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徐偃王
徐偃王,嬴姓,是中國歷史上西周時期徐國的國君。他在位的時期,徐國非常強盛,疆域一直擴張到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的廣大地區,《後漢書·東夷傳》:「地方五百里」,向他進貢「三十有六國」[1]。
徐偃王在位大行仁義,得到百姓擁護。在這一時期,有36個徐國的鄰國向徐朝貢。國力強盛了之後,徐偃王大舉進攻周朝首都,迫使周穆王「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2]後周穆王親征,並藉助楚國軍力打敗徐國[3],此後徐偃王於彭城武原縣(今江蘇徐州市邳州市戴莊鎮武原故城)一帶山林隱居(一說被周軍所殺)。葬在鄞縣東錢湖畔[4]。周穆王封其子孫為徐子,繼續統治徐國。
對於楚國討伐徐偃王一事,韓非子提到「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但是荊文王在位的年代與周穆王在位的年代相去甚遠,可見周穆王未曾親征徐偃王,徐偃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徐國國君。而春秋左氏傳又指徐國被吳國所滅,得以知之楚王此次伐滅的僅是徐王而非徐國。甚至還有人認為,徐偃王實為宋王偃,偃稱王時宋國已經遷都於原徐國境內的彭城,這跟魏國國君遷都大梁後自稱梁王是相似的理念。[5]
生平
《博物志》有載:「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獨孤母有犬鵠蒼,獵於水濱,得所棄卵,銜以來歸。獨孤母以為異,覆暖之,遂成兒。徐君宮中聞之,乃更錄取。」這段話說的是徐偃王出生的經歷:徐國有宮女產下一個肉球,被認為不吉祥,就把肉球扔到溪流岸邊。有位叫獨孤母的人養的一條叫「鵠蒼」的狗跑到溪流岸邊,把肉球叼了回來。獨孤母覺得奇怪,為肉球保暖加溫,結果產出一個男嬰來。此嬰兒出生之時「其狀偃仰,故稱偃焉」(荀子語)。徐國宮中聽說後,把嬰兒抱回宮裡撫養。這嬰兒就是後來的偃王誕。
有關徐偃王離奇的誕生過程,諸多典籍有記載,大同小異。這個經歷與哪吒相類,哪吒出生時也是一個肉球。獨孤母又作孤獨母,鵠蒼也作鵠倉、后蒼。《博物志》說,鵠倉死時,「頭生角而九尾,蓋黃龍也」。現今江蘇省泗洪縣陳圩鄉境內猶存埋葬鵠倉的墳墓,名「狗壟」或「龍墩」,又名「鵠蒼冢」。當地百姓世世代代對鵠蒼十分崇敬,逢年過節都為其冢祭掃添土。
徐偃王的出生過程還與后稷相若。后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有一天,帝嚳元妃姜嫄趨郊信步而游,踩上巨人足印,遂懷孕。後來姜嫄生產,「驚其胎生如卵」,以為是妖物,就把這肉卵丟棄了,但每每得到牛馬鳥等庇護。肉卵破開得一子,因屢遭遺棄,故起名「棄」。后稷為農耕始祖,地位崇高,後人祭祀不絕。
徐偃王出生過程奇異,且有異相。《尸子》載,徐偃王「有筋而無骨」,大概是說他的身體非常柔韌,就像沒有骨頭一樣。《荀子非相》中說:「徐偃王之狀,目可瞻馬。」意思是說,徐偃王的眼睛很大,可以與馬眼相比(也有說為「目可瞻焉」,「焉」通「顏」,意思是說眼睛可看到自己的額頭,「馬」與「焉」字形相似,故誤「焉」為「馬」。或應為「目可瞻焉」,雙眼遠視之意,「焉」為語氣虛詞)。北宋《徐氏譜》曰:「偃王名誕,左手握拳,七歲始開,掌有『偃』字紋」。這又是一件奇異之事了。至此,徐偃王之「偃」,已有兩個說法。
嬴誕不只生有異相,且有異秉。《尸子》云:嬴誕「性多怪,沒深水而得怪魚,入深山而得怪獸,多列於庭。」他喜歡上山下水抓怪物,把抓來的怪物製作成標本擺列在庭院裡。此大概是說嬴誕有研究動物之愛好,類於先祖伯益從事動物馴化管理之奇能。[6]
以仁治國
在周王朝和齊、魯等國的擠壓之下,徐國不斷南徙,到達淮泗流域。徐國國君勵精圖治,國力不斷強大,乃居東方各國和部落的領袖地位。在周康王時,徐國曾率領九夷反周。《後漢書.東夷傳》對此有記載:「康王之時,肅慎復至,後徐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九夷,東方各少數民族部落的總稱。《獨異志》稱嬴誕「有聖德」,二十三歲(有個說法:嬴誕十七歲時已飽讀詩書,二十三歲繼位為君,也有說二十歲即位為君。因未查到實據,錄之以備考)繼位為國君後,即內修德政,外結友邦,且與宗主國也加強了聯絡。周穆王六年春,「徐子來朝,錫命為伯」(《竹書紀年》),因徐國力量強大,「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有了周王朝的明確授權,徐偃王一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着力與周邊各諸侯國建立友好關係以為國內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抱朴子》曰:徐偃王「外墜城池之險,內無戈甲之備」,意即廢除了應有的一些軍事設施和武器裝備,並「修行仁義」而「以懷諸侯」。同時,徐偃王還開挖通往陳國、蔡國的運河,以便「舟行上國」與周王朝的聯繫溝通。
