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夷陵彭氏肇迁始祖彭秀一考(彭定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夷陵彭氏肇迁始祖彭秀一考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夷陵彭氏肇迁始祖彭秀一考》中国当代作家彭定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夷陵彭氏肇迁始祖彭秀一考

一、民国十三年《彭氏族谱》中的彭秀一

彭秀一是夷陵彭氏肇迁始祖,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宜都徐文林石印局出版的《彭氏族谱》中有权威的记载。《彭氏族谱》共有四本,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彭秀一一袭血脉葳蕤繁祉、开枝散叶世系宗祧。

《彭氏宗谱序》开篇明义。“最开始迁徙的是我祖秀一公,明朝洪武二年自江西九江府瑞昌县迁至夷陵,其父天祥,母黄氏。秀一公兄弟三人,秀二,秀三,一居枝江,一居长阳,而夷陵一族实为秀一公子孙后代,一世祖天祥公以后传二十余代,子孙众多......”

据《彭氏族谱》记载,秀一公从江西九江瑞昌来到湖广宜昌夷陵后,在城南75里的蹇家铺一带开荒种地,世代延传,迄今已有600余年。其地被后人称作彭家溪(今宜昌市夷陵区简垱河流域)。自秀一公迁至宜昌夷陵以来,彭氏宗族一直未建祠宇。唯有的谱牒,也失于明末兵燹。因代远枝分,人地两殊,东湖县的彭氏后裔与长阳、枝江的彭氏后裔在数代后便失去了交往联系。后东湖族人曾续修族谱,又因讼端将资料失于宜都公庭。光绪初年(约1876年),云梯公、志绣公、翼臣公、和亭公始议建祠,但因资金短缺而搁浅。后大约在1879年左右建成开祭。历40年损坏严重,族人于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直至1923年12月修缮完成并修谱。据载,祠堂“不架牌山,不起亭阁,厅堂宏敞,前有楼,旁有大偏厦厨房,结构致亦壮丽”。当时,祠堂内供奉祖龛三座,族内设有族长、族正管理族内事务。族内定有族规十条。

书中有《秀一公传》:“一公者,即由江西迁夷陵之肇祖也。或云初居临江,既居彭家溪。其时值元季之乱,土地荒芜,公披荆棘,辟草莱,重新门户。溪缘是以名。墓在今文家畈文姓宅后,丰碑屹然,今历数百年,碑面大字可辨,背文磨灭不可识。今千家万口皆公一派之留遗不可述也。” 二、彭秀一墓碑发现记

彭秀一安葬在文家畈,旧谱中不仅有文,还有图。在少有的几张手绘图中,在一山脊上,在四角头的文宅后,标明秀一公墓。但具体在哪里?是哪一座?不清楚。我们围绕秀一公的坟墓,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寻找 。

彭正家是猇亭区毛家岗人,他清楚的记得,1966年夏,来了一帮人,要把彭秀一的墓碑砸了。彭正家的哥哥彭正大听说有人要砸彭家祖坟的墓碑,随即带领古老背的亲戚,准备打一恶架。但赶到现场时,碑已经砸了,人也跑了。当年彭正家在家中看管家门,没有到现场。他现在后悔当时没有参加,也不知道祖坟在哪个地方,哥哥彭正大也去世多年了。

2022年元月9日,我们一行按图索骥,寻觅彭秀一的墓地。彭新宇(克字辈)说,我五岁的时候,随爷爷(彭正统)给典大爷爷(彭正典)拜年,爷爷站着彭正典屋旁指着后山一座坟茔对我说,这是彭家最大的祖宗。彭正典的家就在文家花楼子隔壁。凭着五岁的记忆,50多年后,彭新宇肯定的说,这座坟墓就是彭秀一的坟墓。我们到现场一看,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方位符合以外,也不能确定就是秀一公的坟墓。因为脊上还有一些无主的坟墓。

