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是北宋诗人王禹偁之作。

他在诗歌方面,王禹偁推崇杜甫白居易。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1]、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三二)显然这种说法稍嫌夸张,但宋初诗风确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之分,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重要的白体诗人。

他是北宋改革派的先驱、倡导古文运动的旗手,他的政治活动[2]和诗文创作都体现着关心人民疾苦、注重国是的积极进取精神。王禹偁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的长篇诗歌,叙写自己生平事迹与怀抱,能挥洒自如,畅所欲言,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风气[3]。林逋盛赞他:"纵横吾宋是黄州。"胡仔也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

作者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4]

玉壶清话

王元之尝作三黜赋,初为司谏,疏辨徐铉[5],贬商州,召归为学士。孝章皇后迁梓宫,群臣不成服,元之坐讪谤出守滁州。召还知制诰,撰太祖玉册,语涉轻诬,时相不悦,密奏黜黄州。泊近郊,将行,时苏易简内翰榜下放孙何等进士三百五十三人及第,奏曰:"禹偁禁林宿儒,累为迁客,漂泊可念。臣欲令榜下诸生,期集送于郊。"奏可之。至日行送过西短亭,诸生拜别于官桥,元之口占一绝付状元曰:"为我深谢苏公,偶不暇笔砚。"其诗曰:"缀行相送我何荣,老鹤乘轩愧谷莺,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时交亲纵深密者,不敢私近,惟窦元宾执手泣于合门,曰:"天乎!得非命欤!"公后以诗谢云:"惟有南宫窦员外,为余垂泪合门前。"至郡未几,二虎斗于郡境,一死之,食殆半,群鸡夜鸣,冬雨雹。诏内臣驰驿劳之,命设禳谢,司天奏守土者当其咎。即命徙蕲,上表谢,略曰:"宣室鬼神之对,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文,止期身后。"上览曰:"噫,禹偁其亡乎?"御袖掩涕。至郡,逾月卒。尝侍琼林,太宗独召至御榻,面戒之曰:"卿聪明文章,在有唐不下韩、柳之列。但刚不容物,人多沮卿,使朕难庇。"禹偁泣拜。

视频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 相关视频

王禹偁《村行》——以乐语教国子
王禹偁怎么读和个人介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