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 (隐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孙登 (隐士)(约220年~280年),字公和,号苏门先生,妙真道大宗师。汲郡共(今河南辉县市东五里固围村东二里)人。长年隐居苏门山,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之书,会弹一弦琴,尤善长啸[1]。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
史书记载
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
孙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吴国孙权之子,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好读《易》,抚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性无恚怒,人或投诸水中,欲观其怒,登既出,便大笑。时时游人间,所经家或设衣食者,一无所辞,去皆舍弃。尝住宜阳山,有作炭人见之,知非常人,与语,登亦不应。文帝闻之,使阮籍往观,既见,与语,亦不应。嵇康又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康每叹息。将别,谓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识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求乎?”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乃作《幽愤诗》曰:“昔惭柳下,今愧孙登。”或谓登以魏晋去就,易生嫌疑,故或嘿者也。竟不知所终。
人物生平
孙登是汲郡共县人,孑然一身,没有家属,独自在北山挖掘土窟居住,夏天自己编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长发覆身,平生好读易经,安闲无事,常弹弦琴自娱。性情温良,从来不发脾气,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要看他发怒的形态,可是孙登从水中爬起来,却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后来居住在宜阳山,司马昭闻知后,命阮籍前往拜访,与他谈话,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随他游学三年,问他有何目标抱负,孙登也始终不答。
及至嵇康将离别时,对孙登说:“先生难道竟无临别赠言吗?”孙登说:“火生而有光,如不会用其光,光就形同虚物,重要的是在于能用光,光就能发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会用其才,才能反会召祸,重要的是在于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于得到薪柴,可保持久的光耀;用才在于认识获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虽多才,可是见识寡浅,深恐难免误身于当今之世,望你慎重。”
嵇康未能接受,后来果然被司马昭所害,临终作幽愤诗,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两句,深表感慨,后悔当初不听孙登相劝之言所误[2]。
有人说孙登认为在魏晋之际任职,容易被人猜疑,所以才沉默寡言。后来不知所终。
杨骏曾经把孙登请去,但问他什么他都不回答。杨骏赠给孙登一件布袍子,孙登就要了,但一出门就向人借了把刀,把袍子割成两半,扔到杨骏的门前,又把袍子用刀剁碎了。杨骏一怒之下把孙登抓了起来,孙登就突然病死。杨骏给了一口棺木,把孙登埋在振桥。几天后,人们却在董马坡看见了孙登。
视频
孙登 (隐士)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苏门长啸的隐士孙登 ,搜狐,2020-03-19
- ↑ 孙登:堪与鬼谷子齐名的三国隐士高人 ,搜狐,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