彭新宇记忆中的祖坟,大家不反对也不肯定。但彭新宇相信五岁时的记忆没错。一次偶然的家族聚会,家住在鸦鹊岭镇高家溪的68岁的彭定元,也说小时候随爷爷一起为秀一公插过青。3月,彭新宇邀彭定元去现场,让他辨认究竟是哪座坟。彭定元看了后,所指竟然与彭新宇说的一样。

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把彭秀一的墓地找到,在新族谱正式出来时,有一个交代,写进新族谱。但是,确定具体是哪座坟茔,成了最纠结的事情。

2022年4月9日,我们再一次考察彭秀一墓地,希望能够确定下来。这次来了很多人,有彭正朗、彭正家、彭正平(临江溪)、彭正登、彭正超、彭正兵、彭正松、彭定国(彭家溪)、彭定新(马鬃岭)、彭定国(新场)、彭定炳、彭克伟、彭新宇等族人,还有文史专家赵志满。

之前,彭正登通知他的弟弟彭正兵,堂哥彭正松,提前访问周边的人,找一找彭氏祖坟。彭正登是文畈人。

一行浩浩荡荡,与彭正兵、彭正松会合后就开始寻找。最终在二座坟茔之间,开始了二难选择。二座坟风水都好 ,处山脊中下部,一座压脉,一座挡向。彭新宇仍然认为是压脉的那一座,坟墓占地比较大 。一看,毕竟几十年来没有人扫墓了,坟茔上长满了丛竹、杂树、荆棘、野草,右前方有垮方。上面的一座视线好看得远,年纪大的人都认为上面的比较像。有依据:葬坟葬在九龙头,祖祖辈辈出王侯;葬坟葬在九龙腰,祖祖辈辈做官做的高;葬坟葬在九龙尾,新科举子紧跟随。

究竟是哪一座?确实不敢轻易决定。

文汇萍是新场村5组即原文畈村4组人,看到这么多人在她的山后叽叽喳喳,来看热闹。我们问她,哪座是彭家的坟,她也辨认不清。但她说,几十年前有一块碑倒在我的田里。她指了方位,正是垮方的下面,她仔细回想,就在柑桔树旁边。我们问,那碑到哪里去了,她也不清楚。可能搬移到其它地方搭桥了。她今年63岁了,这些都是20多岁的记忆。如果碑是落在柑桔树傍,那就是彭新宇、彭定元认为的那座坟的碑,符合碑倒塌的方向。我想,有没有可能碑被土方掩埋了呢?我把想法说完,彭正登、彭正兵越下坎去,在文汇萍确定的地方开始寻找。他们拔开落叶,刨去尘土。彭正兵一摸,一棱角石质手感出现了。他大喊,有碑 ,找到碑了。对这种喊声,我们见怪不怪,权当撩人。但这次是真的,碑的棱角出现了,确定是碑。我们迅速围住石碑,借来锄头,铁锹,刨去一层土,石碑重见天日了。碑面朝上,还有碑帽。提来一桶水,清洗后,文字赫然在目。

碑文“明显祖彭公秀一之墓”。碑左边“万历辛卯年”。碑右边“季春吉旦立”。万历辛卯年季春吉旦,就是公元1591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今已经432年了。碑长1260厘米,宽66厘米,厚16厘米。

这个压脉的坟,无疑就是彭秀一的坟墓了。后来,在坟墓修缮中,碑座与碑身严丝合缝,正好配套。

坟墓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夷陵区鸦鹊岭镇新场村5组,碑前面不远处正是文姓农户,与图上不同的是,四角头的花楼子变成了两层楼的现代洋房。

