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紘[hóng](153年-212年),字子綱,徐州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人。東漢末年吳國謀士,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

  • 他曾被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闢為掾屬,皆不就,避難江東。
  • 孫策平定江東前,親自多次登門邀請,張紘出仕為官。孫權即位時,建議孫權遷都秣陵。
  • 建安十七年,病逝,時年六十歲,孫權為之流涕。

基本信息

姓名    張紘  
字號    字子綱     
民族    漢      
官職    侍御史、長史、正議校尉
出生地   徐州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
出生時間  153年   
去世時間   212年
所處時代   東漢   
主要成就   建議孫權遷都秣陵、輔佐孫策平定江東、上書使曹操取消伐吳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 張紘年輕時遊學京都,曾跟博士韓宗學習《易經》和歐陽《尚書》,又到外黃跟濮陽闓學習《韓詩》、《禮記》和《左氏春秋》,後回到本郡,被薦舉為茂才,當時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闢為掾屬,拒絕應召,避亂江東。
  • 孫策創建基業時,張紘前往投靠。孫策表為正議校尉,跟隨孫策征伐丹楊。孫策親臨戰鬥前線,張紘勸諫說:「主將是籌謀劃策的角色,三軍命運全依託於他,不可輕率行動,親身與區區小寇對陣相鬥。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幹,符合天下的願望,不要讓全國上下為您的安危而擔心受嚇。」

擘畫江東

  • 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咨以世務,曰:「方今漢祚中微,天下擾攘,英雄俊傑各擁眾營私,未有能扶危濟亂者也。先君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卒為黃祖所害。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陽,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仇雪恥,為朝廷外藩。君以為何如?」紘答曰:「既素空劣,方居衰絰之中,無以奉贊盛略。」策曰:「君高名播越,遠近懷歸。今日事計,決之於君,何得不紆慮啟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仇得報,此乃君之勛力,策心所望也。」因涕泣橫流,顏色不變。紘見策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陽,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仇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策曰:「一與君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於君,策無復回顧之憂。[1]

英偉君子

  • 張紘與張昭並與參謀,孫策常令一人居守,一人從征討。後來呂布偷襲攻取徐州,趁機擔任徐州牧,不想讓張紘跟着孫策做事。呂布追舉張紘為茂才,(派人)傳送文書徵召張紘。張紘內心討厭呂布,認為屈身做呂布的屬下是很恥辱的事情。孫策也十分看重珍惜張紘,想要用他來輔佐自己,不讓張紘去。說:「海中出產明珠,所存在的地方才當作是寶物。楚國有人才,晉國可以任用。英武偉岸的君子,被所結交的人珍愛,為什麼一定要從本州搜尋人才呢?」

心戀舊恩

  • 紘至,與在朝公卿及知舊述孫策材略絕異,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時曹公為司空,欲加恩厚,以悅遠人,至乃優文褒崇,改號加封,辟紘為掾,舉高第,補侍御吏,後以紘為九江太守。張紘心戀孫策的舊恩,思還反命,以疾固辭。[2]

欣然獨笑

  • 紘既好文學,又善楷篆書,嘗與孔融書,自書。融遺紘書曰:「前勞手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3]

文理意正

  • 孫策派張紘奉獻奏章到許昌,擔任侍御史。少府孔融親近友善。曹操聽說孫策去世,打算趁江東舉喪期間進行征伐,張紘進行勸諫,認為乘人喪事而用兵,既有違傳統的道義,如果攻而不勝,還會使兩方結仇而丟棄往日盟好,不如藉此機會厚待江東。曹操聽取了意見,表任孫權為討虜將軍,兼會稽太守。曹操想讓張紘勸引孫權歸降,外任張紘為會稽東部都尉。 陳琳著有《武庫賦》,張紘讀後寫信稱讚陳琳的文才。陳琳說王朗(字景興)與張紘及張昭兩人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 孫權剛剛統事時,正當盛年,吳夫人以外部多難,深懷憂慮勞苦,多次感謝張紘,囑咐他們的輔助之義。張紘立即上書答謝,思索的唯有補過誤。每當有秘密的計謀,與四方結交,經常由張紘和張昭負責起草。 張紘以孫堅擊破董卓,扶持漢室的功勞和孫策平定江東,建立大業寫了一篇銘記頌揚。寫完後呈給孫權,孫權閱讀悲痛傷感,說:「君真了解我家的經歷啊。」

共施經略

  •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任命張紘為長史,隨軍征討合肥。孫權率領輕騎準備親自前往突擊敵人,張紘勸諫說:「兵器即是兇器,戰爭即是兇險。現如今您依恃旺盛雄壯的氣勢,輕視強大凶暴的敵人,三軍將士,無不寒心,雖說斬敵將奪敵旗,威震敵軍,但這只是偏將的責任,而不是主帥所幹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賁、夏育那樣的勇猛魯莽,胸懷成為王霸的大計。」孫權接受了他的建議而放棄了行動。
  • 回師後,第二年孫權準備再次出兵,張紘又勸諫說:「自古以來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雖有皇靈輔佑在上,文德傳揚於下,也要依靠武功來昭其勳績。然而武功貴在因時而取,然後才建樹威勢。如今您正遭遇漢家四百年未有之厄運,有扶助危難之功業,理當暫且隱伏偃息軍隊,廣泛開墾農耕,任賢使能,務須崇尚寬和仁惠政策,順應天命來施行誅討,這樣就可以不勞師動眾而天下平定。」於是孫權便停止了軍事行動。[4]

