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姑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姑姚
图片来自catrubichcau

姑姚(Cô đầu|hn=姑姚)是越南传统的一种艺妓,“姑”在越南语里指女性,“姚”则是“美丽”的意思,因此姑姚一词即“美女”之意。由于属于广义娼妓的一种,在越南汉文文献里也称为妓女(v=Kỹ nữ|hn=妓女)。姑姚又美称为“陶娘”(v=Ðào nương|hn=陶娘),典出于《大越史记全书》,书中记载越南李朝时宫中有一陶姓姑姚善歌,故把姑姚称为“陶娘”或“妸陶”(v=Ả đào|hn=妸陶)。另一说是指明朝统治越南期间蓝山起义时,有一位名为陶氏惠|Đào Thị Huệ的姑姚以歌艺和美色引诱军到访,然后把他们灌并杀害的故事。近代的姑姚又分为两类,一种叫歌姑姚(v=Cô đầu hát|hn=姑姚𠺴),以表演来娱乐客人,主要是演唱歌筹,另一种叫𨢇姑姚(v=Cô đầu rượu|hn=姑姚𨢇),是在席间陪侍客人,以及奉、劝等。。

姑姚一般卖艺不卖身,但也有一些姑姚会提供性服务。卖艺不卖身的姑姚称为姑姚实竖(v=Cô đầu thực thụ|hn=姑姚实竖),意即真正的姑姚,只是以歌舞才艺来娱乐客人,或于筵席中陪侍客人。而会卖淫的姑姚则称为姑姚诈形(v=Cô đầu trá hình|hn=姑姚诈形),意即伪装的姑姚,唱歌表演只是卖淫的幌子,所唱的歌曲也带有情色意味。

概要

越南古代各村落都会设有专门训练姑姚的教坊,这是由于习俗上需要姑姚在宗教祭祀仪式上表演歌舞[1]。姑姚自小受训练,训练中的小姑姚称为唱儿Template:Vie),学成后才被称为妸陶。成为唱儿前要拜前辈姑姚为师,她们的拜师礼包括要对唱一段歌,前辈姑姚会被唱儿称为“先女”(v=Tin nữ|hn=𠒷女),有些前辈姑姚是年少姑姚的母亲或女性长辈。初学成的妸陶还要跟随前辈姑姚一段时间才可以独揽大旗,她们可以得到赏钱。除了唱歌外,为了迎合贵族、士族的喜好,姑姚对各种不同的艺术,如舞蹈、官贺嘲剧等表演艺术,甚至诗歌文学都有一定造诣,但她们是由私人聘请,随时受取代,生计并不稳定。姑姚会取艺名,一般是本名最后一字加上教坊名称组成。

当有国家盛大典礼、节庆或祝贺仪式时,朝廷会举行歌试去选拔姑姚到场。歌试分为亭试、社试、省试三级,其中为万寿节演出的省试规模最大,朝廷会在两个月前发出公告,各村落会派出经验较丰富的姑姚参与歌试,通过者会成为称为宫中陶(v=đào trong cung|hn=陶中宫)的宫廷姑姚。歌试除了歌艺、舞艺的考核,还要求姑姚撰写四句汉字诗并吟唱出来。落选的姑姚不能在朝廷仪式中演唱,有美色者则可能会被官员收为私妓狎玩。中选者则会穿上特有的长袍,然后留在宫中的长乐教坊任职,对姑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誉。

除了属于官妓(v=quan kỹ|hn=官妓)的宫廷姑姚外,不少朝官大臣皆有在家中养姑姚享受风流,这些私人所养的姑姚称为“私家”(v=tư gia|hn=私家)。例如黎中兴朝时期的官员阮有整就养了十多位姑姚,每当有客人来到他的宅邸,这些姑姚就会为客人表演歌舞,阮有整也因此被时人视为风雅之士。一些有积蓄的姑姚开始自立门户,走出教坊或官宦家,自行开设歌馆,吸引没有出仕的才子文人光顾。这些开设歌馆姑姚兼具艺人商人的身份。姑姚的技艺和美貌触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而才子常会撰写诗歌送给姑姚,范廷琥(v=Phạm Ðình Hổ|hn=范廷琥)、阮攸等著名诗人都写过诗送给姑姚。姑姚不但善歌,而且文才不俗,能领略诗中的感情,通过歌声把文人在诗中寄托的丰富感情演绎出来,让才子感到欢愉,也是才子文人的恋爱对象,歌馆也成为才子佳人相聚之地。例如阮朝后期的文人阮公著就和姑姚有过风流韵事。歌馆姑姚所用乐器也精简化,主要是使用越南梆子|Phách(v=Phách|hn=𥶱)。姑姚拥有的不凡技艺,营造了具备时尚、台阁、风流于一身的独特妓女文化。

近代演变

二十世纪初,一些姑姚转为家庭式的夫妻档表演,由妻子负责唱歌,这类场所只是纯粹听歌,并没有酒食提供。而歌馆则是谈诗论文、享受艺术的社交场所,并有茶、酒、饭菜招待,客人可留至通宵达旦。由于光顾歌馆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是把歌馆视为社交、聚会的场所,为应付人手需求,歌馆就聘用一些农村少女为姑姚招待客人,但她们不懂唱歌,没有受过技艺训练,只是负责侍酒、奉茶,故称为𨢇姑姚,而唱歌表演的则称为歌姑姚。在1920年代,河内市内就有超过2000名姑姚和200间歌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歌姑姚受到打击就兼作卖淫,加上有些𨢇姑姚是被人贩子所骗被卖到歌馆,还被逼卖淫,使姑姚文化开始变质,歌馆也逐渐沦为充斥放荡、奸情淫乱赌博鸦片的藏污纳垢之地,姑姚和卖淫女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连带不卖身的姑姚也受到歧视,被视为不正当的职业,不少姑姚也因而转为从事其他行业。至越战结束,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把姑姚视为旧社会封建”、“腐化”的职业,不符合社会主义,于1954年关闭所有歌馆,禁止传统歌筹表演,姑姚不能再以表演为业,只好转为从事体力劳动以维持生计。一些则转为演唱革命歌曲

参考文献

  1. Xướng ca vô loài.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