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娄师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娄师德
娄师德.jpg
宗仁
族裔 汉族
籍貫 郑州原武
出生 630年
逝世 699年

娄师德(630年-699年),表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唐高宗武则天两代大臣。

早年以进士及第授江都县尉,揚州長史盧承業很看重他,曰:“子,台輔器也,當以子孫相諉,詎論僚吏哉?”累次迁官至监察御史。高宗上元 (唐高宗)|上元初年,朝廷召「猛士」以防御吐蕃,他以文官应募,从军向西讨伐,并屡有战功,迁官殿中侍御史河源军(今青海乐都西南)司马,知营田事。

武周天授初,升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仍旧知营田事。娄师德主管营田十余年,取得了积谷数百万斛的巨大成就,获得武则天的嘉奖。长寿元年(692年),拜夏官侍郎尚书事。次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是不久,武则天认为营田事关重要,又任之为河源、积石(今青海贵德西部)、怀远等地军队及河、兰、鄯、廓等州(今甘肃兰州以西、青海湟源以东地带)的检校营田大使。後又内迁秋官尚书,转左肃政台御史大夫。证圣元年(695年),吐蕃进犯洮州(今甘肃临潭),娄师德统军迎战,兵败,遂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复官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聖曆元年(698年),迁陇右诸军大使,仍检校河西营田。次年,官为天兵军副大总管,依旧充陇右诸军大使,专掌招抚吐蕃事。同年八月卒于会州(今甘肃靖远)。

娄师德前后在边疆总共驻扎了三十余年,以谨慎忍让而闻名,「唾面自乾」的典故即來自师德。

娄思潁介休令;娄思潁子娄志學,千乗令。娄师德有曾孙娄圖南

他曾推崇狄仁傑獲取臣位。

生平轶事

娄师德调任江都县尉。扬州长史卢承业认为他不同寻常,说:“娄君,是三公宰辅之才,应当将子孙委托给他,怎能以他现在是僚属吏员论呢?”

高宗上元初年(674),娄师德任监察御史。适逢吐蕃军侵犯边境,刘审礼阵亡,娄师德奉旨前去洮河收容失败散逃人员,就便出使吐蕃国。吐蕃的首领论赞婆等由赤岭奉持牛和酒前来迎接,宴劳,娄师德向他们宣扬唐朝的国威、信义,陈述两国关系好不好的利与害,使吐蕃的首领既敬畏又心悦诚服。后来,招募勇猛之士征讨吐蕃,娄师德自告奋勇,头束红额巾应征诏令,高宗授予他朝散大夫之职,让他从军。因建立功劳,提升他任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主持屯田事务。与吐蕃在白水涧交战,八次遇敌,八战八胜。

武则天天授初年(690),娄师德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身穿皮套袄,率领军士开垦荒田,积聚粮食数百万,军队因此供给充足,无须转运粮食和向民间购粮的费用。武后下诏书慰劳他。长寿元年(692),召他回朝廷授予他夏官侍郎职务,兼管尚书省事务,晋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曾对娄师德说“:军队在边疆,必须开垦农田,您可不能因此事辛劳而畏难呀。”于是仍然委任他为河源、积石、怀远诸军及河、兰、鄯、廓诸州的检校营田大使。后入朝晋升为秋官尚书、封爵为原武县男;又改任左肃政御史大夫,并主持政务。证圣年间(695),娄师德与王孝杰一同在洮州抵御吐蕃军,素罗汗山一战,大败,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入朝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抚平定河北,晋职为纳言,晋封为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仍然掌管守边军队的屯田事务。

圣历三年(700),突厥军队入侵,朝廷下诏令委任娄师德为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同年九月,在会州去世,终年七十岁。赠予幽州都督衔,谥号为“贞”,安葬时赐给享用往返仪仗。

娄师德身高八尺,方口宽唇。为人深沉有度量,别人冒犯了他,总是谦逊地自我解脱,不流露于形色。一次,他与李昭德同行,娄师德一向身体肥胖,不能快步行走,李昭德嫌他行走迟缓,恼怒地说“:你是被农家子弟留住了。”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在农家,还在什么人那里?”

在夏官任侍郎时,一次登载备选录用官员名册,被选的人员凑近案桌查阅登载簿册。娄师德说“:允许我选定了再看行吗?”被选用人员不肯离去,于是他挥着笔说“:当心墨沾污了你!”

