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擁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擁輝(1917年—1991年2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1]江西瑞金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91年2月13日,在瀋陽逝世,享年74歲。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時期

193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1年至1933年,任江西省瑞金縣葉坪鄉兒童團長、區少先隊區隊長。

1933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少共國際師四十三團通信員,紅一軍團保衛局學員、巡視員。參加了長征

1935年5月,任紅一軍團一師二團副特派員。同年7月,任紅一軍團二師四團特派幹事、二師特派幹事。

1936年7月,任紅一軍團二師直屬隊特派員。

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和直羅鎮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保衛局巡視員。

1938年10月,任一一五師六八六團二營政治幹事。

1939年1月,任一一五師六八六團二營政治教導員。

1939年7月,任六八六團政治委員。

1940年1月,任六八六團一大隊政治委員。

1940年6月,任魯南支隊六團副政治委員。同年10月,任教導五旅十三團政治處主任。

1942年5月,任教導五旅十四團代政治委員。

1943年3月,任濱海軍區十三團一營政治教導員,同年7月,任一營營長。

1944年3月,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黨校學員。

1944年12月,任濱海軍區十三團團長。

參加了午城井溝、陸房突圍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一師二團團長。同年夏,任一師副師長。

1947年5月,任一師代師長。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師長、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一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二師師長。

1949年8月,任解放軍第三十八軍參謀長、副軍長。

參加了臨江、遼瀋、平津、渡江、廣西等戰役。

建國之後

1950年10月19日,赴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八軍副軍長。

1952年8月,任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陸軍第三十八軍代軍長。

1953年5月,任陸軍軍長。7月,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前離朝回國。

1957年8月,任瀋陽軍區副參謀長。

1958年5月,兼瀋陽衛戍區副司令員。

1960年5月,任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

1960年8月,在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一期學習。

1962年6月,任旅大警備區司令員。

1964年8月,任瀋陽軍區參謀長。10月,任軍區黨委常委,

1968年5月,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9月,任軍區黨委副書記。

1983年10月,任福州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985年,離休。

是中共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三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1年2月13日,在瀋陽逝世,享年74歲。

主要作品

組織撰寫《三十八軍在朝鮮[2]

視頻

江擁輝 相關視頻

記者再走長征路 江西瑞金 探訪葉坪革命舊址群
抗美援朝戰爭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