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蚂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蚂蝗 |
山蚂蝗(学名: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英文名:beggarweed)是一种豆科植物山蚂蝗的全草,分布于吉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1]
别名
逢人打、扁草子。[2]
来源
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 DC.,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注 1],风湿性关节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m。幼枝和叶柄被锈色柔毛。有时混有小钩状毛,叶具3小叶;顶生小叶卵状椭网彤或网菱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白中部以上呈波状,上面密被贴伏小柔毛,下面被贴伏柔毛并混有小钩状毛,侧脉4~7对。总状或圆锥花序;花常2朵生于每节上;花冠紫色,旗瓣椭圆形或宽椭圆形,翼瓣窄椭圆形,具瓣柄和耳,龙骨瓣具长瓣柄,龙骨瓣与翼瓣等长。荚果两缝线缢缩呈念珠状,有6~10荚节,密被锈色或褐色小钩状毛。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宾川、福贡、贡山、镇康、思茅、屏边等地。
生长特性
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山蚂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低山和平坝都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粘壤土较好。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育苗移栽。八至十月釆收成熟荚果。晒干搓成短节,贮藏备用。三月播种。先熟地开四尺宽的高厢;按行距一尺开横沟.深约二寸,横幅三至四寸。播时,把种子混入适量火灰,经过搓揉,使种子分开后,再行播种,每苗种子五至六斤。播后施人畜粪水,盖火灰或细土至不见种子为止。苗高一寸左右时,匀苗,除草、追施人畜粪水—次。五、七,十月各再中除,追肥一次。培育二年移栽。
移栽在春天雨季进行。在整好的地上,开四尺宽的高厢,按行株距各约二尺高窝,每窝栽苗一株。根要依自然生长情况伸开,填土踩紧,并淋水定根。以后每年在春、及,秋季各除草,追施人畜粪水一次。
分株繁殖
春天雨季,在兜边拔取带根小苗栽种。栽后管理与育苗移栽相同。
注释
- ↑ “跌打损伤”:跌打损伤包括刀枪、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出血或骨折、脱臼等,也包括一些内脏损伤。在此主要以软组织损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