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偃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偃王

徐偃王姓,是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徐国的国君。他在位的时期,徐国非常强盛,疆域一直扩张到今江苏、安徽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东夷传》:“地方五百里”,向他进贡“三十有六国”[1]

徐偃王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在这一时期,有36个徐国的邻国向徐朝贡。国力强盛了之后,徐偃王大举进攻周朝首都,迫使周穆王“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2]后周穆王亲征,并借助楚国军力打败徐国[3],此后徐偃王于彭城武原县(今江苏徐州市邳州市戴庄镇武原故城)一带山林隐居(一说被周军所杀)。葬在鄞县东钱湖畔[4]。周穆王封其子孙为徐子,继续统治徐国。

对于楚国讨伐徐偃王一事,韩非子提到“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但是荆文王在位的年代与周穆王在位的年代相去甚远,可见周穆王未曾亲征徐偃王,徐偃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徐国国君。而春秋左氏传又指徐国被吴国所灭,得以知之楚王此次伐灭的仅是徐王而非徐国。甚至还有人认为,徐偃王实为宋王偃,偃称王时宋国已经迁都于原徐国境内的彭城,这跟魏国国君迁都大梁后自称梁王是相似的理念。[5]

生平

博物志》有载:“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独孤母有犬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独孤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这段话说的是徐偃王出生的经历:徐国有宫女产下一个肉球,被认为不吉祥,就把肉球扔到溪流岸边。有位叫独孤母的人养的一条叫“鹄苍”的狗跑到溪流岸边,把肉球叼了回来。独孤母觉得奇怪,为肉球保暖加温,结果产出一个男婴来。此婴儿出生之时“其状偃仰,故称偃焉”(荀子语)。徐国宫中听说后,把婴儿抱回宫里抚养。这婴儿就是后来的偃王诞。

有关徐偃王离奇的诞生过程,诸多典籍有记载,大同小异。这个经历与哪吒相类,哪吒出生时也是一个肉球。独孤母又作孤独母,鹄苍也作鹄仓、后苍。《博物志》说,鹄仓死时,“头生角而九尾,盖黄龙也”。现今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乡境内犹存埋葬鹄仓的坟墓,名“狗垄”或“龙墩”,又名“鹄苍冢”。当地百姓世世代代对鹄苍十分崇敬,逢年过节都为其冢祭扫添土。

徐偃王的出生过程还与后稷相若。后稷是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有一天,帝喾元妃姜嫄趋郊信步而游,踩上巨人足印,遂怀孕。后来姜嫄生产,“惊其胎生如卵”,以为是妖物,就把这肉卵丢弃了,但每每得到牛马鸟等庇护。肉卵破开得一子,因屡遭遗弃,故起名“弃”。后稷为农耕始祖,地位崇高,后人祭祀不绝。

徐偃王出生过程奇异,且有异相。《尸子》载,徐偃王“有筋而无骨”,大概是说他的身体非常柔韧,就像没有骨头一样。《荀子非相》中说:“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意思是说,徐偃王的眼睛很大,可以与马眼相比(也有说为“目可瞻焉”,“焉”通“颜”,意思是说眼睛可看到自己的额头,“马”与“焉”字形相似,故误“焉”为“马”。或应为“目可瞻焉”,双眼远视之意,“焉”为语气虚词)。北宋《徐氏谱》曰:“偃王名诞,左手握拳,七岁始开,掌有‘偃’字纹”。这又是一件奇异之事了。至此,徐偃王之“偃”,已有两个说法。

嬴诞不只生有异相,且有异秉。《尸子》云:嬴诞“性多怪,没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多列于庭。”他喜欢上山下水抓怪物,把抓来的怪物制作成标本摆列在庭院里。此大概是说嬴诞有研究动物之爱好,类于先祖伯益从事动物驯化管理之奇能。[6]

