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貧親愛散,能飲一杯無?(牙祖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貧親愛散,能飲一杯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家貧親愛散,能飲一杯無?》中國當代作家牙祖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貧親愛散,能飲一杯無?

年底,又是相思成災的季節。

這是個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時代。白居易《琵琶行》中說:「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讀書的時候,教師說這個商人眼裡只有錢,譴責這個商人不珍惜愛情,為了幾個茶錢就拋卻妻子買茶去了,丟下妻子一個人徒守空船,以至於讓妻子獨自面對明月江水,淚滿闌干。當時大家都認為那商人太可惡了,那個商人婦太可憐了。如今再讀《琵琶行》,我已經不認同當年老師的觀點了。其實,商人不逐利,何以養妻兒。看看當今這個時代,有多少夫婦天涯相隔,參商相望?而讓他們痛如參與商的,都是因為貧窮,都是因為生活。

月兒彎彎照九州,

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

幾家飄散在他州?

這首民歌曾經用來形容萬惡舊社會百姓的苦難。但風水輪流轉,如今新社會了,這歌謠仍然是當下中國社會夫婦離散的寫照。農村有幾千萬的留守妻子,她們的夫君遠在東部沿海打工掙錢養家,她們則用她們的勤勞與堅韌留守家園,侍奉數以千萬計的老人,養育後代。

中國前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成果,其實是以犧牲眾多平民百姓的家庭幸福為代價的。而家庭「破碎」的惡果將在未來不太長的時間裡顯露出來。比如「姦夫淫婦」會越來越多,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破碎」家庭的後代——六千萬留守兒童將是問題多多的一代,社會將為此付出重大代價。

其實,代價已經顯現。只是我們不願意去面對罷了。整個中國社會,似乎都在急於追求金錢,數以億計的人拋妻別子,被以賺錢為終極目的的人生理想綁架,晝夜兼程,誰會在意有多少家庭支離破碎,有多少家庭月圓人不圓?

對那些兩地分居的夫婦來說,離別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從最初的難分難捨,惜別依依,到最後的漸漸麻木,當初濃烈的愛情也隨着不斷的分離漸漸地逝去。留下的是不濃不淡的親情,如影隨形的思念和他們對未來的期盼。他們的孤單、寂寞、無助與苦痛無人能懂。夫唱婦隨,相親相愛,雙宿雙飛已經成為他們今生不敢奢望的夢想。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當年阻詩人歸途的是可惡的巴山夜雨,而今,阻隔打工人鵲橋相會的不是雨,而是無奈,是無奈的生活。自然地,當他們相聚的時候,也不會共話巴山夜雨那樣充滿詩情畫意的話題,而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生風雨,兩地情緣,三生情懷,萬般無奈。

牛郎織女「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當年牛郎織女還可以一年一會,可如今被生活所累的夫妻有多少是一年可以一會的呢?很多人拚命打工賺錢,夢想不打工了有一個溫馨的家,但他們不知道他們疏於管理的玫瑰園已經被他人占領,愛情的果實沒有他們的DNA。

家是社會的細胞,但如今這細胞有多少是完整的呢?沒有家庭的幸福哪裡會有社會的幸福呢?

家鄉安放不下肉身,他鄉安放不下靈魂中國落後農村知道何去何從,打工人一茬又茬,家鄉面貌也沒有多少改變,土房子是變成洋房子了,可是,傳統的家庭倫理卻面臨重構的風險。很多夫妻離婚了,很多村莊荒蕪了,很多小學已經沒有學生了,離婚率越來越高了,生育率越來越低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已經出現了。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真的太有才了。他可以請西王母的信使為他傳遞音訊,可是現在的牛郎織女們已經麻木到連電話也懶得打了。因為他們辛苦掙來的錢都被房租、手機,還有車輪盤剝得差不多了,他們還要養家活口啊。況且青鳥也好,電話也好,哪樣又可以慰相思?

當分別成為習慣,不必訴說太多思念與牽掛,也不必登高眺望,深深地把對方藏在心底吧,用歲月塵封往事,一任階前滴嗒到天明。

年底了,天出奇地寒冷。又準備到億萬人回家過年的盛況了,希望今年上天給那些離散的人們一個吉祥如意的春節,讓那些離人過一個團圓節。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點一盞油燈,燒一盆炭火,溫一壺老酒等那夜歸人吧,讓油燈照亮他回家的路,讓炭火驅散他一身的寒冷,讓老酒融化他心頭的霜雪,讓他感受家的幸福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1]

作者簡介

牙祖俊,廣西鳳山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