徐國在偃王時代,到達了鼎盛期,其時徐國國都在今安徽泗縣一帶。據《韓非子五蠹》:「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有多少國家割地朝徐也有多種說法:《淮南子》、《說苑指武》等稱三十二國,《都城記》、《元和郡縣圖》等稱四十餘國)徐偃王行仁義惠四方,徐國國力強盛,疆域也一直擴張到現今的蘇北、皖中、魯南等江淮廣大地區。
在奴隸制社會,奴隸是統治者和貴族使用的工具,可以任意買賣、贈與、宰殺,而國與國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國與部落之間互相殘殺、吞併土地的戰爭也十分頻繁。徐偃王正是處於奴隸制社會,因而他的仁義品德便顯得難能可貴了。在他的經營之下,徐國人民安居樂業,而且令「江淮諸侯皆伏從」(《博物志》)。其時,穆天子窮兵黷武,且又嬉遊無度,以至於漸失諸侯之心。據北宋《徐氏譜》:「四方諸侯之爭訟者不至周而至徐,謳歌者不謳歌周而謳歌徐」。也就是說,諸侯們有了矛盾爭端都來徐國要求主持公道了,百姓們都歌頌徐國了。在貌似天下無主的情況下,「諸侯朝於徐者三十六國相與尊奉為王」。按此說法,自此徐國國君嬴誕被推上了王位,是為徐偃王。[7]
評價
酈道元《水經注》載:「偃王治國,仁義着聞,欲舟行上國,乃導溝陳蔡間,得朱弓赤矢,以得天瑞,自稱偃王。江淮諸侯,從者三十六國。周王聞之,遣使至楚,令代伐之。偃王愛民不鬥,遂為楚敗。」
避戰失國
徐國正當如日中天之時,引起了疑忌從而遭遇了一場災難,徐偃王因此而失國。
關於偃王失國,各種典籍多有記載,大體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偃王反周。嬴誕稱王,於是大興土木營建都城。《地理志》記載:「故徐國,其城周十二里」,而周朝都城也只九里。徐國不把宗主國放在眼裡,既稱王又逾制建都,反跡昭然。司馬遷《史記》中即有「徐偃王反」之說,《都城記》則曰:「穆王西巡,聞徐君威德日遠,遣楚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雲和郡縣圖志》也持此說。《帝鄉紀略》、《泗周志》等又有記載:徐偃王「周穆王時為東方諸侯,長行仁義,欲霸上國,獲朱弓彤矢,以為天瑞,乃僭稱王,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按此說,嬴誕是在得到朱弓彤矢(也說朱弓赤矢)之後才稱王的。
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周穆王三十五年,徐國在開挖通往陳、蔡的運河時,得到了朱弓赤矢。弓矢乃征伐之物,而只有天子才有征伐之權。偃王得到朱弓赤矢後,認為有主天下之命,於是聯合東方各國和部落起兵反周。其時,周穆王西巡到了崑崙山,正在與西王母歡會情濃,「宴於瑤池,歌謳忘歸」,當驚悉徐偃王造反後,即「乘八駿之馬,使造父御之」,急急忙忙趕回都城,令楚國伐徐。對此,《史記》載:「周穆王聯楚文王敗徐偃王。」在《史記秦本紀》中是這樣說的:「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史記趙世家》又有說:「造父幸於周繆王,造父取驥之乘匹,與桃林盜驪、驊騮、綠耳,獻之繆王。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而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而《後漢書·東夷列傳》則說:「穆王后得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元和郡縣誌》則說:周穆王「發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唐書宰相世系表》:「偃王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
