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帝女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帝女花
图片来自sunbeamspot

帝女花》是著名的粤剧戏宝,而在粤剧里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由梁金棠原创编写,于1934年10月25日首演,由广东省广州市散天花剧团廖梦觉楚宾林少梅等,在香港九龙普庆戏院演出,迄今只馀残篇。[1]

现时普遍通解的版本是第二个版本,也有分为原著版本及修订版本两种。原著版本是唐涤生参考清朝戏曲家黄燮清(1805-1864)编写的昆剧作品而改编[2],后来由著名粤剧演员任剑辉白雪仙组成的仙凤鸣剧团于1957年6月7日在香港利舞台作首演。由于演出成功,此剧于1959年被改编及拍成电影,香港娱乐唱片公司又于1960年把全剧录成四张唱片发行。

白雪仙为了纪念首演五十周年纪念,在2006年已经开始著手筹备纪念演出,并开始为《帝女花》在历史、用词等作出修订;2007年,由白雪仙作艺术总监,龙剑笙梅雪诗主演,先后在香港澳门演出。另外,香港中文大学为配合“粤剧国际研讨会﹕情寻足迹二百年”及纪念《帝女花》剧本诞生五十周年,于2007年9月筹演《帝女花》(青年版),由阮兆辉叶绍德李奇峰修改唐氏剧本,并由梁淑明李沛妍陈鸿进梁炜康关凯珊黄葆辉王洁清主演。

故事简介

崇祯末年,崇祯帝由于疼爱长女长平公主,屡次委任礼部选婿,俱为长平所拒绝。这晚在昭仁公主的陪同下,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选驸马,接见了由周锺引荐的太仆之子周世显,折服于他才勇双全,二人在含樟树下题诗以表心迹及订下百年之约。

崇祯皇帝听闻周世显中选雀屏后,召他上殿面圣,得知他习文,虽然深为乱世文章难保江山而惋惜,但仍立即赐予驸马衔。在赐封之中,突然战鼓大作,当时闯军李自成成功攻入北京宫殿,明朝朝廷危在旦夕;崇祯见大势已去,赐周后及袁妃三尺红罗之后,不顾周世显的哀求,命令长平上殿殉国。骨肉之情难分难离;仓促之间,崇祯误杀昭仁公主,而长平公主则中剑倒地未死,被周锺发现,因而把她抱回家中去了。崇祯亦在手刃众皇女后,自缢煤山

改朝换代之后,长平公主就匿藏周锺家中养伤,并得周锺女儿瑞兰悉心照顾,然周锺儿子宝伦是个贪图名利之人,打算出卖长平公主于清主以求荣禄。长平公主得知阴谋后万念俱灰,幸有瑞兰献移花接木之计,命维摩庵主持以意外身亡的道姑慧清身份和长平公主对调,周锺和宝伦遂以为长平公主经已去世,公主得以逃离险境。周世显闻得公主死讯,乃寻至周府乞求长平尸首,却饱受周氏父子奚落,瑞兰不屑父兄所为故借词避居紫玉山房。

化身慧清的长平公主上山拾柴时,庵外巧遇周世显,世显虽然百试是否长平公主本人,但她绝不相认。在庵中观音像下,周世显继续尽力追问,最后以自杀要胁,才得长平公主不堪他苦心一片,终向他表露身份。二人相约当晚于紫玉山房重聚,谁不知二人行踪被维摩庵新主持识破,并呈报周锺知道。周锺得知后赶赴维摩庵,要求周世显接长平公主回皇宫中面圣。

瑞兰在紫玉山房点上龙凤烛,以示庆贺世显及长平公主重聚之喜。世显携同周锺父子及清室宫女到紫玉山房以作准备迎接公主之举。长平公主接见周世显时,以为他也是卖国求荣,因而大受刺激,拈银簪威胁刺目。经世显解释,长平知道及明白世显实深思熟虑,以公主回朝作为厚葬崇祯及救出太子作交换条件;长平公主随即写表,二人并誓言在成事之后共赴黄泉。