以仁治国

在周王朝和齐、鲁等国的挤压之下,徐国不断南徙,到达淮泗流域。徐国国君励精图治,国力不断强大,乃居东方各国和部落的领袖地位。在周康王时,徐国曾率领九夷反周。《后汉书.东夷传》对此有记载:“康王之时,肃慎复至,后徐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九夷,东方各少数民族部落的总称。《独异志》称嬴诞“有圣德”,二十三岁(有个说法:嬴诞十七岁时已饱读诗书,二十三岁继位为君,也有说二十岁即位为君。因未查到实据,录之以备考)继位为国君后,即内修德政,外结友邦,且与宗主国也加强了联络。周穆王六年春,“徐子来朝,锡命为伯”(《竹书纪年》),因徐国力量强大,“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有了周王朝的明确授权,徐偃王一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着力与周边各诸侯国建立友好关系以为国内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抱朴子》曰:徐偃王“外坠城池之险,内无戈甲之备”,意即废除了应有的一些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并“修行仁义”而“以怀诸侯”。同时,徐偃王还开挖通往陈国、蔡国的运河,以便“舟行上国”与周王朝的联系沟通。

徐国在偃王时代,到达了鼎盛期,其时徐国国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据《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有多少国家割地朝徐也有多种说法:《淮南子》、《说苑指武》等称三十二国,《都城记》、《元和郡县图》等称四十余国)徐偃王行仁义惠四方,徐国国力强盛,疆域也一直扩张到现今的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

在奴隶制社会,奴隶是统治者和贵族使用的工具,可以任意买卖、赠与、宰杀,而国与国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国与部落之间互相残杀、吞并土地的战争也十分频繁。徐偃王正是处于奴隶制社会,因而他的仁义品德便显得难能可贵了。在他的经营之下,徐国人民安居乐业,而且令“江淮诸侯皆伏从”(《博物志》)。其时,穆天子穷兵黩武,且又嬉游无度,以至于渐失诸侯之心。据北宋《徐氏谱》:“四方诸侯之争讼者不至周而至徐,讴歌者不讴歌周而讴歌徐”。也就是说,诸侯们有了矛盾争端都来徐国要求主持公道了,百姓们都歌颂徐国了。在貌似天下无主的情况下,“诸侯朝于徐者三十六国相与尊奉为王”。按此说法,自此徐国国君嬴诞被推上了王位,是为徐偃王。[7]

评价

郦道元水经注》载:“偃王治国,仁义着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间,得朱弓赤矢,以得天瑞,自称偃王。江淮诸侯,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使至楚,令代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

避战失国

徐国正当如日中天之时,引起了疑忌从而遭遇了一场灾难,徐偃王因此而失国。

关于偃王失国,各种典籍多有记载,大体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偃王反周。嬴诞称王,于是大兴土木营建都城。《地理志》记载:“故徐国,其城周十二里”,而周朝都城也只九里。徐国不把宗主国放在眼里,既称王又逾制建都,反迹昭然。司马迁《史记》中即有“徐偃王反”之说,《都城记》则曰:“穆王西巡,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云和郡县图志》也持此说。《帝乡纪略》、《泗周志》等又有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矢,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按此说,嬴诞是在得到朱弓彤矢(也说朱弓赤矢)之后才称王的。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周穆王三十五年,徐国在开挖通往陈、蔡的运河时,得到了朱弓赤矢。弓矢乃征伐之物,而只有天子才有征伐之权。偃王得到朱弓赤矢后,认为有主天下之命,于是联合东方各国和部落起兵反周。其时,周穆王西巡到了昆仑山,正在与西王母欢会情浓,“宴于瑶池,歌讴忘归”,当惊悉徐偃王造反后,即“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急急忙忙赶回都城,令楚国伐徐。对此,《史记》载:“周穆王联楚文王败徐偃王。”在《史记秦本纪》中是这样说的:“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𫘧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史记赵世家》又有说:“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而《后汉书·东夷列传》则说:“穆王后得骥𫘧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元和郡县志》则说:周穆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唐书宰相世系表》:“偃王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