徐偃王反周一說,有諸多疑點:其一,偃王仁義,不修武備,遽爾反周,於情理不合,把他的人格分裂了。其二,偃王如反周,以當時的信息傳播條件,待遠在崑崙山的穆王得知後返回「救亂」,必然遠水不救近火;而以天子之尊,必有大批扈從,穆王有八駿跑得快,隨從則必跟不上,結果他的快馬仍快不了,如何「長驅歸周」?再則,遠古道路並非康莊大道,從現今青海崑崙山至現今的河南洛陽必然經歷千山萬水,如騎馬或尚可,而由馬拉車奔馳則更是困難重重,亦且人煙稀少,遇有險阻想叫人幫助排憂解難也無法辦到,何況到了洛陽又得趕往楚國(現今的湖北一帶),可見得穆王由造父駕車單騎回救「一日而至」,只是一個傳說甚至笑話。三,穆王在西周,楚文王在東周春秋時期,所處年代相隔三百多年;還有說是穆王令楚莊王伐徐,而楚莊王又與楚文王相隔七八十年了,《史記》等所載屬「亂點鴛鴦」無疑,故據此偃王反周亦無可信。四,韓、趙、魏「三家分晉」,這是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事件。趙國是晉國被瓜分後才有的諸侯國,換言之趙地原屬晉國,周穆王又如何能因造父駕車救亂有功而封其趙地?五,偃王既反,而當周聯楚來平叛時又不戰而逃,這也是不合情理的。六,至於穆王與西王母歡會,更是神話傳說了。
史籍記載,有種種荒謬處,嬴誕僭越稱王、逾制建都之說,或亦有疑,有待確證之。
偃王失國的另一種說法是楚伐徐,且有更多文章典籍取此一說。
《韓非子五蠹》: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
《論衡非韓》:強楚聞之,舉兵而滅之。
《淮南子人間訓》:「偃王行仁義,王孫厲說楚莊而滅之」。
《說苑指武》:「偃王好行仁義,王孫厲勸楚文而殘之」。
東方朔《七諫》:偃王行其仁義兮,荊文寤而徐亡。
尚有多種典籍對楚伐徐之事有記載,不一一詳錄。上述中所及楚文即楚文王、楚莊即楚莊王,如前所說皆非徐偃王同時代之人(清代徐時棟在他整編的《徐偃王志》中認為,周穆王時或也有楚文王。存疑)。「王孫厲」是指楚王之孫,也有一說是楚國之臣。
楚國為什麼要攻滅徐國?《淮南子人間訓》記載有一段陰森森的對話:眼見得徐國日益強大,各諸侯國紛紛向徐國靠攏,王孫厲對楚王說:我的王啊,你不去征伐徐國,總會有一天你就得向徐君朝貢。楚王說:偃王是有道之君,好行仁義,是不可以討伐的。王孫厲說:我聽說,大對小、強對弱,就像石頭砸蛋、老虎吃豬,有什麼可疑慮的?何況徐偃王不修武備,文德也沒到極高境界,現在去打徐國一定是攻無不克。楚王聽這麼一說,就派出軍隊攻打徐國了。此事發生在周穆王三十五年。《說苑指武》也有相類似的記載。
徐偃王得知楚國出兵前來攻打,嘆息說:「吾聞,君子不處危邦,賢者不顧榮祿。」(北宋《徐氏譜》)於是就棄君位逃走。偃王為什麼不戰而走?他認為,楚國之所以前來攻打,只是為了他個人,而戰爭是會死人的,「偃王仁,不忍斗其民」(《博物志》);他不當徐國國君了,楚國自當罷兵息戰了。然而,楚國沒有因偃王棄位而退兵,還是把徐國滅了。
楚滅徐之說,可信度比較高。《竹書紀年》曰:「穆王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於涕。三十七年,伐楚;是年,荊人來貢。」按此記載和相關史籍記載,楚國攻打徐國時,周王朝即派毛伯遷率領軍隊來救徐國,只因救援不及,毛伯遷轉而去討伐楚國,在涕這個地方把楚軍打敗了;過了一年,周王朝又興師問罪,直至楚國認罪進貢。偃王棄位之後,周王朝又封偃王之子宗繼徐國國君之位,恢復了徐國,這也是非周滅徐而是楚滅徐的一個明證。
偃王棄國而走,去了哪裡?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一種說法:楚兵對徐偃王窮追不捨,一路追殺,結果徐偃王跳海自殺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學者羅斌(Robin McNeal)先生在浙江建德尋訪徐偃王蹤跡時還聽到一個傳說:徐偃王和妻子及毛、楊、魏、蔡四大將軍在建德一座山里與追兵拼戰不敵被殺了。更多的說法是:徐偃王逃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隱居起來,跟他一起逃的徐國百姓以萬計,對此,《博物志》、《後漢書東夷列傳》等都有記載,彭城因之改名徐州,而東山也因此改名徐山。韓愈《衢州徐偃王廟碑》則認為:「或曰徐偃王之逃戰不之彭城而之越之隅,棄玉幾硯於會籍之水」。按此說法,偃王可能未去彭城,直接到了越國。偃王到越國又去了哪裡?一說去了甬東,即現今舟山群島,一說到了現今的龍游。還有偃王先去彭城後又到越地之說。《郡國志》、《太平寰宇記》、《大明一統志》等也持偃王逃戰至浙江的說法。
