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清静经

来自 图片网 的图片

中文名: 清静经

外文名: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语录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又名《清静经》或《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称太上老君西游崑崙山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经仙人转传传授,葛玄笔录而传世[1][2]。学者推断此经出于六朝唐代[3][4]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之题记,当为依託者所题。从内容文字来看,此经似乎深受大乘佛教中观哲学和初唐重玄学的影响[5]

本经篇幅短小不足四百字,教人静心清神、遣欲入静、得性悟道,被道教视为修炼性功的法宝,乃道士日常诵习的功课之一。

目录

题解

太上老君,以老子为原型演变而来的道教神明。道教奉《老子五千文》为至道妙言,敬太上老君为「无上大道」的化身,常分身救世、教化帝王[6]

常,指恆久、经常、常住。《易·繫辞》:「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常清静经》:「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清静,指意境不烦扰,清心寡欲,无为和静,为修炼内丹的基本原则[7]。《清和真人北游语录》:「无为自得,是谓真清静,圣贤与之也」。《真仙直指语录》:「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道书或作清「淨」,与「清静」意略别。《道教义枢》:「慧心明鑑,谓之清;智体无疵,故称淨。《本际经》云:无染无秽,是名清淨」。

内容

简介

《清静经》分上下两章,上章言好清静则得道,下章说勿贪求而沉苦海。

经文中所载述的心法,有三个层次。首先,人必须澄心遣慾以致清静,因此对心、形、物三者,唯见于空。其次,「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进入空有不异、不即不离的中观见地,得到诸法清静、常应常静的「常清静」。最后,降本流末,助化众生,学习「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的无限充实与动力,达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证悟。

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8]。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9],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慾岂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注解

  •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 (金)刘通微,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 (金)侯善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 (元)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 (元)无名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 (元)王元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依白玉蟾分章本)
  • (元)王玠(王道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纂图解注
  • (清)八洞仙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收于道藏辑要)
  • (清)水精子,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
  •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收入《云笈七籤》卷十七,《道藏》太清部)
  • 萧登福,《清静经今注今译》,2004年,九阳道善堂
  • 王卡,《新译道门观心经》,2009年,三民书局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ěr) ,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馀(yú)。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疴(kē)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成书考证

关于此经的成立时代,根据考证应为唐代,因: (一)《清静经》七种注本中,属杜光庭注本为最早,杜光庭是唐末五代人,因此《清静经》应系晚唐以前的作品。

(二)「洞神部 玉诀类 是字号」的无名氏注本,载有太极真人向唐 同昌公主传授五戒、十善、六斋、三会、五腊、五忌之法,并诫其当奉持《清静经》之事。注中亦记唐时灵验故事,以宣扬此经的神应。可见此经在唐时已普遍流传。

由以上两点可知此经成于唐代殆无疑义。另从此经文字用例来看,如三毒、六欲等词汇并不常见于六朝以前的古籍。故应为六朝后的作品而非葛洪所作。疑为后世道流所依托,作者不详。

本经文词用法糅合儒释道三家词语,故作者应是容摄三教思想者。其经文的意义,包含道教的道,佛教的三业、三界说法以及儒家的道德说,但其基本思想仍为老子道的本体论与人生论。

至于此经的成立背景,可大体以唐时的宗教情况概观。唐初李氏崇拜老子,故崇道抑佛;至武后朝,反崇佛弃道。这种反复的情况和六朝时期非常相似,所以佛道并存在唐代,只是一方显明,另一方则灰黯,并非消失。到晚唐时,因政治更加混乱,人民浮奢,遂需要一些教化人心的教材加以规范,宗教于此便发生了净化作用。亦因为佛道并存,所以彼此作品当中皆有对方的思想存在,藉以吸收社会民众的认同,故划分并不很清楚。加以这部经典旨在讲清静、无欲、阴阳等观念,其演变符合唐代社会状况所需,更加深此经为唐朝作品的可信度。

《清静经》全文仅四百多字,去掉经末的题为"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的评语,则不到四百字。但是该经言简意赅,以"清静"为其主要思想,继承并发展了早期道家,包括老庄、列子、《易经》等人或经典的思想,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该经虽然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同时也吸收并借鉴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和名词,尤其是其中"空"的理念,这也成为该经"遣欲观空"的主要思想。该经认为,如果人能达到清 清静的境界或者状态, 可以做到无欲无求, 还能应和万物, 教化众生, 使天地归于大道。朱熹说:“后来道家做《清静经》, 又却偷佛家言语, 全做得不好。佛经所谓‘色即是空’处, 他把色、受、想、行、识五个对一个‘空’字说, 故曰:‘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谓是空也。而《清净经》中偷此句意思, 却说‘无无亦无’, 只偷得他‘色即是空’, 却不曾理会得他‘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之意, 全无道理。”《清静经》更有可能是受到六朝时期前秦鸠摩罗什译本《心经》的影响。《清静经》采用了佛教的六欲、三毒、空、妄心、烦恼妄想、苦海等专有名词。“空”的思想, 很明显来自佛教, 而且其语言结构也和佛经中的语言结构相似。其后的“既入真道, 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等多处语言结构也明显模仿了佛教的语言。 在六朝以前的经典中, 没有“苦海”一词, 而佛教传入中国后, 许多汉译佛经中经常出现这个词语。《常清静经》认为, 众生之所以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道”, 是因为有一颗妄动的心,从而在生死中不断轮回。道家的生死观与此不同, 《庄子》认为未生之前本来没有生命, 不仅没有生命, 连形体也没有, 而且连构成形体的元素都没有, 混杂在恍惚之中, 混沌变化而有元气, 元气变化而有形体, 形体变化而有生命, 生命变化而至死亡。这样的生死变化如同寒来暑往的四季一样, 如果失声痛哭, 那就是不懂天地自然变化之理。

评价

本经为全真道所重视。全真教祖碑称:「重阳子王先生也,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妄幻,独全其真者,神仙也...先生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丘长春的高足尹志平认为:「道人虽未能广学,《阴符》、《道德》、《清静》三经,又岂可不学」[10]

宋代黄震《黄氏日抄》说:「后世有伪为道书者,曰《常清淨经》;有伪为佛书者,曰《般若经》;千变万化,皆不出反常一语,初非异事,乃雷同语耳」。

参见

参考文献

  1. 《灵宝五经提纲》:「仰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盖高上老子西游阆风时,为西王母演说,乃大道心法也。」
  2.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仙人葛仙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关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3. 赖萱萱; 郑长青.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成书略考. 宗教学研究. 2014 [2015-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4. 洪启元等. 参经心悟-──全方位解读《清静经》.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5. 陈家豪. 《太上老君说常清淨妙经》解读及英文译本.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6. 道德天尊. [2016-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7.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 清静. [2015-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4). 
  8. 道藏本以及多数注解本同作:「动者静之基」,清淨心经、侯善渊、刘通微注本则作「静者动之基」
  9. 道藏本作「观空以空」,多数注解本和清淨心经作:「观空亦空」
  10. 《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四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