三、从碑文和族谱中分析后裔情况

明万历年间的碑,432年了,实属罕见 ,确实是一件珍贵文物。编纂委员会迅速决定,修一条人行道,在新族谱编纂完成之前,保护性整理修缮彭秀一祖坟,以祭奠先祖,缅怀先祖。经过数月筹备和建设,发倡议募捐善款,搞设计方案,简单建设,一座庄严、大气、简洁的秀一公墓园建成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碑的背面刻字进行了辨认,文字布满了碑面,但是确实年代久远,绝大部分字辨识不清。我们像考古一样,尽可能地分析一些字来,多了解秀一公的一些情况。比较明显的是右边的几个字“明诰封仕佐郎彭仲??”,左边上“岁进士孙彭魁 春 遇?”......原来是彭秀一的子孙们立碑的名字。这个记录信息很重要,可以了解秀一公移民来夷陵的大致时间,以及后裔情况。这当然要借助老族谱来分析,看族谱与碑文有无吻合之处。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两个版本的《彭氏族谱》,一个版本是彭正家保存留下了《彭氏族谱》,这个版本由于保存完好,我们在修谱时翻印了20余本。另一个版本是彭艳萍、彭新民收藏的《彭氏族谱》。说两个版本也不对,其它都一样,不同的是在第三卷介绍世代谱系时,在二、三、四、五、六世祖时有所不同,后者写的详细,人名也有不同,如,后版本二世祖秀一配偶为杨氏,前版本没有配偶。三世祖中,后版本有仲仁、仲义、仲礼、仲智、仲信,前版本只有仲义一人。我们分析,版本只有一个,可能前一个是初审本,后一个为正式修订本。由于修订本完整,对照碑文看,从碑上看出了一些端倪。彭秀一有五个儿子,仲字辈,仁、义、礼、智、信,若隐若现;孙子有彭魁、彭春、彭遇、彭镒、彭铭等8人,碑上可以看出魁、春、遇三字。关于秀一公的儿子和孙子,旧谱上有一篇人物传记,是《义公魁公合传》:“仲义,秀一公次子也,为人质直好义,明诰封仕佐郎。魁公,义公子,明廪生岁贡士也,文艺斐然,品学兼优,隐居不仕”。彭仲义,仕佐郎,明文散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相当于从九品。旧谱中彭仲义字曰健,其墓地在古老背毛家岗,有图为证。说明来祖最先在牧童寺蹇家铺周边。彭魁,廪生岁贡士,廪生,优秀的秀才,享有公费津贴,岁贡士,是一种地方定期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只是资格,或者是候补的意思。有时把岁贡士也雅称岁进士,并不是殿试的进士。彭魁有这个资格,但是他“隐居不仕”。碑文从上至下,断断续续还发现了“才”字,是五世的子才;发现了“永、用、政”字,是六世永用、永政;发现了“芳、春、正”字,是七世芳春、正春;发现了“宗”字,是八世的辈份;发现了“学”字,是九世的辈份。最后在碑的最下端中间,竖排刻有两字“仝立”。“仝”通“同”字。

可以分析,立碑时间是明万历十九年,即公元1591年,立碑人已经有了第九世。立碑具体实施者可能是第七世、第八世的祖先们。充分说明,彭秀一和其父彭天祥是明初大移民过来的,是不是特指明洪武二年(1369年),不一定。学界一般认为,洪武二年不是某个具体年代,而是泛指元末或明初。明初大移民,是指明洪武三年(1370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如果从1591年往前计算9代,180年左右,彭天祥和彭秀一的移民时间也是明初官方大移民。与当时“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说法一致。可以想象,当时先祖彭天祥携彭秀一、秀二、秀三,从江西瑞昌至夷陵,绵绵千里,迁徙之劳顿,拓荒之艰辛。 从明初开始到现在,彭秀一后裔已经繁衍到第25代上下了(最低辈分计算)。大凡在夷陵蹇家铺彭家溪(今鸦鹊岭镇简垱河一带)、龙泉、土门、官庄、临江溪、小溪塔、猇亭、安福寺、双莲等地的彭姓者,都是彭秀一的后裔。夷陵蹇家铺彭家溪是彭秀一主要活动区域。墓在彭家溪流域,后来彭氏宗祠也在彭家溪流域(杨家作坊)。可以说彭家溪是夷陵彭氏的一条母亲河。据1924年《彭氏族谱》统计,相字辈有452支,其中鸦鹊岭彭家溪流域相字辈有265支,占近六成,其次是临江溪157支。彭氏家族奉祀先贤的美德,耕种祖先的土地,虽然没有人以功名显耀于世,但却以朴素的耕读为本。耕读传家,笃行致远,成为颠扑不破的族训。现在博士、教授、学者、工商业企业家、为官从政者、医生工程师、军人、农场主不在少数,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四、彭秀一墓地维修经过

