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彭盛,(1912—1999)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连长、连长、科长、特派员、医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供给部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兼直工部长,兵团后方办事处政治委员、组织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因病于1999年9月8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8岁。
简介
(1912—1999)江西省万载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国际师连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保卫队队长、管理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卫生部兵站医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卫生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后方办事处政治委员、组织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大连第一疗养院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彭盛同志,因病于1999年9月8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8岁。
生平事迹
红小鬼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少共国际师
1933年8月5日成立于江西博生县(今宁都县),由周恩来亲自授旗。全师共一万余人,党团员占70%,下辖三个团,归红一方面军总部直接指挥。
第五次反“围剿”前,为了扩大红军,进一步激发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在红军总政治部和共青团中央的倡议下,经党中央批准,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1]。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中央苏区1万多名青少年踊跃报名。为了把这些初离家门的娃娃培养成能征善战、作风过硬的战士,“少共国际师”成立后,随即投入了战斗训练。中央军委任命陈光为师长(后为吴高群、曹里怀、彭绍辉),冯文彬任政治委员(后为肖华、罗华明)。部队中许多红小鬼,人还没有枪高,起初是用各自带来的红缨枪,后来才陆续开始练习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
1933年12月,在黎川东南的团村战斗中,敌人以三个师的兵力发动了进攻。“少共国际师”和三师一部从左翼钳击敌人。肖华和师长吴高群冒着敌人的炮火,深入前沿指挥。傍晚,战斗将要结束时,吴高群正在指挥所旁的一棵大树下观察敌情,忽然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他的头部和腰部七八处负伤,英勇牺牲,年仅二十三岁。肖华热泪盈眶,他带领战士们向烈士宣誓: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把“少共国际师”的光荣旗帜永远打下去!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不久,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军委决定对全军进行整编。“少共国际师”和红一军团主力合并,分别编入红1师和红2师。至此,这支存在不到一年半的“少共国际师”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战斗历程。陈正湘、谷广善、何廷一[2]、黄定基、江拥辉、李景瑞、彭盛、宋景华、孙文采、谭云开、吴岱、谢明、杨思禄、袁佩爵、赵复兴……这些从“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红小鬼”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领。
视频
彭盛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少共国际师”,搜狐,2019-07-23
- ↑ 红色记忆丨闽西长汀籍开国将军何廷一:“红小鬼”长征路上枪伤未愈却“让马”,搜狐,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