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彭盛,(1912—1999)江西省萬載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副連長、連長、科長、特派員、醫院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供給部政治委員、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長兼直工部長,兵團後方辦事處政治委員、組織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政治委員等職。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因病於1999年9月8日在大連逝世,享年88歲。
簡介
(1912—1999)江西省萬載縣人。一九三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少共國際師連長,紅一方面軍保衛局保衛隊隊長、管理科科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衛生部兵站醫院政治委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一旅衛生部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供給部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第十九兵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九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後方辦事處政治委員、組織部部長,志願軍後勤部政治委員,瀋陽軍區大連第一療養院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彭盛同志,因病於1999年9月8日在大連逝世,享年88歲。
生平事跡
紅小鬼
在紅軍長征隊伍中,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儘管都還是些娃娃,卻跟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在跋涉中漸漸成長,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出一曲曲生命的壯歌。
少共國際師
1933年8月5日成立於江西博生縣(今寧都縣),由周恩來親自授旗。全師共一萬餘人,黨團員占70%,下轄三個團,歸紅一方面軍總部直接指揮。
第五次反「圍剿」前,為了擴大紅軍,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軍參戰的熱情,在紅軍總政治部和共青團中央的倡議下,經黨中央批准,建立「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1]。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中央蘇區1萬多名青少年踴躍報名。為了把這些初離家門的娃娃培養成能征善戰、作風過硬的戰士,「少共國際師」成立後,隨即投入了戰鬥訓練。中央軍委任命陳光為師長(後為吳高群、曹里懷、彭紹輝),馮文彬任政治委員(後為肖華、羅華明)。部隊中許多紅小鬼,人還沒有槍高,起初是用各自帶來的紅纓槍,後來才陸續開始練習射擊、投彈、刺殺等技術。
1933年12月,在黎川東南的團村戰鬥中,敵人以三個師的兵力發動了進攻。「少共國際師」和三師一部從左翼鉗擊敵人。肖華和師長吳高群冒着敵人的炮火,深入前沿指揮。傍晚,戰鬥將要結束時,吳高群正在指揮所旁的一棵大樹下觀察敵情,忽然一顆炸彈在附近爆炸,他的頭部和腰部七八處負傷,英勇犧牲,年僅二十三歲。肖華熱淚盈眶,他帶領戰士們向烈士宣誓: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把「少共國際師」的光榮旗幟永遠打下去!
1935年遵義會議後不久,為了提高部隊戰鬥力,軍委決定對全軍進行整編。「少共國際師」和紅一軍團主力合併,分別編入紅1師和紅2師。至此,這支存在不到一年半的「少共國際師」走完了短暫而光輝的戰鬥歷程。陳正湘、谷廣善、何廷一[2]、黃定基、江擁輝、李景瑞、彭盛、宋景華、孫文采、譚雲開、吳岱、謝明、楊思祿、袁佩爵、趙復興……這些從「少共國際師」走出來的「紅小鬼」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成長為共和國的開國將領。
視頻
彭盛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界軍事史上罕見的「少共國際師」,搜狐,2019-07-23
- ↑ 紅色記憶丨閩西長汀籍開國將軍何廷一:「紅小鬼」長征路上槍傷未愈卻「讓馬」,搜狐,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