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家贫亲爱散,能饮一杯无?(牙祖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家贫亲爱散,能饮一杯无?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家贫亲爱散,能饮一杯无?》中国当代作家牙祖俊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家贫亲爱散,能饮一杯无?

年底,又是相思成灾的季节。

这是个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时代。白居易《琵琶行》中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读书的时候,教师说这个商人眼里只有钱,谴责这个商人不珍惜爱情,为了几个茶钱就抛却妻子买茶去了,丢下妻子一个人徒守空船,以至于让妻子独自面对明月江水,泪满阑干。当时大家都认为那商人太可恶了,那个商人妇太可怜了。如今再读《琵琶行》,我已经不认同当年老师的观点了。其实,商人不逐利,何以养妻儿。看看当今这个时代,有多少夫妇天涯相隔,参商相望?而让他们痛如参与商的,都是因为贫穷,都是因为生活。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这首民歌曾经用来形容万恶旧社会百姓的苦难。但风水轮流转,如今新社会了,这歌谣仍然是当下中国社会夫妇离散的写照。农村有几千万的留守妻子,她们的夫君远在东部沿海打工挣钱养家,她们则用她们的勤劳与坚韧留守家园,侍奉数以千万计的老人,养育后代。

中国前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其实是以牺牲众多平民百姓的家庭幸福为代价的。而家庭“破碎”的恶果将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里显露出来。比如“奸夫淫妇”会越来越多,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破碎”家庭的后代——六千万留守儿童将是问题多多的一代,社会将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其实,代价已经显现。只是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罢了。整个中国社会,似乎都在急于追求金钱,数以亿计的人抛妻别子,被以赚钱为终极目的的人生理想绑架,昼夜兼程,谁会在意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有多少家庭月圆人不圆?

对那些两地分居的夫妇来说,离别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最初的难分难舍,惜别依依,到最后的渐渐麻木,当初浓烈的爱情也随着不断的分离渐渐地逝去。留下的是不浓不淡的亲情,如影随形的思念和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他们的孤单、寂寞、无助与苦痛无人能懂。夫唱妇随,相亲相爱,双宿双飞已经成为他们今生不敢奢望的梦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年阻诗人归途的是可恶的巴山夜雨,而今,阻隔打工人鹊桥相会的不是雨,而是无奈,是无奈的生活。自然地,当他们相聚的时候,也不会共话巴山夜雨那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话题,而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生风雨,两地情缘,三生情怀,万般无奈。

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当年牛郎织女还可以一年一会,可如今被生活所累的夫妻有多少是一年可以一会的呢?很多人拼命打工赚钱,梦想不打工了有一个温馨的家,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疏于管理的玫瑰园已经被他人占领,爱情的果实没有他们的DNA。

家是社会的细胞,但如今这细胞有多少是完整的呢?没有家庭的幸福哪里会有社会的幸福呢?

家乡安放不下肉身,他乡安放不下灵魂中国落后农村知道何去何从,打工人一茬又茬,家乡面貌也没有多少改变,土房子是变成洋房子了,可是,传统的家庭伦理却面临重构的风险。很多夫妻离婚了,很多村庄荒芜了,很多小学已经没有学生了,离婚率越来越高了,生育率越来越低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已经出现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真的太有才了。他可以请西王母的信使为他传递音讯,可是现在的牛郎织女们已经麻木到连电话也懒得打了。因为他们辛苦挣来的钱都被房租、手机,还有车轮盘剥得差不多了,他们还要养家活口啊。况且青鸟也好,电话也好,哪样又可以慰相思?

当分别成为习惯,不必诉说太多思念与牵挂,也不必登高眺望,深深地把对方藏在心底吧,用岁月尘封往事,一任阶前滴嗒到天明。

年底了,天出奇地寒冷。又准备到亿万人回家过年的盛况了,希望今年上天给那些离散的人们一个吉祥如意的春节,让那些离人过一个团圆节。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点一盏油灯,烧一盆炭火,温一壶老酒等那夜归人吧,让油灯照亮他回家的路,让炭火驱散他一身的寒冷,让老酒融化他心头的霜雪,让他感受家的幸福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

作者简介

牙祖俊,广西凤山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