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康日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康日知'''( ?-785年 [1] ),字日知,西域康居(今撒马尔罕),粟特族。唐朝中期将领,左武卫大将军康植之孙,户…”)
 
 
行 1: 行 1:
'''康日知'''( ?-785年 [1]  ),字日知,西域康居(今撒马尔罕),粟特族。唐朝中期将领,左武卫大将军[[康植]]之孙,户部尚书[[康孝义]]之子。
+
<p style="text-indent:2em;">'''康日知'''( ?-785年<ref>《宝刻丛编·康日知墓志》</ref> ),字日知,西域康居(今撒马尔罕),粟特族。唐朝中期将领,左武卫大将军[[康植]]之孙,户部尚书[[康孝义]]之子。
 
* 骁勇善战,成为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部将,授赵州刺史。
 
* 骁勇善战,成为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部将,授赵州刺史。
 
* 建中二年(781年),平定[[李惟岳]]叛变,效忠朝廷,授深赵观察使。
 
* 建中二年(781年),平定[[李惟岳]]叛变,效忠朝廷,授深赵观察使。
 
* 兴元六年(784年),授予同州刺史、奉诚军节度使,迁河中节度使用、检校左仆射,册封会稽郡王。
 
* 兴元六年(784年),授予同州刺史、奉诚军节度使,迁河中节度使用、检校左仆射,册封会稽郡王。
 
* 贞元五年(789年),卒于任上,追赠太子太师。
 
* 贞元五年(789年),卒于任上,追赠太子太师。
<p style="text-indent:2em;">
+
 
 
==基本信息 ==
 
==基本信息 ==
 
{|
 
{|
[[File:2gxoysc2ebo.jpg|缩略图|右|[http://www.fox2008.cn/d/file/img/22/2gxoysc2ebo.jpg 原图链接][http://www.fox2008.cn/Article/List/4926.html 来自 中学生读书网]]]
+
[[File:U=1280793016,1437269853&fm=173&app=25&f=JPEG.jpg|缩略图|右|[https://t11.baidu.com/it/u=1280793016,1437269853&fm=173&app=25&f=JPEG?w=640&h=670&s=B59EA57FC28173F34295E97403001068 原图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040248396546467&wfr=spider&for=pc 来自 最热门事件]]]
|-
 
| 姓名    裴叔业  
 
---------------------------------------------------------------------------------
 
 
|-
 
|-
字号      字叔业       
+
姓名      康日知   
 
---------------------------------------------------------------------------------
 
---------------------------------------------------------------------------------
 
|-
 
|-
民族      鲜卑      
+
字号      字日知      
 
---------------------------------------------------------------------------------
 
---------------------------------------------------------------------------------
 
|-
 
|-
官职      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魏)   
+
民族      粟特族       
 
---------------------------------------------------------------------------------
 
---------------------------------------------------------------------------------
 
|-
 
|-
爵位      武昌县伯(齐)→兰陵郡公(魏)   
+
官职      晋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
 
---------------------------------------------------------------------------------
 
|-
 
|-
追赠      开府仪同三司(魏)      
+
爵位      会稽郡王   
 
---------------------------------------------------------------------------------
 
---------------------------------------------------------------------------------
 
|-
 
|-
谥号      忠武(魏)      
+
追赠      太子太师      
 
---------------------------------------------------------------------------------
 
---------------------------------------------------------------------------------
 
|-
 
|-
| 出生地    河东闻喜 (今 山西闻喜县
+
| 出生地    西域康居 (今 撒马尔罕
 
---------------------------------------------------------------------------------
 
---------------------------------------------------------------------------------
 
|-
 
|-
| 出生时间   438年     
+
| 出生时间   不详     
 
---------------------------------------------------------------------------------
 
---------------------------------------------------------------------------------
 
|-
 
|-
| 去世时间   500 年 
+
| 去世时间   785 年 
 
---------------------------------------------------------------------------------
 