狄仁杰尚未担任辅政大臣时,娄师德推荐他入朝辅政。待到狄仁杰与娄师德官位相同时,多次排挤娄,让他离开朝廷执行政务。武后察觉后,问狄仁杰:“师德贤明吗?”狄回答说:“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后又问“:他能鉴别人的优劣吗?”狄回答说“:臣曾与他是同僚,没有听说他能识别人的优劣。”武后说:“我用你,是师德举荐的,他实在是够得上能识别人才的了。”然后拿出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给狄看,狄仁杰感到惭愧,事后感叹地说“:娄公有大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娄师德统领边防要务,担任将相职务三十年,为人端正勤恳、厚重忠诚,待人心无亲疏厚薄,正当酷吏残忍凶狠之际,人们大多难免遭祸,惟独娄师德能始终保持功劳名节,与郝处俊相当。当世的人们谈及受赞许的人,总是娄、郝二人并举。[1]

人物轶事

唾面自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叫“唾面自干”,意思是如果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还击,也不能把唾沫擦掉,而是应该让唾沫被自然吹干。这个成语形容的是那种受了巨大的侮辱却仍然能够忍耐,不会反抗的人。这个成语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的来历跟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大臣有关,这个人就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和将军之位的娄师德。 

娄师德,是生活在唐代初期的一位具有过人谋略和智慧的大臣。他字宗仁,出生在郑州原武即现在的河南原阳。他二十岁的时候便考取了进士,起先担任江都县尉的官职,随后因为政绩突出而升迁至监察御史。此后又以文官的身份应征从军,跟随军队远征吐蕃,建立了一番战功,之后便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和河源军司马等职位。之后便是两次拜相,直到公元699年病逝,此后皇帝为了表彰他做出的卓越功绩,追赠他为凉州都督,谥号为贞。

娄师德能够在官场上一路高升除了他自己确实是有才能之外,跟他的容忍和宽厚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有一次,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做代州刺史,在临别之际,娄师的说道:“我现在是宰相,你也做了高官,我们这一家的身份现在是很高贵了,但是如此一来肯定斛招来有心之人的嫉恨,那么我们一个怎么办呢?”他的弟弟回答:“如果今后有人朝我吐口水,我也决不会反抗,把口水擦去就行了。”但是娄师德却不以为然:“这还不够,人家朝你吐口水是生气的表现,你把口水擦掉,会使别人更加愤怒。你应该欣然接受,让口水慢慢变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娄师德博大的胸怀和强大的忍耐力,这也正是帮助他在朝堂之上与人和平相处的重要品质。[2]

豺狼咬鱼

武则天曾颁布禁屠令,禁止屠宰禽畜。当时娄师德担任御史大夫,到陕西公干,吃饭时厨子送上一盘羊肉。娄师德道:“皇帝严禁屠杀,怎么会有羊肉?”厨子道:“这只羊是豺咬死的。”娄师德笑道:“这只豺太懂事了。”于是吃了羊肉。厨子又端上一盘鱼脍,娄师德又问。厨子又道:“这只鱼是豺咬死的。”娄师德斥骂道:“你这个蠢货,豺怎么能咬死鱼呢,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

宽厚待人

娄师德曾与李昭德一同上朝,因身体肥胖,行走缓慢。李昭德多次停下等他,他还是赶不上来。李昭德不禁生气地骂道:“你这个乡巴佬!”娄师德笑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

娄师德巡视并州,在驿馆与下属一同吃饭。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驿长叫来,责备道:“你为什么用两种米来待客?”驿长惶恐的道:“一时没那么多浙米,只好给您的下属吃粗食,死罪。”娄师德道:“是我们来的太仓促,导致你来不及准备。”然后把自己的吃食也换成粗食。

娄师德巡察屯田,部下随从人员已先起程,他因有足疾,便坐在光政门外的横木上等人牵马来。这时,有一个县令不知他的身份,自我介绍一番后,便与他一同坐在横木上。县令手下看见,连忙告诉县令:“这是纳言。”县令大惊,口称死罪。娄师德道:“你因为不认识我才和我同坐,法律没规定这也是死罪。”

娄师德到灵州,在驿馆吃完饭准备离去,手下判官道:“我们连水也没喝上呢,根本没人答理。”娄师德便把驿长叫来,责问道:“判官与纳言有何区别,你竟敢不理他?拿板子来。”驿长连忙叩头请罪,娄师德又道:“我本想打你一顿,但我这个大使打你这个小小的驿长,传出去对我名声不好。告诉你的上官吧,你小命又难保。算了,我饶了你。”驿长叩头流汗,狼狈而去。娄师德望着他的背影,对判官说,“我替你出气了。” 感愧狄公

娄师德曾推荐狄仁杰担任宰相。狄仁杰拜相后,对此丝毫不知,多次排挤他,将他放了外任。武则天问狄仁杰道:“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道:“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道:“臣曾与他同僚,没听说过他知人。”武则天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的,看来他确实知人啊。”然后拿出当初娄师德举荐的奏章。狄仁杰大惭,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

热点视频

有人朝你脸上吐唾沫怎么办?娄师德告诉你应该这么办!

武则天秘史:太子本来不敌娄师德,见到她在擂鼓,居然跟开挂似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