仁義的力量很強大,徐偃王因之而使徐國強大並贏得崇高的國際地位和威望;仁義的力量是脆弱的,至於偃王臨終有失國之痛:「吾賴文德而不明武備,好行仁義之道而不知詐人之心,以至於此。」(《說苑指武》)後人對此也有諸多評論,東漢王充在《論衡.非韓篇》里所說的觀點頗具代表性:「治國之道,所養有二:一曰養德,二曰養力。養德者,養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賢;養力者,養氣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謂文武張設,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懷,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慕德者不戰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卻。徐偃王修行仁義,陸地而朝三十二國,強楚聞之,舉兵而滅之。此有德守,無力備者也。夫德不可獨任以治國,力不可直任以禦敵也。韓子之術不養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駁,各有不足。偃王有無力之禍,知韓子必有無德之患。」其中所說「韓子」是指韓非。王充的觀點簡言之:治國之道文德、武力缺一不可,否則就會遺患無窮。後人從徐偃王失國事件總結了頗多教訓和經驗,這也是徐偃王留給後世的一筆豐厚財富吧。
徐偃王「因仁失國」,歷代對此多有握腕之嘆。然而,唐代韓愈卻不以為然,他將同為嬴姓之國的徐、秦作了比較:徐以仁,雖偃王失國而其子孫復得國,使徐國歷史綿延至千六百年,且嗣後子子孫孫繁盛;秦以暴,將六國收歸囊中占有天下後,卻僅二世而亡。此可謂公允之論。
徐偃王當國,在奴隸制社會「被服慈惠」,給徐國帶來了繁榮,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同時在周邊營造了相對祥和安穩的國際環境,贏得了國內國際廣泛的信賴和尊重。應當說,他是「以仁治國」理念的試行者,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果。春秋時期,齊桓公向管仲諮詢治國理政之道,管仲就以徐國說事:何為有道之君,何為無道之君;如何鑑別賢良之臣和屑小之臣《管子·四稱》。聽了管仲以徐國為教材上的課,齊桓公獲益匪淺。或者可以說,齊桓公之所以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是因為汲取了以偃王為代表的徐國國君「以仁為政」的營養。
徐偃王以一國之尊,在強敵來犯之時不顧一身榮辱得失,為救百姓毅然棄位避戰。應當說,他是「以民為本」、「民貴」思想的真正履行者,其品德作為國君彌足珍貴,事實上在古今中外漫漫歷史長河中甘為百姓捨棄君位的國君確也寥若晨星。《水經注》載:徐偃王「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百姓隨者萬餘家。」徐偃王避戰而走,眾多百姓不離不棄追隨他,可見他是何等的得民心!
比徐偃王晚出生四百四十多年的孔丘讚嘆徐偃王「躬行仁義,遠近悅服」。孔丘創立了儒學,而「仁」是儒學的核心。有研究者認為,正是孔丘受了徐偃王「仁」的啟發並予以整合、理論化,後世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流傳;換言之,儒學發軔於徐偃王,此說也應是公允的。歷史不可以忘記煌煌徐國,應當銘記煌煌徐偃王。
徐偃王南遷的有一個巨大貢獻是為南方帶來了中原文明。徐偃王南遷有數萬民眾跟隨,這是中華大地上第一次人口大遷徙,這支龐大的移民隊伍成了中原文明和徐國璀璨文化包括仁的理念的播種者。安徽、福建、江西、江蘇、浙江等地考古發現了大量徐國的文物,如徐王鼎、徐王庚兒鍾、徐伯鬲徐偃侯旨銘,其中包括生產、生活、祭祀等等方面的器具。江西靖安和高安、江蘇丹徒和六合、浙江紹興等許多地方出土了帶有銘文的青銅器的文物,所展現的古徐國燦爛文化綻放着不朽的光芒。而浙贛閩皖蘇範圍徐偃王城池、行宮、防地、墓碑以及帶有「徐」和「泗」字地名繁多,這正是徐偃王南遷之後留存的印記。至於紀念、祭祀徐偃王的祠、廟、殿更是遍布,這又是徐國文化的一種留存。[8]
參考資料
- ↑ 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國學網
- ↑ 《後漢書·東夷傳》
- ↑ 《元和郡縣誌》
- ↑ 《延右志》載其墓在「縣東四十里隱學山,舊名棲貞。」
- ↑ 後世張冠李戴:周穆王攻打徐偃王之事為虛假 二人並非同一時代
- ↑ 徐偃王生平及歷史功績考(上)
- ↑ 徐偃王生平及歷史功績考(上)
- ↑ 徐偃王生平及歷史功績考(下)