---------------------------------------------------------------------------------
 
|-
 
|-
| 所处时代    南北 朝     
+
| 所处时代    朝     
 
---------------------------------------------------------------------------------
 
---------------------------------------------------------------------------------
 
|-
 
|-
| 主要成就    屡破北魏       
+
| 主要成就    唐朝中期将领      
 
---------------------------------------------------------------------------------
 
---------------------------------------------------------------------------------
 
|}
 
|}
 +
== 人物生平 ==
 +
<p style="text-indent:2em;">祖籍西域康国(即萨末建、飒彳未建,今撒马尔罕)。后内迁定居灵州,便以灵州为籍贯。祖父[[康植]]在开元九年(721年),曾跟随朔方大总管[[王睃]],在参加征讨突厥康待宾部,收复鲁、丽、含、塞、依、契6胡州的历次战斗中,立有战功,受到[[唐玄宗]]的召见,提升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天山县男。<ref>《新唐书·康日知传》:康日知,灵州人。祖植,当开元时,缚康待宾,平六胡州,玄宗召见,擢左武卫大将军,封天山县男。</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康日知青年从军,在成德(今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部下做一名军官,官至赵州(今河北赵县境内)刺史。 
 +
<p style="text-indent:2em;">建中二年(781年),李宝臣死,儿子[[李惟岳]]自请继承节度使,朝廷不批准,于是他就勾结淄青(今山东东平境内)[[李正已]]和魏博(今河北大名)[[田悦]]等地方割据势力联合叛变。康日知坚守赵州,不与叛军同流合污,拒不听从李惟岳的将令,与别驾[[李濯]]和部将们“[[渫血为盟]]”,决心继续效忠朝廷。于是李惟岳就命令兵马使[[王武俊]]等率部攻打赵州,康日知站在城头上大声劝告王武俊道:田悦攻打邢台,死伤惨重,没有得手。我赵州要比邢台城更为坚固,你来攻城也是徒劳的。并质问王武俊:“使者赍诏喻中丞,中丞奈何负天子,从小儿跳梁哉?”王武俊听了康日知一番忠告的话以后,感到大为震惧和后悔,也就立即悬崖勒马,反戈杀死李惟岳,向朝廷献城反正。
 +
建中三年(782年)二月,德宗为奖赏康日知的谋略,升授他为赵州刺史、深赵(今河北深县)都团练观察使,赐实封食邑二百户。
 +
建中四年(783年),王武俊出尔反尔,又勾结幽州(今北京地区)朱滔、魏博田悦,共同再举叛旗,自立为王。又一次派遣部将张钟葵攻打康日知镇守的赵州城,被康日知击败。 <ref>《新唐书·康日知传》:会武俊拒命,遣将张钟葵攻赵州,日知破之,上俘京师。</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康日知升任奉诚军(今陕西大荔)节度使、同州刺史。
 +
<p style="text-indent:2em;">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唐德宗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康日知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河中节度使[[浑瑊]]、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奉国军节度使[[骆元光]]、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渭北节度使唐朝臣大将陪同祭祀。
 +
<p style="text-indent:2em;">此后又改任晋绛(今山西临汾)节度使,累加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爵会稽郡王。<ref>《新唐书·康日知传》:兴元元年,以深赵益成德,徙日知奉诚军节度使,又徙晋绛,加累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贞元五年(789年)十二月,康日知病故。获赠太子太师。<ref>《新唐书·康日知传》:贞元初卒,赠太子太师。</ref>
 +
 +
== 史籍记载 ==
 +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十三》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362205/6863zBoxWSBCV8XhdkNoDkvQjh3sOUrg-IXOuAHdOAJwyzKpW5nXDWPudNKLNjnZj3SYfBYaI9A8ddYH5f2Ezcz57pTxzTjDa3CAAutx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十三》.国学导航.2019-08-05]</ref>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 重复<ref name="MYT"> 
+
 
[[Category: 三国两晋南北 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
[[Category: 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於 2021年2月8日 (一) 17:17 的最新修訂

