偈”确认两经成书早晚的思路对笔者有很大启发。但是笔者在对 《清静经》中 “ 赞”的研读中有不同的理解。“ 赞”中有云:“ 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 炼 形,形 神 俱 妙,与 道 合 真。 ”这 里“ 玉符保神”实际上指出了神真授玉符以保护修道者身神的观念。如 《云笈七籖》卷 9 “ 释太上神虎玉符”就说:“ 《神虎玉符》太真九天父母所出。太真丈人以传东海小童、九天真王,九天真王以传太上道君,太上道君常所宝秘,藏于太陵灵都琼宫玉房之里,卫以巨兽,捍以毒龙,神虎七千备于玉阙也。神虎班其匠,金虎亘其真,智慧标其干,消魔演其源。微旨幽邃,妙趣难详。皆署天魔隐讳,或标百神内名。诵其章,千精骇动;咏其篇,万祅束形。以三天立正之始,传付太微天帝君,使威制六天,斩馘万神,摄山召海,束缚群灵。威魔灭试,回转五星。符在本经。 ”“ 金液炼形”则主要是说服食金液神丹以成仙,如 《云笈七籖》卷4 3云:“ 二老因授青芝金液浆见,与以次存食芝而饮浆,青芝似莲华,浆似美酒耳。饮食都毕已,乃再拜帝君之前,言曰:今日清吉,帝君在庭,赐以神芝,金液玉浆,二老度籍,太一奉章,长生久视,寿命未央。 ”依照笔者对 《清静经》中 “ 赞”的理解,其应该是反映了内丹道教兴起以前以神符保神及服食金液神丹而成仙的观念,并不具备隋唐道教内丹学初兴时的特征。

其次,从旁证加以佐证 《清静经》成书时间。学者们在考证 《清静经》成书时往往忽略了将与之相类似的系列经典— — —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等结合起来考定其成书问题。张君房编撰 《云笈七籖》时将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 《老君清净心经》同收录于 “ 三洞经教部” ,第1 7卷,这并不是随意的编排,而是根据这三部经典的共同旨趣进行的归类。丁培仁先生也指出,《太上老君内观经》基于 “ 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和 “ 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等观点,提出 “ 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的修炼方法,其内观顺序涉及心、身、物三者。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与之有关联,更具体提出 “ 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以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的三观法。 《太上老君内观经》与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 《洞玄灵宝定观经》思想连署,特征相似,当属同时先后的作品,据思想分析,《太上老君内观经》应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之前成书。萧登福先生也认为 《清静经》与 《太上老君内观经》关系密切,但他将《太上老君内观经》视为解释 《清静经》的作品。综合以上说法,我们能够确认的是 《清经》与 《内观经》等经典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察 《清静经》的成书时间时不能仅围绕着 《清静经》本身来做文章,应该参考《内观经》等的成书来作出推断。那么 《内观经》成书于何时呢?笔者留意到,杜光庭在 《清静经注》中引 《内观经》之论,其注 “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时谓:

人能断情,绝贪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不以专志,修于内行,守于绛宫,自内观己心。心者,火也。故引 《内观经》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于火也。上应荧惑,下应心也。心为绛宫者,神也,妙用不测,变化无定,神明依泊,三叶如莲花。又云,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学人可以观之者,心处于形内,不以形观心。既使形观,则为二义。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观主,故不可观也。可使神观心。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观之,自然感应。何以知之?古德云:为使炁神,神之与心,炁之与道,不相远离。故圣人设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矣。

杜光庭引 《内观经》经文以注 《清静经》 ,这说明当时 《内观经》已经影响较广了。此外,我们注意到,杜光庭注解 《清静经》时所引经典大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所出,比如 《黄庭经》 、《西升经》等,皆距杜光庭的时代较远,这就说明有可能 《内观经》也是距其时代较远的作品。此外, 《太上老君内观经》云:“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这一论述与 《上清经秘诀》所录陶弘景 《登真隐诀》佚文相似,即:“ 所论一理者,即是一切众生身中清净道性。道性者,不有不无,真性常在,所以通之为道,道者有而无形,形而有情,变化不测,通于群生,在人之身为神明,所以为心也,所以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生亡则道废,合道则长生也。”

陶弘景生于刘宋孝建三年 (4 5 6 ) ,于梁武帝大同二年 (5 3 6 )卒。此外,这一论述还见于《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即:“ 劝人修道,即以修心;教人修心,自可见道。道不可得见,因心以见;道不可得闻,因心以闻。夫闻见于道,皆因以心;心不可常,用道以守。若非以道守,随心闻见,则是入邪宗,永不解脱,永不闻法。 ”王卡先生认为,《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约成书于南北朝末,因为 《无上秘要》卷 3 7 已经著录此经。《续高僧传》卷 2《释彦琮传》谓北周武帝( 宇文邕)平定北齐之后,自缵道书号 《无上秘要》。北周武帝 (5 6 1 - 5 7 8年在位)于5 7 7年平定北齐。上文中所引各经所论与 《内观经》相似之经文,可能是引自 《内观经》 ,当然也可能是道士造作 《内观经》时从他经所摘录。若属前一种情况,那么 《内观经》的成书就不晚于陶弘景生卒年间,即4 5 6 - 5 3 6年;若属后一种情况,我们结合前文分析,则 《内观经》成书不晚于北周 ( 5 5 7-5 8 1 )末年。综合以上考虑,我们就能够推断 《内观经》成书时间约在 4 5 6-5 8 1 年间。而基于 《内观经》与 《清静经》的密切关系,我们亦可推得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

视频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相关视频

《清静经》第02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作何解释呢
《清静经》第07期,太上老君都有过哪些化身呢

参考文献

  1. 《太上老君清静经》原文及译文 ,个人图书馆,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