我们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奇。彭秀一的墓碑能够在偶然中出土。冥冥之中,有一种天意,有一种护佑。当年碑被掀倒,是一种悲哀;没有搬移到别处,打断毁损,是一种幸运;被土掩埋,也是另一种保护。

修缮秀一公墓园成为吾辈重要责任,也是续修《彭氏族谱》题中应有之义。维修资金靠募捐。族谱编纂委员会决定,不扩大范围,提高基数,限制人数。3000元为捐款底数,上不限制,人数按捐款时间为准控制30人。镌刻功名表。几天时间,30人捐款达到16.56万元。对超过人数的捐款进行了退回处理。建设是文家畈村的族人彭正兵、彭正松等操劳的,建设期间正值六十年一遇的酷暑,他们冒酷热、战天旱,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墓园设计是彭克新完成的,数次修改,从不怨言,不要一分钱报酬。在处理旧碑防护、防风化处理、石材选取等关键环节,彭康、彭新宇等做了大量工作。2023年初春,秀一公墓维修圆满告峻,墓碑重见天日。

走进秀一公墓园,有一种心灵的抚慰之感,有一种身为彭氏后裔的自豪之情。墓地处于苍松翠柏、茂林修竹之中,面积不大,地面和围栏墙面都是花岗岩铺就;三面合围,前面开放;坟茔圆满,稳重,2.216米高,底部直径3.6米,全部由青石砖扣砌;碑用的是明万历年间的旧碑,原址不变,旧碑做了防腐处理,用防弹玻璃笼罩,外有石亭保护,高过坟茔,足有2.9米高,显得大气,庄严。墓园新增三片石刻,一片是《秀一公墓修缮记》,搭一斜台,置于右前方。另二片是《功德碑》和《彭氏宗派文》,分别刊在右左后壁墙上。现将夷陵彭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秀一公墓修缮记》记录如下:

秀一公者,夷陵彭氏肇迁祖也。明洪武二年大移民,一世祖天祥公,携妻黄氏及子嗣,自江西九江府瑞昌县迁至湖广峡州府夷陵县。天祥公有三子,秀一落夷陵,秀二落长阳,秀三落枝江。秀一公于夷陵开疆拓土,葳蕤繁祉。公一族以耕养读,以读馈耕,耕读并举,历六百年而衍盛。

秀一公墓湮没于历史,后世找寻殊为不易。据民国十三年《彭氏族谱》载:“秀一公墓在蹇家铺彭家溪文家畈文姓宅后”。特殊年代,坟茔失护,墓碑失踪,荒草肆野。公元二零二二年春,后裔不甘先祖寂寥,寻踪问迹,几经周折,祖宗护佑,公碑面世,其镌立于明万历十九年。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彭氏后裔满怀追本溯源之心,在民国十三年《彭氏族谱》成牒百年之际,续《夷陵彭氏族谱》,修秀一公墓,凝练出“耕读传家、笃行致远”为族训,以报先祖修德积福之大恩,以昭后裔蓬勃兴盛之大势。修谱与墓,族人无不踊跃解囊,今大功即成。为不忘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精神,刻石为记。[1]

作者简介

彭定新,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宜昌市总工会,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党务和行政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