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定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山定子又名山荆子(学名:Malus baccata (L.) Borkh.):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5米,

最高可达10米以上。灰褐色,光滑,不易开裂。新梢黄褐色,无毛。嫩梢绿色微带红褐。

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细锐。伞形总状花序。花白色,

花柱5或4,基部有长柔毛。4-6朵花集生在短枝顶端。

6月开花,果近球形,直径0.8-1厘米,红色或黄色,

脱萼,萼洼有圆形绣斑,果柄长为果实的3-4倍。

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出种率4.4%。种子小,千粒重6.7克,每千克14-15万粒。

树姿优雅娴美,花繁叶茂,白花、绿叶、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

是优良的观赏树种。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许多用途。

幼苗可供苹果、花红和海棠果的嫁接砧木;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用于印刻雕板、细木工、工具把等;

嫩叶可代茶,还可作家畜饲料;也可作培育耐寒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

产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

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山定子

学名:Malus baccata (L.) Borkh.

别称:林荆子、山定子山丁子

二名法:Malus baccat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苹果属

形态特征

​山荆子为乔木,高达10-14米,树冠广圆形,幼枝细弱,微屈曲,

圆柱形,无毛,红褐色,老枝暗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渐尖,鳞片边缘微具绒毛,

红褐色。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3-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稀尾状渐尖,

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嫩时稍有短柔毛或完全无毛;叶柄长2-5厘米,

幼时有短柔毛及少数腺体,不久即全部脱落,

无毛;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3毫米,全缘或有腺齿,早落。

伞形花序,具花4-6朵,无总梗,集生在小枝顶端,直径5-7厘米;

花梗细长,1.5-4厘米,无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边缘具有腺齿,

无毛,早落;花直径3-3.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

全缘,长5-7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绒毛,长于萼筒;花瓣倒卵形,

长2-2.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有短爪,白色;

雄蕊15-20,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或4,基部有长柔毛,较雄蕊长。[1]

果实近球形,直径8-10毫米,红色或黄色,

柄洼及萼洼稍微陷入,萼片脱落;果梗长3-4厘米。花期4-6月,果期9-10月。

出种率4.4%。种子小,千粒重6.7克,每千克14-15万粒。

生长习性

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海拔50-1500米。喜光,

耐寒性极强(有些类型能抗-50℃的低温),耐瘠薄,不耐盐,

深根性,寿命长,多生长于花岗岩、片麻岩山地和淋溶褐土地带海拔800-2550米的山区。

山荆子除盐碱地以外的山、丘、平原地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

各地又有各地的适宜类型。如山西省太原地区及上党盆地适用沁源山荆子,

晋南地区适用蒲县山荆子;陕西省榆林地区适用黄龙山荆子。

主要价值

山荆子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

用于印刻雕版、细木工、工具把等;嫩叶可代茶,还可作家畜饲料。

生长茂盛,繁殖容易,耐寒力强,中国东北、华北各地用作苹果和花红等砧木。

根系深长,结果早而丰产。各种山荆子,尤其是大果型变种,

可作培育耐寒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

园林

幼树树冠圆锥形,老时圆形,早春开放白色花朵,秋季结成小球形红黄色果实,经久不落,很美丽,可作庭园观赏树种。

药用

功能主治:止泻痢。主痢疾;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或酿酒。

摘录:《中华本草》[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