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紅歌即紅色歌曲,就是讚揚和歌頌革命和祖國的歌曲,它們普遍具有濃韻的感情基調,有較強的節奏感。紅歌是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它能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2011年4月下旬,重慶市委宣傳部為慶祝建黨90周年,積極響應《唱響中國》節目,掀起紅歌傳唱熱潮,要求人人學唱36首歌曲。

簡介

「紅歌」泛指歌頌社會主義、共產黨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歌曲。由於紅色象徵着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1],「紅歌」自然代表着無產階級的政治取向和意識形態。

藝術特色

「紅歌」不是抽象的革命口號,更不是單純的政治符號。它能夠廣泛流傳而且經久不衰,首先在於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紅歌」的創作源泉是民歌,這就決定了它為普通老百姓所喜聞樂見。從井岡山時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時期的「信天游」,到祖國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滿懷豪情,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構成了「紅歌」多樣化的風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在「紅歌」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音調。這就使得「紅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紅歌」曲調優美,語言精煉。每一首流傳「紅歌」,幾乎都經過了千人唱、萬人傳,並在人們的反覆傳唱中日益精煉、成熟。從這個角度說,「紅歌」既是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更是人民大眾創造的藝術,是平民百姓真情實感的表達。因此,無論是「紅歌」的詞還是曲,都顯得簡潔、單純、明暢、優美。

「紅歌」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它的質樸。質樸是民歌的特色,來自於民歌的「紅歌」不僅繼承了這一特性,而且將其發揚光大。它產生於人民群眾的勞動、鬥爭、生活和娛樂之中,真實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謳歌了祖國,謳歌了人民,謳歌了黨,以直截了當的敘事抒情發揮感人的力量,閃爍着藝術光芒。

「紅歌」還具有時代性。產生於不同年代的「紅歌」,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非常貼近生活。其歌詞內容固然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革命、建設與生活實踐,呈現出特定的時代性;其旋律也莫不反映那一時期的真實生活和精神狀態。如戰爭年代的《小放牛》、《游擊隊歌》、《東方紅》[2]等,建設時期的《我的祖國》、《翻身農奴把歌唱》、《十五的月亮》、《祝福祖國》等。

「紅歌」的這些藝術特色,使它區別於其他音樂藝術,也是它具有獨特的美育功能和社會教育功能的基礎。

社會意義

「紅歌」的傳唱仿佛把人帶到那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帶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讓人在追憶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而奉獻青春熱血乃至寶貴生命的英雄的同時,生髮出一種豪邁的英雄氣概,激勵人們奮發向上。人們欣賞「紅歌」,不僅能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悅身心,而且能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感化和教育。可以說,「紅歌」既是宣傳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絕佳載體,也是進行審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形式。

「紅歌」有利於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少人片面追求自我價值和利益的實現,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淡化,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已成為部分人認同的價值觀。這與我們這個民族、這個時代是不相容的。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是「紅歌」中所包含的愛國主義情操,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為理想和事業勇於鬥爭、不怕犧牲、大公無私、團結奮進的精神。因此,傳唱「紅歌」,能夠促進人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並產生巨大的行為力量。

「紅歌」有利於人們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紅歌」所蘊含的艱苦奮鬥精神在這方面能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像「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這樣的歌詞,真實形象地描繪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和軍隊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傳唱這些「紅歌」對於弘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必定能夠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紅歌」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和思想內涵的藝術形式。我們在欣賞它的藝術魅力的同時,還必須深入挖掘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充分發揮其美育功能和社會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