康日知( ?-785年[1]),字日知,西域康居(今撒馬爾罕),粟特族。唐朝中期將領,左武衛大將軍康植之孫,戶部尚書康孝義之子。

  • 驍勇善戰,成為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部將,授趙州刺史。
  • 建中二年(781年),平定李惟岳叛變,效忠朝廷,授深趙觀察使。
  • 興元六年(784年),授予同州刺史、奉誠軍節度使,遷河中節度使用、檢校左僕射,冊封會稽郡王。
  • 貞元五年(789年),卒於任上,追贈太子太師。

基本信息

姓名    康日知  
字號    字日知      
民族    粟特族      
官職    晉絳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爵位    會稽郡王  
追贈    太子太師     
出生地   西域康居(今撒馬爾罕)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785年 
所處時代   唐朝   
主要成就   唐朝中期將領   

人物生平

祖籍西域康國(即薩末建、颯彳未建,今撒馬爾罕)。後內遷定居靈州,便以靈州為籍貫。祖父康植在開元九年(721年),曾跟隨朔方大總管王睃,在參加征討突厥康待賓部,收復魯、麗、含、塞、依、契6胡州的歷次戰鬥中,立有戰功,受到唐玄宗的召見,提升為左武衛大將軍,封天山縣男。[2]

康日知青年從軍,在成德(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李寶臣部下做一名軍官,官至趙州(今河北趙縣境內)刺史。

建中二年(781年),李寶臣死,兒子李惟岳自請繼承節度使,朝廷不批准,於是他就勾結淄青(今山東東平境內)李正已和魏博(今河北大名)田悅等地方割據勢力聯合叛變。康日知堅守趙州,不與叛軍同流合污,拒不聽從李惟岳的將令,與別駕李濯和部將們「渫血為盟」,決心繼續效忠朝廷。於是李惟岳就命令兵馬使王武俊等率部攻打趙州,康日知站在城頭上大聲勸告王武俊道:田悅攻打邢台,死傷慘重,沒有得手。我趙州要比邢台城更為堅固,你來攻城也是徒勞的。並質問王武俊:「使者齎詔喻中丞,中丞奈何負天子,從小兒跳梁哉?」王武俊聽了康日知一番忠告的話以後,感到大為震懼和後悔,也就立即懸崖勒馬,反戈殺死李惟岳,向朝廷獻城反正。 建中三年(782年)二月,德宗為獎賞康日知的謀略,升授他為趙州刺史、深趙(今河北深縣)都團練觀察使,賜實封食邑二百戶。 建中四年(783年),王武俊出爾反爾,又勾結幽州(今北京地區)朱滔、魏博田悅,共同再舉叛旗,自立為王。又一次派遣部將張鍾葵攻打康日知鎮守的趙州城,被康日知擊敗。 [3]

興元元年(784年)正月,康日知升任奉誠軍(今陝西大荔)節度使、同州刺史。

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唐德宗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康日知與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河中節度使渾瑊、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奉國軍節度使駱元光、邠寧節度使韓游瑰、渭北節度使唐朝臣大將陪同祭祀。

此後又改任晉絳(今山西臨汾)節度使,累加至檢校尚書左僕射,封爵會稽郡王。[4]

貞元五年(789年)十二月,康日知病故。獲贈太子太師。[5]

史籍記載

  •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十三》 [6]

參考資料

  1. 《寶刻叢編·康日知墓誌》
  2. 《新唐書·康日知傳》:康日知,靈州人。祖植,當開元時,縛康待賓,平六胡州,玄宗召見,擢左武衛大將軍,封天山縣男。
  3. 《新唐書·康日知傳》:會武俊拒命,遣將張鍾葵攻趙州,日知破之,上俘京師。
  4. 《新唐書·康日知傳》:興元元年,以深趙益成德,徙日知奉誠軍節度使,又徙晉絳,加累檢校尚書左僕射,封會稽郡王。
  5. 《新唐書·康日知傳》:貞元初卒,贈太子太師。
  6.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十三》.國學導航.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