徐偃王反周一说,有诸多疑点:其一,偃王仁义,不修武备,遽尔反周,于情理不合,把他的人格分裂了。其二,偃王如反周,以当时的信息传播条件,待远在昆仑山的穆王得知后返回“救乱”,必然远水不救近火;而以天子之尊,必有大批扈从,穆王有八骏跑得快,随从则必跟不上,结果他的快马仍快不了,如何“长驱归周”?再则,远古道路并非康庄大道,从现今青海昆仑山至现今的河南洛阳必然经历千山万水,如骑马或尚可,而由马拉车奔驰则更是困难重重,亦且人烟稀少,遇有险阻想叫人帮助排忧解难也无法办到,何况到了洛阳又得赶往楚国(现今的湖北一带),可见得穆王由造父驾车单骑回救“一日而至”,只是一个传说甚至笑话。三,穆王在西周,楚文王在东周春秋时期,所处年代相隔三百多年;还有说是穆王令楚庄王伐徐,而楚庄王又与楚文王相隔七八十年了,《史记》等所载属“乱点鸳鸯”无疑,故据此偃王反周亦无可信。四,韩、赵、魏“三家分晋”,这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事件。赵国是晋国被瓜分后才有的诸侯国,换言之赵地原属晋国,周穆王又如何能因造父驾车救乱有功而封其赵地?五,偃王既反,而当周联楚来平叛时又不战而逃,这也是不合情理的。六,至于穆王与西王母欢会,更是神话传说了。

史籍记载,有种种荒谬处,嬴诞僭越称王、逾制建都之说,或亦有疑,有待确证之。

偃王失国的另一种说法是楚伐徐,且有更多文章典籍取此一说。

韩非子五蠹》: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论衡非韩》: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

淮南子人间训》:“偃王行仁义,王孙厉说楚庄而灭之”。

说苑指武》:“偃王好行仁义,王孙厉劝楚文而残之”。

东方朔《七谏》: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尚有多种典籍对楚伐徐之事有记载,不一一详录。上述中所及楚文即楚文王、楚庄即楚庄王,如前所说皆非徐偃王同时代之人(清代徐时栋在他整编的《徐偃王志》中认为,周穆王时或也有楚文王。存疑)。“王孙厉”是指楚王之孙,也有一说是楚国之臣。

楚国为什么要攻灭徐国?《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一段阴森森的对话:眼见得徐国日益强大,各诸侯国纷纷向徐国靠拢,王孙厉对楚王说:我的王啊,你不去征伐徐国,总会有一天你就得向徐君朝贡。楚王说:偃王是有道之君,好行仁义,是不可以讨伐的。王孙厉说:我听说,大对小、强对弱,就像石头砸蛋、老虎吃猪,有什么可疑虑的?何况徐偃王不修武备,文德也没到极高境界,现在去打徐国一定是攻无不克。楚王听这么一说,就派出军队攻打徐国了。此事发生在周穆王三十五年。《说苑指武》也有相类似的记载。

徐偃王得知楚国出兵前来攻打,叹息说:“吾闻,君子不处危邦,贤者不顾荣禄。”(北宋《徐氏谱》)于是就弃君位逃走。偃王为什么不战而走?他认为,楚国之所以前来攻打,只是为了他个人,而战争是会死人的,“偃王仁,不忍斗其民”(《博物志》);他不当徐国国君了,楚国自当罢兵息战了。然而,楚国没有因偃王弃位而退兵,还是把徐国灭了。

楚灭徐之说,可信度比较高。《竹书纪年》曰:“穆王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涕。三十七年,伐楚;是年,荆人来贡。”按此记载和相关史籍记载,楚国攻打徐国时,周王朝即派毛伯迁率领军队来救徐国,只因救援不及,毛伯迁转而去讨伐楚国,在涕这个地方把楚军打败了;过了一年,周王朝又兴师问罪,直至楚国认罪进贡。偃王弃位之后,周王朝又封偃王之子宗继徐国国君之位,恢复了徐国,这也是非周灭徐而是楚灭徐的一个明证。