臨終囑咐

  • 張紘建議應當離開吳郡移都秣陵,孫權依從其說。孫權讓張紘回吳郡接來家眷,走在半路上張紘病逝。臨死前,他授意兒子張靖給孫權留下書箋說:「自古以來有國有家之人,都想修治德政來興隆盛世,至於他們的治理,大多沒有理想的結果。並非沒有忠臣良將相輔佐,不是不明白治國的根本,而是由於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惡情感,不善於聽取意見。人之常情是畏難趨易,喜好相同的意見而討厭不同的意見,這與治世法則正好相反。《易傳》有言『從善如登山,學壞如崩山』,是說學好不容易。君主繼承數代相傳的基業,憑藉自然的趨勢,掌握着駕御群臣的八柄權威,樂於做好做的事、聽好聽的話,無須向他人索求什麼,而忠臣心懷難於進用的治國之術,說出逆耳的忠言,兩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當然嗎?不合就會產生隔閡,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虛而入,君主就會被假忠迷惑眼睛,貪戀小人的恩愛,於是賢愚混雜,長幼失序,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是人情關係擾亂了正常的統治秩序。故此聖明的君主醒悟到這一點,如饑似渴地尋求賢才,不厭其煩地接受忠諫,克制感情、減抑情慾,為了道義而割捨恩愛,在上者無偏頗錯誤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絕了非分之念。您應當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鋒芒,以成就仁義澤被天下的大業。」
  • 建安17年,張紘卒,時年六十。孫權看了他的遺書涕泣交流。張紘著有詩賦銘誄十多篇。[5]

人物評價

  • 孔融:前勞手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
  • 陳琳:自仆在河北,與天下隔,此間率少於文章,易為雄伯,故使仆受此過差之譚,非其實也。今景興在此,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 陳壽:張紘文理意正,為世令器,孫策待之亞於張昭,誠有以也。
  • 孫元晏:東部張公與眾殊,共施經略贊全吳。陳琳漫自稱雄佰,神氣應須怯大巫。
  • 蕭常:紘與昭,號二張;紘柔克,昭純剛。紘先死,德不亡,昭後死,譽益彰。

史料記載

  • 《三國志》引《吳書》
  • 《三國志集解》王懋竑: 《吳書》曰「權初統事,太夫人屬以輔助之義,常令紘與張昭草創撰作」,蓋猶如策指,時未之部也。後權遣紘之部,當在建安七年太夫人卒後。至十二年征黃祖,使令紘居守,遙領所部。十三年秋九月後,操東下,紘不與議,則破黃祖後紘又遠之部矣。十二月,權以紘為長史,從征合肥,是時張昭別將兵攻當塗,是已罷長史也。《吳書》又曰「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則權之外尊禮而內疎之,亦與昭同。紘以十七年卒,留牋與權,大抵為昭言,亦自況也。(孫)權之不及(孫)策,此又一征矣。[6]


參考資料

  1. 《三國志》引《吳書》: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 .三國志集解
  2. 《三國志》引吳書:紘至,與在朝公卿及知舊述孫策材略絕異,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時曹公為司空,欲加恩厚,以悅遠人,至乃優文褒崇,改號加封,辟紘為掾,舉高第,補侍御吏,後以紘為九江太守。紘心戀舊恩,思還反命,以疾固辭。 .三國志集解
  3. 《三國志》引《吳書》:紘既好文學,又善楷篆書,嘗與孔融書,自書。融遺紘書曰:「前勞手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 .三國志集解
  4. 《三國志》:既還,明年將復出軍,紘又諫曰:「自古帝王受命之君,雖有皇靈佐於上,文德播於下,亦賴武功以昭其勛。然而貴於時動,乃後為威耳。今麾下值四百之厄,有扶危之功,宜且隱息師徒,廣開播殖,任賢使能,務祟寬惠,順天命以行誅,可不勞而定也。」於是遂止不行。
  5. 《三國志》:紘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病卒。臨困,授子靖留箋曰:「自古有國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於其治,多不馨香。非無忠臣賢佐暗於治體也,由主不勝其情,弗能用耳。夫人情憚難而趨易,好同而惡異,與治道相反。《傳》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言善之難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據自然之勢,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歡,無假取於人;而忠臣挾難近之術,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雖)則有釁,巧辯緣間,眩於小忠,戀於恩愛,賢愚雜錯,長幼失敘,其所由來,情亂之也。故明君悟之,求賢如饑渴。受諫而不厭,抑情損欲,以義割恩,上無偏謬之授,下無希冀之望。宜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時年六十卒。權省書流涕。紘著詩賦銘誄十餘篇。
  6. 《三國志集解》:權更以為輔吳將軍,改封婁侯,外雖尊寵,而實疏遠之。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陳壽之評允矣。 《吳書》曰「權初統事,太夫人屬以輔助之義,常令紘與張昭草創撰作」,蓋猶如策指,時未之部也。後權遣紘之部,當在建安七年太夫人卒後。至十二年征黃祖,使令紘居守,遙領所部。十三年秋九月後,操東下,紘不與議,則破黃祖後紘又遠之部矣。十二月,權以紘為長史,從征合肥,是時張昭別將兵攻當塗,是已罷長史也。《吳書》又曰「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則權之外尊禮而內疎之,亦與昭同。紘以十七年卒,留牋與權,大抵為昭言,亦自況也。(孫)權之不及(孫)策,此又一征矣。 .三國志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