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孙氏凤仙花

孙氏凤仙花

中文学名:孙氏凤仙花

拉丁学名:Impatiens suni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科:凤仙花科

属:凤仙花属

孙氏凤仙花, 学名 Impatiens sunii S. H. Huang,是云南凤仙花属新类群。

目录

形态特征

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具棱,无毛。

叶互生,叶片草质,椭圆形,长9-15厘米,宽3.3-7.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疏的粗大齿,齿三角形,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侧脉5-7(-9)对;叶柄长0.7-3厘米,茎下部的叶柄长,上部的近无柄。

总花梗生上部叶腋,单生或2-3个簇生,长5-6厘米,纤细,有2-3花,稀1花;花梗长1.5-3厘米,基部有苞片;苞片披针形,长6毫米,渐尖,无毛;花黄色;长2.5-3厘米;侧生萼片2,卵状长圆形,稍厚,长12毫米,宽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脉7条;旗瓣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3-14毫米,背面中肋有狭翅状突起,先端突出成钩状的喙,基部微心形;翼瓣长2.3厘米,基裂片圆形,先端圆或有小尖头,上裂片斧形,长为基裂片2倍,背面的耳新月形;唇瓣漏斗形,檐部长12毫米,宽17毫米,前端有喙,基部骤然收缩成内弯的长距,距长约14毫米,先端微缺;花丝线形,长5.5毫米,花药尖;子房线形,长5毫米,先端尖。[1]

蒴果线形(未熟),长约2厘米。花期6-7月。

孙氏凤仙花植物文化

凤仙花,花如其名。清代康熙皇帝命内阁学士汪灏等撰成的《广群芳谱》记述凤仙:“桠间开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其在百花中的地位虽不比梅、兰、竹、菊、牡丹和芍药,甚至曾被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贬为“菊婢”,但凤仙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风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总有爱花之人对凤仙花情有独钟,更有文人不吝笔墨吟咏凤仙。

唐代诗人李贺在《宫娃歌》中写道:“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又吴仁壁有咏《凤仙花》:“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再如宋代杨万里的《凤仙花》:“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此外,元代杨维桢、明代瞿佑、清代刘灏等均有以凤仙花为题的诗句。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是一本园艺特色的著作。在赵学敏的眼中,其它花草如罂粟、虞美人、鸡冠花等,“或失之期短,或失之质陋,然凤仙花无二者之病,故当为著专谱”可见其对凤仙的喜爱之情。

参考来源

  1. 孙氏凤仙花,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