偃王弃国而走,去了哪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楚兵对徐偃王穷追不舍,一路追杀,结果徐偃王跳海自杀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罗斌(Robin McNeal)先生在浙江建德寻访徐偃王踪迹时还听到一个传说:徐偃王和妻子及毛、杨、魏、蔡四大将军在建德一座山里与追兵拼战不敌被杀了。更多的说法是:徐偃王逃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隐居起来,跟他一起逃的徐国百姓以万计,对此,《博物志》、《后汉书东夷列传》等都有记载,彭城因之改名徐州,而东山也因此改名徐山。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则认为:“或曰徐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而之越之隅,弃玉几砚于会籍之水”。按此说法,偃王可能未去彭城,直接到了越国。偃王到越国又去了哪里?一说去了甬东,即现今舟山群岛,一说到了现今的龙游。还有偃王先去彭城后又到越地之说。《郡国志》、《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等也持偃王逃战至浙江的说法。

仁义的力量很强大,徐偃王因之而使徐国强大并赢得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仁义的力量是脆弱的,至于偃王临终有失国之痛:“吾赖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说苑指武》)后人对此也有诸多评论,东汉王充在《论衡.非韩篇》里所说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而朝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其中所说“韩子”是指韩非。王充的观点简言之:治国之道文德、武力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遗患无穷。后人从徐偃王失国事件总结了颇多教训和经验,这也是徐偃王留给后世的一笔丰厚财富吧。

徐偃王“因仁失国”,历代对此多有握腕之叹。然而,唐代韩愈却不以为然,他将同为嬴姓之国的徐、秦作了比较:徐以仁,虽偃王失国而其子孙复得国,使徐国历史绵延至千六百年,且嗣后子子孙孙繁盛;秦以暴,将六国收归囊中占有天下后,却仅二世而亡。此可谓公允之论。

徐偃王当国,在奴隶制社会“被服慈惠”,给徐国带来了繁荣,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在周边营造了相对祥和安稳的国际环境,赢得了国内国际广泛的信赖和尊重。应当说,他是“以仁治国”理念的试行者,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果。春秋时期,齐桓公向管仲咨询治国理政之道,管仲就以徐国说事:何为有道之君,何为无道之君;如何鉴别贤良之臣和屑小之臣《管子·四称》。听了管仲以徐国为教材上的课,齐桓公获益匪浅。或者可以说,齐桓公之所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因为汲取了以偃王为代表的徐国国君“以仁为政”的营养。

徐偃王以一国之尊,在强敌来犯之时不顾一身荣辱得失,为救百姓毅然弃位避战。应当说,他是“以民为本”、“民贵”思想的真正履行者,其品德作为国君弥足珍贵,事实上在古今中外漫漫历史长河中甘为百姓舍弃君位的国君确也寥若晨星。《水经注》载:徐偃王“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百姓随者万余家。”徐偃王避战而走,众多百姓不离不弃追随他,可见他是何等的得民心!

比徐偃王晚出生四百四十多年的孔丘赞叹徐偃王“躬行仁义,远近悦服”。孔丘创立了儒学,而“仁”是儒学的核心。有研究者认为,正是孔丘受了徐偃王“仁”的启发并予以整合、理论化,后世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流传;换言之,儒学发轫于徐偃王,此说也应是公允的。历史不可以忘记煌煌徐国,应当铭记煌煌徐偃王。

徐偃王南迁的有一个巨大贡献是为南方带来了中原文明。徐偃王南迁有数万民众跟随,这是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这支庞大的移民队伍成了中原文明和徐国璀璨文化包括仁的理念的播种者。安徽、福建、江西、江苏、浙江等地考古发现了大量徐国的文物,如徐王鼎、徐王庚儿钟、徐伯鬲徐偃侯旨铭,其中包括生产、生活、祭祀等等方面的器具。江西靖安和高安、江苏丹徒和六合、浙江绍兴等许多地方出土了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的文物,所展现的古徐国灿烂文化绽放着不朽的光芒。而浙赣闽皖苏范围徐偃王城池、行宫、防地、墓碑以及带有“徐”和“泗”字地名繁多,这正是徐偃王南迁之后留存的印记。至于纪念、祭祀徐偃王的祠、庙、殿更是遍布,这又是徐国文化的一种留存。[8]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