周世显面见帝时,为公主回朝展开谈判,清帝为求安抚前朝(明朝)人心,于是一一答应,包括安葬前朝先帝及释放前朝太子等等要求。长平公主终肯上殿面见,并表示接纳及感谢清帝安排,与周世显完婚。

洞房花烛夜,长平公主和周世显在当初选婿及定情的含樟树下完婚,其后二人一同仰毒,双双自杀殉国。

历史

黄氏原版

《帝女花》原作者是清代黄燮清,生于1805年,原名宪清,字韵甫,一字韵珊,别署吟香诗航立人。道光乙未(1835年)举人,因多次会试落第,后充任实录馆誊录,庚申年(1860年)后,出为县令,再调任松滋知县,未几卒于1864年。

《帝女花》是黄燮清年轻时的作品,撰于道光壬辰(1832年)年乡试落第之后,刊刻于翌年秋天。晚年因为“自悔少作,忏其绮语”,把所有刊刻的剧作毁板不存。同治四年(1865年),他的连襟宗景藩,在他死后的第二年重新刊刻。光绪辛巳年(1881年),黄燮清的女婿冯肇又再刊刻了一次。

《帝女花》的创作,基于甲申之变的历史,除此之外亦包含黄燮清落第后的不平。其兄黄际清在《帝女花跋》中说:“岁壬辰,秋闱报罢,益放浪词酒,陈子琴斋,将发其郁以观其才,请传坤兴故事。”尽管《帝女花》故事中充满对清廷的歌颂,其中兴亡的感慨可能是别有寄托。

唐氏改编

《帝女花》刊刻之后,即传到日本。因故事哀艳,正符合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所以得到日本人的重视,传演不辍。直到五十年代依然受到观众欢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帝女花》自日本传回上海上演,一时颇受重视。而唐涤生改编《帝女花》的念头,可能出于任剑辉和白雪仙的建议。五十年代初,任、白同组鸿运剧团,工馀之暇,同游日本,看到《帝女花》的演出,因此收集材料带回香港

唐涤生看到的《帝女花》剧本只是断简残篇,所以改编时有难于措手之感(见仙凤鸣剧团第七届班《西楼错梦》特刊,唐涤生文)。为此他做过较细致的历史考证,致使改编所花的时间较长。如参考过包括《明纪》、《公主列传》、《流寇传》、《明外史》、《明正略》、《通鉴纪事本末》等史料。(《帝女花特刊》第18—19页)

唐涤生改编的《帝女花》,并不像黄燮清一样依循正史的记载来铺排情节。作品的基调显然受孔尚任的《桃花扇》影响,站在反清的立场来描写长平公主和周世显的节烈。把长平公主和周世显的对立面,由李闯改为清廷,使主要矛盾,变成反对民族压迫,大大加强了斗争的正义性。

为了丰富舞台动作,加强矛盾冲突,改动和增添了不少情节。《帝女花》粤剧改编本前段情节,与黄燮清的原本基本相同,只是把周世显被册封为驸马,改为是长平公主自己的选择,加强了长平公主和周世显两人的爱情基础。长平公主选周世显为夫婿,是因为周世显是一个有为的爱国青年,这又把两人的爱情建基于爱国的情操之上。

改编本还安排周世显正式受封之日,恰好是皇城被攻破,长平公主被赐死的时候,周世显正在金殿上与崇祯皇帝力争,使第二场《香劫》的亡国悲剧更深刻地表现出崇祯的苍凉,长平公主的愿赴国难,周世显的勇于就死,使周世显和长平公主因亡国而分离的“枢纽矛盾”得到提升和确定。由于主要矛盾的改变,因此,全剧后半部情节与传奇本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1. 陈守仁. 粤剧音乐的探讨.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硏究计划. 2001. ISBN 978-962-8104-10-9. 
  2. 凝视死亡: 死与人间的多元省思.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7–. ISBN 978-962-996-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