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矾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矾叶 |
中文学名 | 山矾叶 | 科 | 山矾科 |
界 | 植物界 | 属 | 山矾属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种 | 山矾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采收时间 | 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目 | 柿目 | 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 |
植物形态
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瑒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黄仔叶柴、小元柴、田螺柴、十里香。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褐色,平滑不裂;小枝无毛。单叶互生;革质;阔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成尾状,基部阔楔形,边缘微锯齿,光滑无毛,表面叶脉内凹,背面突起。总状花序腋生,具毛,长3~5厘米;萼平滑无毛;花瓣白色,长3毫米。果实圆锥形,平滑无毛,萼齿宿存。花期3月。果期8月。生长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
性味
味酸、涩、微甘,性平。
归经
功效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3]
主治
选方
- 治直肠出血与肺结核咯血:山矾叶一至二两,加入方中煎服,有收敛止血作用。(《衡山民间草药》)
- 治烂弦风眼:山矾叶三十片,老姜三片,浸水蒸热,洗。(《纲目》)
- 治急性中耳炎[註 1]:鲜山矾叶捣烂,布包绞汁,滴耳。(《衡山民间草药》)
- 治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鲜山矾叶适量,捣汁含漱。(《江西草药》)
药材性状
叶片多皱缩破碎,棕褐色或黄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狭倒卵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4.8-6.0cm,宽1.8-2.1cm,先端常呈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浅锯齿或波状齿,有时近全缘,中脉在上面部分凹下,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4-6条;叶柄长2-7mm。叶薄革质。气微,味淡。
注释
- ↑ “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婴幼儿,冬春季多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治疗不及时病人可导致鼓膜穿孔引起患耳流脓及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